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皮尔伯格,汤姆汉克斯,梅丽尔·斯特里普,这“好莱坞”三巨头出现在一部电影里,那只能有一个结果:这一定是一部精彩绝伦的电影。

斯皮尔伯格的电影往往充满一种史诗气质,特别像《辛德勒名单》、《林肯》等带有传记性质的剧情片。如何不让人物被宏大的背景所吞没而变得空洞,不仅需要挖掘出人物背后复杂的心态与矛盾,制造出剧情的冲突,而且演员的表现力也必不可少。因此两位演技活化石在斯皮尔伯格手中自然如鱼得水,《华盛顿邮报》的成功也顺利成章。
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已经成为了新闻史的丰碑,它的严肃的报道风格,客观严谨的态度树立了其办报基调,在70年代报道“水门事件”之后更是获得国际性赞誉,一举成为业界标杆。目前为止,不知有多少书和影视剧重现过那段历史,如何才能另辟蹊径,不落入俗套?斯皮尔伯格选择了挖掘华盛顿邮报背后的那名女性——凯瑟琳·格雷厄姆。
当时的华盛顿邮报,论影响力不及纽约时报;论发行量又无法匹敌地区小报,正处于一个前路迷茫的阶段。总编辑本·布拉德利一心要和纽约时报比个高低,甚至派出实习生去纽约时报总部打探消息,但最终也没能在“五角大楼机密文件”这件事上占得先机。对方早已先于他们做了三个月的整理和调查,可谓厚积薄发,而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只能登出尼克松女儿大婚这种政治花边,让布拉德利愤懑不已。
而另一边,凯瑟琳·格雷厄姆身为报纸的董事长和出版人,承受着更为巨大的压力。第一,公司财政出现了问题,格雷厄姆夫人一直和助手想办法上市融资;第二,她自己虽贵为老板,但手底下的编辑在布拉德利的带领下压根不会听她的意见;第三,出身上流社会的格雷厄姆夫人与诸多权贵都有来往,若是自家报纸曝出了这些人的负面,那么她到底该坚守哪一条阵线?但其实,所有这些压力的来源,都是那个男性起绝对主导的时代,对女性职场空间的挤压造成的。
格雷厄姆夫人并不是主动成为董事长的,她的父亲一开始是将报纸交给了她的丈夫菲利普·L·格雷厄姆来打理。谁知这位在1963年突然自杀,一心在幕后相夫教子的她这才不得不赶鸭子上架一样地坐上了这个位置。然而,一晃近十年过去,周围的人却依然将她当成啥都不懂的家庭妇女。

有几个细节颇有意思,开会时,她根本插不上话,内心的意见竟然要通过男助手才能获得他人重视,散会后还要忍受个别董事的闲言碎语;聚会时,本已成为一家之主的格雷厄姆夫人,却不能参与男人们讨论的话题,只能带着一众“夫人”在另一边谈一些时装包包的无聊话题;身为董事长,和自家总编辑商量换记者的事情,却被当场怼“手伸太长”,让她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可以说,这样的女董事长看似风光,实则是个受气包和软柿子。
好在有梅姨这样伟大的演员,才没有让这样的人物朝着卖惨的庸俗道路垮下去。在“傻白甜”的外衣之下,格雷厄姆夫人既坚韧又智慧。尽管说话慢吞吞,但格雷厄姆夫人心中的那个信条一直在支撑着她——她坚信新闻专业主义,她坚信媒体作为“第四权力”对社会的重要作用。
正是这个信条,让她逐渐重塑独立人格,成为独挡一面的女性企业家。
比如,格雷厄姆夫人融资时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这几百万美元能让报社给足记者编辑们五年的工资,她始终坚信,只要做出好的报道,打造好的格调,华盛顿邮报的盈利绝不是问题。
在和纽约时报记者吃饭时,这位董事长还当起了间谍。她脸上笑嘻嘻扮傻,却偷偷从对方的只言片语打探到了政府对媒体业的禁令,并及时将消息传回总编室,让其做好应对准备,令布拉德利大吃一惊。


当面临尼克松政府的高压时,公司高层都力劝她就此妥协,不要与总统正面对抗。这一次,就连一直在身边默默帮助她的助手也站在妥协一方;另一边总编辑布拉德利则用辞职要挟,要求必须登出报道。一时间格雷厄姆夫人是焦头烂额,陷入孤立无援之境地,她知道,无论做出何种决定,若最终结果是失败,那么她身为女性恐怕将来再无在职场立锥之地了。在电话中一阵沉默之后,她选择了赌一把,带着哭腔的格雷厄姆夫人,一连说了三个“let’s go”,决定将五角大楼机密文件继续发行,揭露美国三十年来,四任总统的欺骗行径。

面对强大的国家机器,很难想象当事人在当时是如何说出那几句决定的。我只能暗暗揣测格雷厄姆夫人敢于赌的原因有这两点:
1.越战造成的伤亡和一系列后遗症,早已经引起了广大国民不满,如今将越战谎言公之于众,一方面可以得到民意拥戴,另一方面也可提升报纸影响力。
2.纽约时报作为行业标杆已经受到政府禁令管控,尽管它是华盛顿邮报的竞争对手,但此时此刻媒体同行若不发声打破禁令限制,那么从今往后整个媒体行业自由发声的权利将蒙上阴影,可谓是赢了战役却输了整个战争,这是万万划不来的。

好在,格雷厄姆夫人赌对了,他们在最高法战胜了政府,捍卫了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捍卫了媒体自由发声的权利,也让华盛顿邮报自此开始走上腾飞之路。
走出法庭,记者们蜂拥到纽约时报一边,而将华盛顿邮报冷落时,这名坚强的女性淡然一笑,“我们该说的已经在法庭上说完了”,便没入人群而去,颇有深藏功与名的味道。电影在这一瞬间也将这个人物塑造得更加丰满而立体,不再是行业间的你争我斗,不再是政治上的尔虞我诈,而达到了更高的地方。
当我们读华盛顿邮报的发展史时,除了看到总编辑布拉德利带领记者们不畏强权敢于斗争的故事,更应该看到其背后那位坚强、智慧而又超然的女性——凯瑟琳·格雷厄姆。

华盛顿邮报The Post(2017)

又名:战云密报(港) / 邮报:密战(台) / 邮报 / The Papers

上映日期:2017-12-22(美国点映) / 2018-01-12(美国)片长:116分钟

主演: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汤姆·汉克斯 Tom Hanks/莎拉·保罗森 Sarah Paulson/鲍勃·奥登科克 Bob Odenkirk/崔西·莱茨 Tracy Letts/布莱德利·惠特福德 Bradley Whitford/布鲁斯·格林伍德 Bruce Greenwood/马修·瑞斯 Matthew Rhys/爱丽森·布里 Alison Brie/凯莉·库恩 Carrie Coon/杰西·普莱蒙 Jesse Plemons/大卫·克罗斯 David Cross/扎克·伍兹 Zach Woods/帕特·希利 Pat Healy/约翰·鲁 John Rue/里克·霍姆斯 Rick Holmes/菲利普·卡斯诺夫 Philip Casnoff/杰茜·缪勒 Jessie Mueller/斯塔克·桑德斯 Stark Sands/迈克尔·西里尔·克赖顿 Michael Cyril Creighton/威尔·丹顿 Will Denton/迪尔德丽·罗夫乔 Deirdre Lovejoy/迈克尔·斯图巴 Michael Stuhlbarg

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 Steven Spielberg编剧:丽兹·汉娜 Liz Hannah/乔希·辛格 Josh Singer

华盛顿邮报相关影评

Cyr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