短评放不下,刚好凑个长评的数,一年起码有一篇。果然写总结写理性分析写励志几个月憋不出一个,写酸文倒是才写第一句后面十句都想好了。

一、先说领导人层面的。

老百姓可以不怕美国佬,放1949年领导人可能也不怎么怕美国佬,虽然是说过一句“大不了再回井冈山”,但是到了1955年可能就不是那么舍得中南海了。更何况新中国的各方面建设已经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于公于私,于理性于感性,于己于中华民族,都是要成长到“怂”这一步的。要佩服当年领导人们的,是怂得好看,怂得你不知道。不像现在,你一怂大家就都知道了,就不可能好看了。

纪录片里几乎完全不回避当年领导人这种想打又怕美国人不给打但是口头上一定要说老子就是要打你管不着的心态,其实了解了这种心态是健康的,对领导人更是升起了一种“兄弟伙”般的敬意,试问这社会上有谁还能将这种心态处理得完美?处理得最快意恩仇的疫情这段时间也因为申请不到绿码去自首啦。我也从来不希望我对领导人们的感情是对神一般的感情,那真是对我的日常生活一点指导意义都没有,拜神就好了嘛。

朝鲜一仗,纪录片评价得很中肯——说明中美两军,谁也压不过谁。

这句话有句潜台词,虽然美军压不过我们,但是我们也不是无敌的。

体现在一江山上,就是3、4集里说的,我们的海军空军在成立初期那艰难的摸索。

“在朝鲜都没打上仗,那时候出去飞一圈队形要是不散就算不错了,打仗的时候飞出去就散了,所以就回来了。”

“一枚炮弹的价格相当于一吨大米,平时舍不得训练。”

打仗真的不是靠精神力量,所以领导人也不可能只靠精神力量做决策。战士们可以不要命,但是领导人不能随便就要你们不要命。

这段真酸,明明国防建设已经取得了这么大成就还是要把崇洋媚外甘当美分讲得头头是道乱套人文关怀。

二、再来说说个体。

打仗这个东西,绝对是有荒谬的故事的,正如片尾所说,大时代下小人物的悲欢离合,都让世人永念和平。片中提到的冯钰锴这个人物,有国民党的背景,本身已经远离战场,经过做工作,到一江山岛上潜伏,立下两个大功,一是全面掌握了岛上工事的情况并且传到了大陆指挥部,二是在解放军登岛的时候他带领他的精锐榴弹炮部队起义,全程一炮不发。没有他,我觉得这个岛最后打不下来都是不夸张的。比如当时我们一直都想摸清岛上防备情况,你这个月不摸清你就得拖到下个月,拖着拖着美台防御体系更稳固了可能老美就来守大陈了到时候你就不敢打了,那你看到现在台湾就还是不敢打嘛。

然后让人感慨万千的是,冯钰锴是以一个俘虏的身份回到大陆的,也因此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受到了“不公正”的对待(“不公正”这个词用得真是轻得巧妙),而且最后是在去世后,在家人的努力下(极有可能是shangfang)才恢复了名誉,而且没有这个纪录片,这个名字可能不会有什么人知道。我看完这个纪录片第二天就给忘了。

对于冯钰锴来说,那他这辈子是不划算的。

首先,自己本来就是躲起来过小日子的,你拉我去给革命做贡献,OK,没回报也没啥,受冤屈了也没啥,真的,没啥,我挺好的,没被整死嘛。

其次,他起义的时候带着这一大票人,按纪录片里说,是一群果粉死忠,多少人是被喷火器烧着投降的。那这帮人能在那天一炮不发,估计还是靠的大家误以为这是战术安排,军令如山,连蒙带骗给骗着起义的。可是你带头的都成了俘虏,这帮人也就不但不是人民的功臣,反而是顽冥不化的死敌。好在打完仗优待俘虏,可是政治运动会优待“人民的敌人”吗。那这些人对冯钰锴的心里,会是怎么样的感情呢?冯钰锴自己心里,对这些人又会是什么感情呢?咱来个编剧安排一个当年的部下跟踪冯钰锴一辈子,再来个倒叙插叙回忆最后真相大白真情表白一番,最后部下落着泪放下刀在两岸统一的殷切期望中回了冯钰锴一个军礼。。。嗯。。想这些,好像拍得出来一样。

当然在那种年代,活着就挺好的,还想那么多干什么。或许是我想多了。

那怎么就成了俘虏了呢?

纪录片里说,当时就汇报了张爱萍有这么个大功臣,张爱萍还大大地表扬了他。而且也说是起义了。

阴暗的可能是,后来就不认了。可能对于付出了一千多伤亡的解放军来说,我们上去了还是被很多看不见的暗堡打得血流成河,你不开炮不代表别的炮就没把我们炸得血肉横飞,你这起义的效果或许跟没效果差不多,那还有啥可说,你这起义还比得上傅作义?

不好意思我阴暗了,如果冒犯了革命前辈我自首。

不阴暗的可能是,包括纪录片在说另一位卧底姚桂法的待遇时也说,由于工作特殊,他们的身份一直都没有公开过,这才使得他们这个功绩无人知晓,只是按照一般人来安排。冯钰锴、姚桂法虽然在一江山岛上的任务完成了,但是他们可能已经建立了一个潜伏网络,哪怕自己已经离开了隐秘战线,但是这个时候暴露自己的身份也还是会对其他的同志造成很大的危险,因而或许,哪怕是受到”不公正“的待遇,也是这一生的潜伏的一部分。或许冯钰锴的一生都是满足的,他至死都在为这新中国做着贡献,一生如此,何以不让人潸然泪下。

可是张爱萍不是都知道你吗,怎么就不能有那么一点点优待呢?就算不暴露身份,平反总可以嘛。

老爸在看这个纪录片时第一次说了一句话

“这些领导好坏的。”

不过也不能苛求张爱萍将军,在那个时代,自己都难保,又能保得了谁?

可是后来张爱萍将军不是都国防部长了吗?解决一个人的问题很难吗?

可能就是忘了吧,毕竟那个年代,每个人要记住的,最终又要辜负的,实在太多了。

所以还是得靠家人的努力,老爹讲风格死了,儿子再讲风格,那就都讲风格好了,还搞什么文学艺术。

所以这种荒谬你看着又好气又好笑,可是你又没有什么更好的解决办法,这时候你可能要骂娘,可是你娘肯定是无辜的,所以骂战争吧。打仗不光是漂亮制服、枪枪爆头、脸上小疤、战后啪啪,你敢想得到你自己一腔热血为了新中国奋斗却遇上冯钰锴这样的事情吗?我觉得,大多数人,想都不敢想。

冯钰锴还有这么个不到10个人评价的纪录片讲一讲,片中那个同为潜伏人员的副官呢?如果他手下的人其实也都是潜伏人员呢?这纪录片里可是连名字都没有的啊。

诶那又怎么样嘛,酸什么嘛,出事了吗,也没出事的嘛。你们这些人就是喜欢那那些还没发生的事情来说现在做得不好,现在怎么不好了嘛,事情没发生那就说明已经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好了嘛。酸什么嘛。

三、再说个具体的事情。

在开打前一天,因为天气还是没有好转,华东军区一位首长(我瞎猜是许世友)不同意在恶劣的天气下出击,向中央军委报告,要求部队撤回来,中央马上下令撤。当时张爱萍已经下令部队都部署好了,基本已经不出发就肯定砸锅了,所以坚决不同意中央意见。当时还是军区参谋长的张爱萍和那位首长又相当于平级(可能还要小一点),向陈赓副总参谋长汇报,陈赓下不了决心,就找粟裕总参谋长汇报,粟裕也下不了决心,就向毛主席汇报,毛主席在征求了其他三位常委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的意见后,也没下决心,而是告诉彭德怀,授权他来下这个决心。

老爸看到这里第二次说了这句话:

“这些领导好坏的。”

最后还是没有自己下决心,授权人家来下决心,

这一段就看见了一口锅,一层一层往上递。嗯,这个梗在我这是过不去了,我本来在单位里也见过类似的事情,嗯,这是指挥层级存在的合理性的体现,确实是需要层层上报。不过在这事好玩的是,一个是现在报上去的这一溜的领导都是知道又不知道的感觉,既然我知道了,啊呀那我不能当这个信息的最后一关,得再上一级,报到大领导的时候大领导正开别的会呢,说明本来就没人往上报,感觉就不想给大领导知道。二个是大领导得到消息以后,又把球踢给了下级,这说明可能大领导自己也不想知道,本来就估摸着你们哪天不声不响把岛打下来了完事,出事了再说。这事要是砸了,算了这事就没砸嘛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事情没发生那就说明已经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好了嘛。酸什么嘛。

当然这个纪录片是以张爱萍为中心叙事的,真实情况可能还有其他的细节。不过我回想起我的领导跟我说过“你告诉我干嘛,你就当没听到”,顿时觉得这句话闪耀出了掷地有声的光芒。

你看你酸得语文都不好了,这事就没砸嘛你想那么多干什么。事情没发生那就说明已经在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解决好了嘛。酸什么嘛。。

四、最后说个没谱的事。

记得那个时候,9套好像不止一部这样涉及台湾的纪录片里用的两岸不同视角,文案中或隐约或直接流露出骨肉相隔甚至相残的悲哀。记得当时的气氛好像也是这样,相信两岸一条心,可以去认为解放后的对抗对两岸都是一场悲剧。可惜7年过去,那批见证过残酷的人可能又离开了一些,留下的人可能忘掉了大时代里小人物的悲欢离合、同胞一水相隔的悲痛和生死相搏间故乡远去的怅惘。现在再用这样的调调可能要被人骂是还“心存幻想”。

只发生在那样历史背景下的荒谬总是在一段段豪情壮志中被冲淡,那豪情壮志,总是让别人流别人的血,有点良心而非雄心的可能会流点自己的泪。

遥望那海峡,似乎越来越远了。

这篇写得通篇阴阳怪气。


激战一江山(2013)

主演:未知

导演:乔乔,鹿文强(编导),大宁(编导)

激战一江山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