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立陶宛的年轻人离开自己家乡结伴前往位于苏联的城市加里宁格勒,两人想要做一段旅行。加里宁格勒这座城市是战后在遗迹上重建起来的,从画面中,可以看到在这座重建起来的城市中,工业林立,天空似乎总是笼罩着一层灰蒙蒙的阴影。在此外,他们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姑娘四处游荡无所事事,在这座缺乏生气的城市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一片避风港,结果却总是不理想,只能与一个个男子上床换取暂时的住处,漠然地温存之后又冰冷地分离。三人开始聚在一起,两男一女在片中的话语交流几乎从不提到他们各自的生活方面相关信息,就连身体语言也寥寥无几。我们所能见到的影像是平静无波澜的,像俄国的索科洛夫一样,导演巴塔斯同样喜欢采用无法辨别的背景音充斥观者的听觉,观众从这些声音里,能够得到暗示,在画面之外发生着某些社会活动,意味声长。在导演创造出来的影像中,一个浓缩的诗的世界展开,生活总是发生在摄影机能够捕捉的范围之外。
以下是哈佛影片档案
立陶宛导演巴塔斯在众多的东欧电影人当中,算得上是一位拥有敏锐视角的导演,他擅长表现苏联帝国倒塌之后的东欧国家面临的动荡余波,挖掘社会不为人知的阴暗面,刻画那些被生活毁了的人们。巴塔斯的作品基本是对岁月流逝的表现,很像俄国导演索科洛夫以及匈牙利导演贝拉塔尔。那些被遗弃的人们无法抛下过去的时光,且拾不起对未来的希望。在这种绝望的境地,人们苦苦被命运驱使着只能艰难地前行,言语的交流在这里失去了任何意义。巴塔斯在电影中相当大刀阔斧地精简对白,只用极少地精心的台词,大部分时间是运用人物的手势动作,以及面部表情,配合背景风光的力量,达到一种极简抽像的方式。
IMDB观者感言
今晚我观看了这部奇特而又唯美的影片。这是一部对那些孤独人们生活的标注,以一个清晰明了的故事传达着思绪。片中加里宁格勒90年代早期的影像,共产主义的分崩离析的大背景,一直使我在观影过程中五味杂陈。当电影结束的时候,我不禁询问自己:“我所能看到的是什么?”

三天Три дня(1992)

又名:Trys dienos/Three Days

上映日期:1992-12-12片长:75分钟

主演:Yekaterina Golubeva

导演:Sharunas Bart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