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
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其实一开始当我听说有这部影片的时候,第一感觉是“有点早吧?疫情还没结束呢!现在又要春节了”。但当坐在影院抓着纸巾看完整部影片后,我的想法是:我希望全中国甚至全世界都有机会看看这部片子。
这并不是一部歌功颂德的影片,也不存在演员的演技以及设计好的对白。每一个人都是真实的普通人,却都面对着不平凡的事儿,艰难的做着决定和选择,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而不停努力,而活下来的人,所有人都是了不起的。我是个泪点很低的人,这部片子我基本上是从头哭到尾的。
2020年从武汉开始的疫情,不仅是武汉,可以说全球的每一个人都被迫裹挟在这个大事件中。没有人能置身事外。
虽然说影片讲的是武汉的那段非常时期,但我想恐怕很多人都可以在其中见到那个非常时期中自己的影子。对,我们也同样面对过的非常时期的各种困境。
比如:春节前,各个小店贴着春节休业几天的通知。但……春节后就没开过门。只有那张纸孤零零的写着已经过期很久的归期,看着让人心酸。
比如菜市场不开门,不敢做公共交通工具,甚至连共享单车也不敢用,全副武装的出门走路去超市买未来一个星期的菜、肉、鸡蛋、米……
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自觉保持1米距离。发现周围也没有大妈插队了。
我并不是武汉人,但我记得从春节开始我每天都在刷手机上所有关于武汉的消息。我记得那段疫情正在武汉肆虐失控时间里我黑色的心情:各种无力感、悲哀、害怕、愤怒、不知所措……等等,以及由这些复杂的负面情绪交织而成低落的状态。我想每个人都好不到哪里去。
今天看到这部片子以后,突然非常感激拍这个片子的所有人,首先拍片子的所有摄影师在那个期间拍下的资料,其实都是他们冒着生命危险才拍到的。第二,我们都在网上看过很多关于武汉的各种不堪,甚至让人气氛的发国难财的丑恶。但当你看到这些近距离的视角拍到的真实的医护、志愿者以及病患的资料的时候,你会很感动原来那些危难时刻的人与人之间的“暖意”和正能量并不是被宣传描画出来的,而是确确实实真实存在的。
疫情这整个大事件中,涉及到的有无数人和无数事儿,也有很多不同的层面,有好的,也有坏的,甚至有非常不堪的……特别是极端情况发生后我们曾骂过、愤怒过、拼命帮忙转发过的各种事情。
但我举个例子。好比当生活有一天突然给了你一枪,子弹还留在身体里,恐怕我们能做到的就是带着子弹和它留下来的伤,坚强并尽量开心的活下去。
简单说,虽然疫情现在仍然没有结束,虽然我们都骂过、怒过甚至恨过,但当最最差的那个阶段过后,伤痛中的我们再回首,我希望能看到那时候更多的真实存在的暖意,并且让我们带着伤痛和暖意继续努力的向前走。
当你看过这部纪录片里平凡的人和真实的事儿的时候,你应该就能明白我说的这个意思
接下来说的,应该说是“严重剧透”范围内的,如果还没看过电影本身的,建议先看电影,再回来讨论。
首先,对于我这个泪点低的人来说,影片几乎是全篇泪点,而且没有一个泪点是利用电影技巧人工营造出来的。全篇没有配音、没有旁白,只有真实的人,真是的感情,真是的语言。而这种真实存在的记录,却有一种巨大且杀伤力极强的催泪效果。
我的第一个泪点就在开篇不久,
有个大妈带着口罩听电话,听着听着就哭了。
我的人生中有过类似经历:大街上一个电话打过来,毫无心理准备的知道我养了15年的狗狗去世了。然后我就不记得我是怎么回家的,只记得大街上我一边走一边哭。哭的完全没有形象可言,完全不可理喻。
很多时候,当看的人感动的时候,是在影片中看到了自己。
而不停转动身体啜泣的路人大妈在电影一开始就戳中了我的泪点。
而且在疫情这个非常环境下,她带着口罩,呼吸不畅,还不能大声哭,还有她又不敢随便摸眼睛,她不停的转动身体变换着身体的姿势……
整个影片穿插着讲了很多人很多事,每一个故事都是一段一段的。有些人只出现了一秒钟,有些人有几段不同时间线的连续故事在影片中穿插讲述。
总体来说,影片讲述了四类人:医务工作者、病人、家属、志愿者。
先说说医护工作者:
其实非常时期,国内冲去武汉并坚守在那里的医务工作者一直是我认为最值得讴歌的对象。没错,在某些地方因为政府防护措施提供不完善医务工作者带头罢工的时候,国内的英雄们明知道武汉物资紧缺还不停有人赶赴前线!这个是不争的事实。
春节开始以后的关于武汉的记忆中,有很多讴歌医务工作者的。但面对巨大的负面事件下的小幽默和小乐观,让人觉得能感到那种特别具体平凡却感人的正面。
比如那对睡在医院停车场的医生夫妇。
太太那张口罩痕迹深刻的脸,当她摘下保护鼻梁的胶布的时候,她的那句:“这个可以当面膜哎”,以及回应她的那句她同事的“就是没有胶原蛋白”。
其实你能想象得出,每天全副武装面对新冠病人,并随时可能被感染的医护人员的精神状态。而这样的人居然在脱下口罩的瞬间,伴随着揭下胶带的疼痛,可以说出一句如此幽默的话,就那一秒钟,就觉得她和她的同事都很可爱。
对的,这些人每天对着极端状态下的人们,还在保持乐观,开导着自己,也开导着别人。
他们不光是医学上的治疗病人,物理上的照顾病人,同时还在心理上不停鼓励着病人以及病人家属。
但再伟大,他们也只是现实世界的普通人,他们也有自己的难处。夫妇俩睡在车里那一幕让人很难忘。那个时候不知道有多少医务工作者是这种有家不能回的状态。
不是不能回,是不敢回。
毕竟病毒这东西不是开玩笑的,谁都不敢保证自己不是带菌者。特别是一线人员。不回家反而能保护家人。
就好像他们后来回家看儿子的那一幕,父母双双站在门外,不敢进门一步,爸爸还在不断的提示儿子,不可以碰到妈妈。
特别能理解这种心酸和团聚的温馨。
让我特别泪目的另外一段是归还家属遗物。
其实当你成长到一定年龄,你就会知道,死亡并不像日本动漫那样,“变成一片樱花慢慢被吹走”,死亡即不浪漫也不美好,是个非常非常残酷且折磨,却又不得不面对的现实。特别是作为医务人员,除了面对“我们努力了,但我们失败了“的事实,还需要拿着活生生进来的患者的物品,归还给那些带着沉痛悲哀的家属。
归还遗物这一块,真的很悲伤。医护人员几乎在带着哭腔和病人家属说“不好意思”“对不起”“我们没能救活”。而家属在睹物思人拿到遗物后,几乎每一个家属都没有忘记说“谢谢”。
是的,虽然失去了家人,却仍然感激医护人员……
(这个部分看完电影后又刷了一遍预告片的时候,看到这里我还是哭了。)
志愿者相关的内容相对比较少。
疫情期间出现了无数挺身而出的普通人。这个影片里出现的更加有戏剧性。他们是一群自发组成开着自己的车,送孕妇们去医院的人们。
在整个纪录片中,他们的部分并不多,却令人印象深刻,特别是那个帅气的女孩子最后和其中一个“兄弟”最后喜结连理的部分。
这个勇敢的女孩子中间有一句是这么说的:“等疫情过后,我希望带着我的兄弟们一起去吃烧烤!”
是的,“等疫情过后”,我估计几乎每个人都说过这5个字。但当我们第一次说出这5个字的时候,有没有谁还记得后面的具体内容?“我要好好睡一觉”、“我要带着你一起去旅游”、“我们出去大吃一顿一直吃到老板关门赶人走”、“全家好好吃顿好的”……好好回想一下,基本上所有人后面的内容都是平凡的昔日特别简单就能实现的愿望。是的,一个疫情,几乎所有平时看起来特别容易实现的相聚都变得不可能。我们那个时候都带着这5个字后的美好在隐忍,在等待。
下面说说家属和病患。
和伟大的医务工作者以及志愿者比起来,更能戳到我的是病患以及病患家属之间的各种故事,作为这个事件中的患者、弱者、受害者,这些人是我前面说的真正中枪的人,他们带着这生活的子弹在困境中挣扎,被别人鼓励着,也努力的鼓励着自己和别人活下去。
那个78岁的当过兵的老爷爷给人印象特别深!
自己、老伴、女儿都进医院了,他却能特别乐观的和医务人员交流,还不停的反过来鼓励照顾他的医务人员,说他们是“迎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人,”
其实看到这一瞬间的时候,我心里就特别希望这个没有唾液不能进食的老爷爷能挺过来。
一直到看到他后面自己掰开柚子的那个瞬间!(太厉害了,事实上健康的我都掰不开柚子…)
同样具有乐观精神的还有这个有点微胖的男人。自己生病还在帮小区统计买菜的事儿。并且在忍耐了呼吸机巨大的不适感后打趣告诉医务工作者自己“心宽体胖,”能吃能睡。
印象特别深刻的就是他回复出院的那个部分,他坚持自己拿着箱子!因为他要表现出“没病了”的精神状态!
看到他的出院的时候,我突然想起来2020年春节后,疫情愈演愈烈,看到和病毒有关系的没一个好消息的糟糕状态中,突然某一天网上看到了一位疫情下康复并出院的内蒙古的大哥的消息。那个是我那段时间知道的第一粒“患新冠成功康复并出院”的人!虽然没看到他的出院的状态的照片或者视频什么的,但仅仅是这个出院的消息,都给我带来了强心剂一样的巨大安慰。
所以当影片中这个胖男人微笑着说自己拿东西的时候。我有一种被安慰了的欣喜感。
然而他自己的康复并不代表着巨大的胜利。
家人的离去也让这部影片再次提醒我,什么叫做纪录片,现实中并不是讨人喜欢的性格就能有大团圆的结局的,生活有时候随时随刻会没来由的砍你一刀。他在出院隔离期间得知了一起住院的父亲并没有熬过来。他最后勇敢的做出决定捐献出父亲的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真实的普通人在纪录片中的伟大,感动的力量远远超越编剧写出来的故事。原因是,丧父的悲痛中却捐献遗体的决定,让每个普通人能真实体会到其中的温度和分量。
疫情中的新生儿:
2020年出生的每个中国的小孩,估计父母都有惊心动魄的回忆。疫情期间不得不去的医院……如何担惊受怕,非常时期的各种负面心理压力,如何抱着孩子喜极而泣,我估计每一个2020年出生的小孩,在未来长大以后,都会听到他的父母把他/她出生那一年的各种故事讲一遍的。
而患者本人的新生儿的那些珍贵的画面和珍贵的故事,这个特殊人群的特殊故事看得我心潮澎湃。
当然不知道是不是电影剪辑带给我的感觉,我感觉同一个医院,那边刚刚有人抢救无效,这边马上就会迎接新生命。当这个叫“小企鹅”的新生儿哇的哭出声的那一瞬间,我也哭了。那种“病毒面前,我们不会屈服,我们是打不倒的”的感觉,很容易能从新生儿的第一声啼哭中,让人抓到这样的想法。你会感觉到在这样一个疫情蔓延的极端情况下,每一个新生命的诞生都是奇迹。
家属和病患的纽带,这个部分,影片里也表现得特别真实和温暖。
一直担心着妻子安危的丈夫。
特别是在医院楼下的那一段。
只是一个楼上一个楼下,远远的看一眼!知道对方一切都好,让这个大男人百感交集潸然泪下。
其实这个“比视频好多了”的见面,前面医生夫妇间儿子的时候也儿子也说过同样的话。
是的,我想不知道有多少人有过这样的感慨,还是“见面”好!哪怕远远的见一面都行!这种人与人之间真是的纽带和暖意在这个影片里表达的淋漓尽致。
另外,一个是一直在“小广播”里和爷爷保持联系的小孙子。
虽然小孙子可能并不知道病榻上的爷爷实际的状况。但乐观的话痨一样的小孙子似乎一直不知疲倦的鼓励着爷爷。并且爷爷最后真的出院了!电影最后那个彩蛋中,看到祖孙俩为了背诗的次数讨价还价的场景,突然觉得好像明白了为什么有个词叫做“天伦之乐”。其实就是普遍到天天可以出现的平凡喜乐,然而在疫情之间却是最最渴望的。在这个叫石长江的老人住院期间,已经失去了自主呼吸的能力了,让他保持强烈的求生欲望并最终健康出院的,应该就是他这个可爱的小孙子。
这个影片里真的出现了好多不同的人和事,好多不同的真实而感人的小瞬间。
比如:摸着“仪器战友们”,一一小声说“辛苦了”的医务工作者。
比如躺在病患区喊着“加油”的老大妈。
每一个经历了2020年这个灾难的中国人都有自己关于2020的苦痛经历。对于武汉疫情极端严重并封城的那个时期,我们也都一同见证了很多非常时期的极端负面。
还是那句话,如果生活一定要给你一枪并把子弹留在你身体里。我们只能选择带着伤痛并尽量活得开心一点对吗?
这部影片想说的就是这个:我们,每一个普通人,在极端的情况下,我们能挺过去,活下来。我们就是了不起的。再回首,我们尽量带着那个极端事件下却真实存在的暖意继续前行,我们才不被压垮。那么差的时期我们都相互搀扶的挺过去了,相信美好的东西抱着希望前行才是我们应该拥有的态度。
最后说说我觉得片子不太好的地方。
怎么说呢,可能因为本身我有点脸盲。而影片里出现的人有比较多,再加上每一段人的故事都是相互穿插的,而几乎所有人都带着口罩甚至更多的护具。所以有时候看到一半突然有种对不上号的感觉。尤其是那位中途抢救无效的死者。我现在都没回想起来,在抢救之前这个人出现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要是每个人不只是第一次出场,后面每一次出场都有字幕写着名字就好了。
最后总结一句,真的特别推荐这个影片,我觉得全世界都应该看,不过看之前记得多带纸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