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在路上》这本书之前,我深陷路上类小说不能自拔(“路上类小说”即以道路为题材追述故事的小说)。这开始是《中国在梁庄》和《出梁庄记》,两本书讲述是中国中低阶层的事迹,一开始我还觉得很真实,但后来渐渐发现千篇一律,第二本看一半算了;然后是余秋雨的《文化苦旅》,这本书多讲述以地方为主的历代事件,很有趣、能教会人许多课外知识(这是我朋友的观点),用以充当旅游指南是很好,但余秋雨没有脱离自己历史家的身份去写作,所以这本书总带着一股“向共”的意识(我买这本书时另一个朋友已这样说过);再是龙应台的《目送》,《目送》是一本很好的青少年教材,如果时光可以倒流我宁愿将买书的钱烧掉也不买这本书;接着是现在龟速翻阅的《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是某作家的处女作,我翻了几章后觉得无趣,于是某天去书店,发现了《在路上》,买它回来。本来打算看完《一个人的朝圣》再看《在路上》的,但我忍不住,就两本同时进行了。看了《在路上》第一部,再翻《一个人的朝圣》,总觉得后者是演技低劣的演员,在作为影星的前者眼前表演。我现在是抱着“这本书特么几十块”的心态看《一个人的朝圣》的,这本书不值得看。

基于前面几本很无趣的“路上类小说”,我不大希望《在路上》很好看。我先看了它的电影,当时是通宵看的,剧情有抽大麻、抽烟喝酒、写小说、穷、啪啪啪、同性恋,等等。最后一幕迪安说“依然爱你”后就突然换上感动的气氛,然后结束。(后来我再看时,迪安说“萨尔,依然爱你”的确很感动)
《在路上》以事实主义风格叙述主人公萨尔跟随迪安,经历一塌糊涂的荒淫无度的生活,最后分别。它同马克·吐温的《哈克贝里·芬历险记》、弗·斯科特·菲兹杰拉德的《了不起的盖茨比》并列为拷问“美国梦”承诺和个人自由的小说。它代表着上世纪四五十年代“垮掉的一代”的精神信仰。

简单总结一下,《在路上》第一部讲述我去找迪安路上的所遇,大概是为了跟后面我与迪安生活的快乐作沉淀和对比;第二部讲迪安的性和爱的生活以及他低劣的处境,奠定这个人物性格;第三部讲述迪安和我在城市中徘徊于法律与道德之外作乐(发现城市是失望的天堂),以及他俩拼命逃避现实的束缚;第四部讲我和迪安去墨西哥寻欢作乐,找到了精神的自由和信仰,迪安一如既往为了自己而“抛弃”我;第五部讲述我回到了正常、安分的生活中,并拒绝接触迪安。
从第一部起我就喜欢上这本小说,因为它毫无节操跟主线可言,你就跟着萨尔去经历没有钱、跨越法律与道德界限、追求刺激的生活,一系列事件叙述是它一大特色,你来不及思考,只有经历;每一段落事实上简略了许多细节,每段落都能详写为5000字的短篇小说。我喜欢上这种单纯叙述的、浪漫式叙述。它追逐中低阶层的事迹,但不是千篇一律地讲述,而是赋予他们梦想、自由、追求,他们不仅仅活在当下,他们活在信仰中。他们不忠于某种政治观念,偷、抢、毒、淫都果断地写下来。我终于有一种“原来书也可以这样写”的感觉,渐渐越翻越快。我看这本书时,是跟电影的情节交替进行的。
电影删减了许多,以至于没有看书的情况下你不理解为什么情节会这样发展。所以看书后再看电影能加深剧情印象。貌似这本书是作者四年经历后,在十几天内完成的。

书中出现了超多人物(不是一般的多!),有的只出现于一章,有的只出现几个段落,有的则隔着好几十页。我当然不为记住人物而大费周章,只是略有印象地认住名字,所以每看到似曾相识的名字,就似乎看见见过的人,有一种“跟着主角去梦幻般流浪”的感觉,而且你会觉得那些人在你记忆中匆匆走过,他们只负责陪你欢乐,最后你只剩下孤独。
电影后面,我去音乐会时,迪安突然过来了,说“我搭了五天五夜的免费车,就为了过来看你”;书的第五部分,“……只想着迪安,揣摩着他怎么回到列车上,在那片荒凉的土地上行驶三千英里,我不明白他除了看看我之外,究竟为什么要来”简直触动泪腺。

《在路上》叙述了5年的荒废的光阴,这里面不像中国普遍狗血青春类型小说那样出现打斗场面(多少青春小说、电影为了青春些,总无理由地让人物打一两拳);更不会在钱的问题上托付于“自来”(主要人物都不会是富家子弟,他们靠自己赚钱甚至偷,连一台车的由来交代得都有根有据);完全直面犯罪,不下任何判断,因为下判断是我们读者的事情(有多少作家以“事件+态度”的形式教读者判断?)。
很喜欢这本书,它表面上讲了“垮掉的一代”的无节操,但实质在拷问人生和信仰。在如今追逐利益的时代,多少人都束缚住自己?一旦有钱他们只会想办法找更多钱,从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

第一部中,有这样一段话“这就是我想在好莱坞闯天下的经历——也是我在好莱坞的最后一个晚上,而我却在停车场厕所后面往膝盖的三明治上抹芥末酱。”这是我第一次感到本书的启发性叙述(此前主角拿电影剧本去好莱坞,但失败了)。我个人认为,它想说的是,这一代之所以“垮掉”,还不是来源于现实?
……
到了最后,我安顿了生活,拒绝载迪安一程去某个地方,某种意义上也拒绝了以前信马由缰的生活,选择平凡。

说起平凡,不得不拿韩寒的《后会无期》作一下对比,《后会无期》那打架的一幕懒得吐槽,最让人感到失望的是,它的精彩之处在台词大于在画面,使人除了经历几个笑点意外,都在网上转载那几句颇有意味的台词。一路过来断层般的剧情到结束,你会发现果真“后会无期”。让它跟《在路上》比较的话,我认为《在路上》更趋于现实,尤其在“为什么上路”、“上路时遭遇的问题”、拷问青春与自由、关于梦想之类的问题上,都更现实和有戏剧性。

最后,书签上有这么一行英文:…you could call my life on the road,prior to that i’d always dreamed of… 我英文渣,百度翻译也各种不通顺,于是本人是这样理解的:你随时可以唤我回到路上,因为这是我期待良久。这大概是平凡后犹疑未尽的不甘吧。

在路上On the Road(2012)

又名:浪荡青春(港) / 浪荡世代(台)

上映日期:2012-05-23(法国)片长:124分钟

主演:萨姆·赖利 Sam Riley/加内特·赫德兰 Garrett Hedlund/克里斯汀·斯图尔特 Kristen Stewart/艾米·亚当斯 Amy Adams/汤姆·斯图里奇 Tom Sturridge/丹尼·摩根 Danny Morgan/艾莉丝·布拉加 Alice Braga/伊丽莎白·莫斯 Elisabeth Moss/克斯汀·邓斯特 Kirsten Dunst/维果·莫腾森 Viggo Mortensen/史蒂夫·布西密 Steve Buscemi/泰伦斯·霍华德 Terrence Howard

导演:沃尔特·塞勒斯 Walter Salles编剧:Jose Rivera/杰克·凯鲁亚克 Jack Kerouac

在路上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