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百年来,大海曾寄予人们无限的情感与思索。在孩子眼中,大海广袤、神秘而美丽,充满着无限的遐想与求索;在诗人的眼中,大海“ 翻滚着蔚蓝色的波浪,和闪耀着娇美的容光”,是自由灵魂的向往…… 在中国军人的眼中,大海不仅是一片捍卫的深蓝,更代表着责任、尊严、国家、主权!

近期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由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的九集大型文献电视片《刘华清》深深地打动了我。该片分《三进海军》《走向深蓝》《铸造蓝盾》《经略海洋》《砺剑空天》《重任在肩》《不辱使命》《为了和平》《大山之子》九集,讲述了刘华清同志在为党和人民事业,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立下的不朽功勋。在我看来,这不仅是一名老人、一位军人与大海、与国防的故事,更是从某种意义上,折射了一个国家国防科技化、现代化的历程。

文献纪录片是指“利用以往拍摄的素材或纪录片片段为影像主体,汇编而成的纪录片,分为人物传记片和历史类文献纪录片两种类型。”对于人物专题类纪录片的选题来说,是否选择了特定的、有吸引力的人物直接决定着创作的成败。刘华清同志,生于1916年,是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1929年参加革命工作,历经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血雨腥风,参加了大大小小的艰险战役,还曾创立《战士报》,推动将《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编成歌并传唱开来。建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军委副主席等职,为中国海军的现代化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2011年1月14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该片以刘华清同志这样一名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作为表现对象,不仅具备了选题上的重大性,也使得创作伊始就具备了选材上的丰富性。尤其是,2016年是刘华清同志诞辰100周年,八一电影制片厂创作这样一部纪录片,更具特殊的意义。

但是,纪录片选材上的丰富性,一方面使得创作者避免了“无米之炊”,另一方面却是对编导处理素材能力提出的考验。对此,该片编导摒弃了单线索顺序式的叙述模式,根据主题的需要,对素材进行了详略的处理,紧紧把握人物的特点,融入时代主题,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展现人物,不仅展现了其在时代中的作用,而且打通了历史与现实的关节,使得片子更具时代性和现实意义,升华了主题。刘华清解放前的战斗经历不可谓不富于故事性、惊险性,甚至可以为影片添上一份传奇色彩。对于这段戎马生涯,编导并未给予浓墨重彩,仅通过第九集《大山之子》进行了粗略的描摹。而是紧扣核心,重点着墨于建国后刘华清在国防现代化尤其是海军建设中的作用,展现了“他是探索大国海军战略的追梦者,他是国防装备现代化的开拓者,他是人民军队建设的推动者”。前8集紧紧围绕这个主题,从重视海防、发展科研、海洋战略等等方面用一个个生动的事件,进行了主题的阐释。这种处理,结合了当下我国国防实力建设的国情,突出了主题,明确了主线。我国是陆地大国,也是海洋大国,有长达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大大小小6500多个岛屿,管辖的海域总面积约300多万平方公里,需要强大的海军力量来保卫。海防实力的强弱不仅关系着国家的安危更影响着我国的综合国力。刘华清近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从事海军工作的时光占了三分之一,他被称为中国的“现代海军之父”和“中国航母之父”,对于我国海军军力的增强和国防实力的现代化功不可没。通过该片,我们不仅看到了刘华清在此过程中付出的努力,更是体会到当前中国海防和国防的现代化成就,离不开以刘华清为代表的建设者的付出,现实代入感强,可以引起观众的广泛共鸣,主题富有延展性和现实意义。

诗人艾青在诗中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片中有一张照片:碧蓝的天空下,刘华清神色肃穆致军礼,目视前方的双眼,眼角含泪。正如诗中所言,饱含了对那片土地、对那汪深蓝的深情,令人动容。该片编导准确把握了刘华清心系深蓝,情绕国土的内心情感,不动声色地通过一件件事件的堆积描述,揭示了人物丰富的情感,使得人物形象立体生动、富有感染力。例如,1954年,刘华清38岁,在几近不惑之年赴前苏联伏罗希洛夫海军学院学习,由于不懂俄语、数理基础差,他把所有的自习和休息时间都搭上,最终1958年毕业时,13门功课中10门为、3门为良,总评优秀,展示了为报效祖国,他的勤奋努力;他重视海上防务和战士生活。调研并写出《关于西沙巡防区需解决的几个问题的报告》。在南沙群岛建海洋观测站。专程到西沙检查守备情况,“在岛上逐个房间去看,摸水兵们褥子看厚不厚,潮不潮,冷不冷,专门到电话室给北京打电话,看通不通。”;在西沙建设机场、研制空中加油站,实施近海防御战略,在核潜艇研制上坚持一步到位,写出了中国第一份关于航母的报告,主导构思出第一个概念模型图等等,则显现出他在国防建设上的长远目光、高瞻远瞩;在此基础上,一些直面人物内心的细节,则形成强大的情感渲染,令人动容。有人物的内心独白,如1982年第三次走进海军时,他说“海军司令部的办公室不算大,但这里有一份重大责任,我走到窗前,举目远眺,思绪万千。”还有对自己一生的概括:“作为公民,我为国家和民族尽心尽力,贡献了自己的全部才智;作为军人,我一直在冲锋陷阵,没有让军装沾上污点;作为下级,我完成了小平的重托,将来汇报,可以不用汗颜。”还有身边人员的描述:我国自主研发出歼-10飞机后,在剪彩现场,刘华清热泪盈眶。

故事化是近年来纪录片创作的倾向,“讲故事的情节化叙事,强调事件的情节性、矛盾冲突戏剧化以及悬念设置,发挥了纪录片故事性的潜在魅力”,吸引了大批观众,并日益成为众多纪录片创作的观念。矛盾、悬念设置成为其中的关键词。在百度词条的解释中,矛盾“反映了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一种特殊的状态……正是由于事物之间存在着这种对立的关系,所以它们才能够构成矛盾。”纪录片的矛盾并非总是表现为激励的对抗与冲突,而是指事件的曲折性和丰富性,它有时甚至是平稳的、不明显的。该片通过矛盾和悬念的设置,实现了精彩的故事讲述。例如在第一集《三进海军》中,讲述了刘华清三次走入海军的经历:第一次是1952年2月从第10军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调到大连海军学校任副政委。第二次是上世纪60年代末由国防科委副主任到海军司令部下属的造船办公室当主任。第三次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调任海军司令员。通过人物一波三折的经历,富于矛盾起伏,展现了颇具曲折性和矛盾性的人生篇章。

“历史人物传记片是对历史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描述从而展现历史人物的风采,并且要求真、信、活,以达到对人物特征和深层精神真实的表达和反映。”纪录片《刘华清》在制作上,坚持求真求实,做到了从客观实际出发,不虚构、不夸张的真实性原则。解说词从第三人称的客观叙述角度出发,与观众保持相同的视角,秉持客观公正。并利用历史档案资料、图片、文字视频,以及人物采访来还原人物轨迹。据介绍,为完成影片创作,节目组整理了50T的各类影像资料、1920个小时的素材,其中八一厂独家所有,从未披露过的珍贵资料占一半以上。节目组做到了大量的采访,采访了61位军地高级领导和军工行业顶级专家。还通过刘华清不同时期身边的秘书、同事、学生、亲属等,如原刘华清秘书刘晓江、姜为民、李曙光,南京海军指挥学院原副院长、时任留苏学员兼翻译徐执提,军事科学院原副院长、原大连海军学校学员麋振玉等等的讲述,真实还原了历史的细节情景,真实生动。

为了提升影片吸引力,该片节制而有力地使用“情景再现”手法,有三名摄像师专门担任情景再现摄像。“情景再现指的是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以扮演、搬演的方式通过声音与画面的设计,表现客观世界已经发生或人物心理的一种制作技法。”这种创作手法弥补了该类纪录片资料不足、叙事单一、情节单调等缺点。但如果使用不当则误导观众,使影片陷入失真和失实。目前“情景再现”的手法主要有真人扮演、三维动画、意向镜头三种方式。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故宫》则大量使用了情景再现的这三种手法。如三维动画展示故宫建造过程、材料运输,真人扮演大臣进谏、后宫妃嫔,故宫内外的大量空镜配以解说词等。在纪录片《刘华清》中,“情景再现”主要使用意向镜头与画面介绍的方式,节目组到刘华清曾经工作、生活的地方,如大连海军学校、曾经办公的海军办公室,故乡湖北大悟、出生的祖屋等等,摄录下现实画面,再辅以解说,给观众带来视听上的冲击,获得了真实的观感。

片头画面中,一艘行驶在大海上的军舰,随海水沉浮,不时被翻滚的巨浪吞没,但每一次它都顽强地从海浪中搏击而出——这其实不正是象征着以刘华清同志为代表的人民解放军在国防现代化的征程中不惧困难,迎头而上的精神吗?这不也正是中华民族永不屈服精神的表征吗?


刘华清(2016)

主演:刘华清 / 

导演:刘治寰 / 梁寒剑 / 

刘华清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