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BBC23日报道,巴西黑帮因不满当地政府的防疫工作,自发下令居民宵禁,禁止晚上8点后出门,并表示“如果政府不做正确的事,黑帮就会做正确的事。”
黑帮主动帮警察维护治安,这不是巴西首创,早在90年前,德国黑帮,曾联合丐帮,替德国警察寻找连环杀人案的凶手。
这件事情后来被改编成电影,叫做《M就是凶手》。1931年,电影上映,好评如潮,至今在电影史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
故事发生在德国二三十年代。
钟表走到十二点,一位母亲准备好午餐等着小女儿爱丝贝克曼放学回家吃饭。隔壁的小朋友陆续都回来了,依旧不见小爱丝的踪影。一等再等,一个多小时过去了,小爱丝还没有回家。
第二天,小爱丝上了头条,她成为本城第八个失踪的小孩。显然这是一起儿童连环杀人案,只是不知道凶手是谁。
诡异的是,凶手给报社发来匿名信,放言警察尽可继续调查,他目前还不打算收手。这意味着将有更多的小孩子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一时之间,城中人心惶惶。
有的人抱怨这时候父母根本就不应该让小孩子去上学。因为不知道凶手是谁,所以人人皆有嫌疑。邻里朋友之间,相互猜疑,一言不合大打出手,互相举报皆有之。大街上,但凡看见有成年男人跟小孩子说话,其他人则群起而攻之,好像一下子所有人都失去了理智。
因为居民的抱怨,市长不断向警察局长施压,限期让他无论如何,一定要找到凶手。
局长动用一切警察对城市采取地毯式搜查,每一棵树、每一株草都被检查过,每一个糖果店和咖啡店也不放过,尽可能寻找破案线索,但收效甚微。
于是,他们转战人群中,对火车站、酒吧、妓院等一切公共场所,进行突袭搜查,把没有身份证的人统统带回局子。
搞得民众怨声载道,抱怨警察没有能力捉凶手,反而影响他们正常人的生活。
由于警察无处不在,黑帮的生意遭受毁灭性的打击。再这样下去,他们很快会没饭吃,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都是那个凶手。于是,黑帮老大决定,他们要自己捉拿凶手。
二、
黑帮和警察局各自开会讨论寻找凶手的办法,颇有喜剧效果,是很有意思的一幕。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两个社会中最为常见的组织办事原则。
警方对民众的看法比较暧昧,他们一方面需要民众提供线索,一方面又不信任民众。最后他们选择了犯罪心理专家的建议,搜查犯罪前科被释放的精神病人。
黑帮的解决方案则相对直接。因为他们本身来自地下,他们知道地下的人的需求,也能更好的组织地下的力量。最后,他们决定利用乞丐,也就是丐帮这最为广泛又最不引人注意的民间组织寻找凶手。
一开始,蹲点的乞丐每天都排队来报道当日的所见所闻,不过和警察一样,一无所获。
直到有一天,一个卖气球的盲人,听到一阵熟悉的口哨声,他认出小爱丝失踪的那天,有个男人给她买气球的时候,吹的正是这个旋律。盲人把这一发现告诉他的晚辈希律治,希律治立马跑过去跟踪那个吹口哨的人。
他看见那个吹口哨的人正在和一个小女孩在一起,手上有一把水果刀。希律治急中生智,用粉笔在手中写了一个“M”,假装撞到,在吹口哨人后背上印上一个“M”,随后所有黑帮和丐帮的人都知道了,“M”就是杀手。

这是影片关键的一幕,观众和黑帮的人一样,终于知道了凶手是谁。在这短短的两分钟里,导演弗里茨·朗,带领我们见证了一部电影伟大的开端,令以后的悬疑片导演惊叹不已又望尘莫及。
后来凶手“M”,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身上的标志,发现被跟踪,躲进了一座写字楼里。
黑帮老大知道他困在楼中,携所有人带着装备封锁了整栋楼。他们控制了楼里的保安,对整栋楼采取了地毯式搜查,并在警察赶过来的最后一刻,逮住了凶手“M”,然后扬长而去。
黑帮带领民众捉拿凶手“M”的时候,是整部影片最惊险刺激的时刻。我们可以看到黑帮的人员是如何井然有序的运作的,他们带着专业的工具,高效率的进行着,所有的人带着一种亢奋的干劲。而那个凶手“M”垂死挣扎,就像一个吓破胆的老鼠一个劲往地洞钻,最后被大家揪了出来。
三、
那么黑帮要怎样处置他们恨透了的凶手“M”呢?
他们私设公堂,像正式法庭一样审讯凶手“M”,底下坐着陪审团,全部都是犯过罪的人,甚至还为他配备了一名律师。
本来这一切不过是走走形式,因为无论如何,黑帮都决定要除掉他。随着凶手“M”个人的内心剖白,局面发生了转变。此时,影片提出了一个百年来争论不已的问题“精神病人杀人应不应该判刑”。
凶手“M”一点点坦白自己,他恐惧这个可怕的压抑的社会,想逃避而不得,于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只有通过杀人才能舒缓自己的痛苦。他越说越恐惧的眼神中,对应的是陪审团的人们不自觉的抓紧衣角,频频点头。最后,那名律师也被他打动,开始为他辩护。
律师为他激情辩护的时候,眼看同意他的人越来越多,一个母亲站起来了,她反驳律师“你肯定没有小孩,不明白失去孩子的父母是怎样一种心情”。然后民众突然被这一句话击中,重新燃起了正义感,大家喊着杀死他,跑过去准备准备手刃凶手的时候,警察来了。
这一幕可以看出,我们普通民众的立场是多么脆弱,我们的内心又是多么容易受到蛊惑。这一点跟今天网上的“网络警察”一样,但凡风吹草动,情绪高涨,丧失理智。不得不承认,有时候,私刑比公刑更残忍。这个社会,标准太多不好,没有标准,更容易失控。
最后,警察的手,按在凶手“M”的肩膀上,像是一个安抚的动作,“我们以法律的名义审判你”。

四、
一切尘埃落定后,民众一哄而散,只有那些失去孩子的母亲,伤痛并没有停止,因为死去的孩子不可能复生。
最后“法律的归法律,人民的归人民”。
普通人能做的也许就是保护好自己的孩子。
这部开天辟地的电影,伟大之处在于,没有让你善恶分明的唾弃凶手或者同情凶手。它让你思考你自己的处境,因为这个社会基本上是不会变得,这样的事情肯定会再发生,90年后的今天依旧如此,那么我们普通人应该怎么办?
好的电影,就是这样,它向我们展示一个真实的世界,而不告诉我们答案。换句话说,好电影不代替我们思考,它激励我们自己思考。
在此,感谢导演弗里茨·朗,为了这趟90年后的电影之旅。
喜欢,请关注 “时空记1994” ,最近勤劳了,会定期更新,影评、书评、乐评。

M就是凶手M - Eine Stadt sucht einen Mörder(1931)

又名:可诅咒的人/凶手就在我们中间/凶手M/全城缉凶

上映日期:1931-05-11(德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Peter Lorre

导演:Fritz L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