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千五百多年前,在古印度的西北部,喜玛拉雅山脚下,有个叫迦毗罗卫(今尼泊尔境内)的王国。这里山上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平原盛产稻米,草原适合畜牧业,是个美丽富饶的地方。
  国王姓乔达摩,名字叫首图驮那。这名字的意思是纯净的稻米,所以称他为净饭王,属于释迦族。王后叫摩诃摩耶,是邻国天臂城善觉王的长女。

 一日,摩耶夫人在睡眠之际,梦见一头白象腾空而来,从右肋进入自己身体,她顿时觉得体安快乐,如服甘露,反视自身如日月光照。
  净饭王立即召集大臣们询问王后之梦是何预兆,一名婆罗门占卜者回答说:“此梦甚佳,王后已怀孕,必生王子,王子是个千古圣人,定能光显释迦族。”净饭王听后,不胜欢喜。
  摩耶夫人受孕后,百病不染,身体十分健康。(《杂宝藏经·卷二》,《大庄严论经·卷十四》载,释迦牟尼前生曾为六牙白象。)
  一天,正是春末夏初的一个风和日暖、天气晴朗的好日子,摩耶夫人要去郊外的兰毗尼花园郊游,王后是拘利国公主,也打算回母家去生产。
  按当时古印度风俗,妇女头胎分娩必须回娘家去,摩耶王后怀孕期满,净饭王为王后备了由两头大象载的轿子,派了许多宫女、侍臣护送王后回娘家天臂城去。
  按当时风俗,妻子回娘家分娩,丈夫不可同行,图中只有象轿上坐着的摩耶夫人,没有净饭王
 摩耶王后在回娘家天臂城分娩的途中,经过迦毗罗卫城和天臂城交界处的兰毗尼花园时,就下轿到花园中休息,当摩耶王后走到一棵葱茏茂盛的无忧树下,伸手去抚树枝时,惊动了胎气,就在树下生下了太子。
  太子诞生的时间是公元前565年,中国农历四月初八,佛教将这一天定为“佛诞节”,也称“浴佛节”。
 佛经上说,太子是从摩耶王后的右肋出生的,摩耶王后夜梦中的白象也是从右肋进入体内而怀孕的??
七步莲花
  游园后,摩耶王后在一棵无忧树的绿荫下休息,她见这无忧树枝叶茂盛,柔软低垂,树上花果鲜丽,芬芳可爱,便举手攀摘花果,于是王子就生了下来。
  佛经说,王子刚生下就能说话,无人扶持即能行走,他身上发出光明,目光注射四方,举足行了七步,每步地上都出现一朵莲花,一时间香风四散,花雨缤纷,仙乐和奏,诸天齐声赞颂,地上也自然涌出冷暖二泉,香冽清净。
  
天上天下 唯我独尊
    佛经上说,太子降生的时候,天空仙乐鸣奏,花朵缤纷,诸天神拱卫,一时宇宙大放光明,天空直泻下两条银链似的净水,一条温暖,一条清凉,来为太子沐浴(这也是佛教定为浴佛节的典故)。太子刚生下来,就能自己行走七步,每走一步,他的脚下就涌出一朵莲花,太子右手指天,左手指地,大声宣称“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左侧跪在太子身边的,是闻太子诞生而到兰毗尼花园的净饭王;单腿跪在净饭王身边的,是其大弟弟白饭王;站在净饭王身后,举手欢呼的,是其二弟甘露王;站在画面中间的是摩耶王后;两侧空中是为太子祝福的梵??
据佛经上说,太子降生时,空中来了很多天王和梵神,恭敬地捧着珍贵的伞盖,无数的天人都出现在空中,他们都来赞美这位现在的太子、未来佛陀的降临??

行经云:四大天王抱持太子向于母前,无人扶持即行四方面,各七步,举足出大莲华,观视四方,口自唱言:“天上天下,唯吾独尊。”一切世间诸天及人恭敬供养。地忽自然涌出二池,一冷一暖,清净香水。又虚空中,九龙吐水浴太子身,诸天音乐,雨妙香华,供养太子。十方大地六种震动,一切众生皆受快乐。
当此土周昭王二十四年,甲寅岁四月八日。是日江河泛滥,山川宫殿震动,有五色光贯太微宫。王问群臣,太史苏由奏曰:“西方有圣人生,却后千年教法来此。”王令镌石,埋于南郊,志之??

王后太子回宫
净饭王听到摩耶王后在兰毗尼花园生下了太子,高兴万分,立即带领众多的宫女、侍臣、车马和特制的华丽的大轿,赶到兰毗尼花园,将王后和王子接回皇宫。

太子诞生后的第五天,净饭王请来许多全国有名望的学者,来为太子取名字,经过几番讨论,大家一致同意,太子应取名叫乔达摩·悉达多,悉达多的意思是“吉祥”和“成就一切”。
  图中学者为太子取名字而在净饭王和摩耶王后面前辩论。
  ~释迦牟尼亦译释迦文,姓乔达摩(瞿昙),名悉达多,意译义成,释迦为其种族名,牟尼意为仁、忍、寂,释迦牟尼意译能仁、能寂等,是世人对他的尊称。
 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出生不久,一位很有名望的预言家,号称阿私陀的仙人来到王宫给太子占相。看到太子先是惊喜,转而又悲伤地流下了泪水,净饭王问他为何又喜又悲,阿斯陀回答:“太子的相好庄严,人间找不出第二人来,如果继承王位,一定是位‘转轮王’(能统一四方天下的君主),因此我为国王高兴,但据我观察,太子必定要出家修道,并能得到最高成就,成为人间至尊的导师,拯救世人离苦海,可惜我已经老了,听不到太子的教诲了,所以我为自己悲哀。”
  净饭王听了,也是又喜又忧,他希望自己的儿子成为统一天下的转轮王,从此千方百计防止太子出家修道。
比武冠军
  太子从12岁起开始练习武术,很快就练成了一个骑马、射箭、击剑,并通达兵法的能手。
  净饭王举行了一次武艺竞赛大会,释迦族的王子们都参加比赛,悉达多太子骑射出众,夺得冠军,万人敬仰。
  在竞赛时,太子堂弟提婆达多,一箭射穿三鼓,太子弟弟难陀也一箭射穿三鼓,轮到太子时,他嫌弓力太弱,令到武库取出祖传良弓,牵挽平胸,一箭射去,穿过七个铁鼓,四周观众,欢呼喝彩,鼓掌若雷,净饭王骄傲地微笑了。

结婚大典
  净饭王发觉自己的儿子对人世间的苦难情景思虑太重,深怕太子产生厌世出家念头,就为他建造了三座豪华的冬天防寒,夏天避暑,雨季防潮的宫殿(称三时殿),上百名美丽少女为太子歌舞。在太子16岁时,为他娶了他的表妹耶输陀罗公主为妃子,企图从生活的享乐上束缚太子,让他放纵情欲,沉迷娱乐,但是这一切并未能引起悉达多太子的兴趣,反而使他感到很厌烦,更引起他深远的思考:人世间有数不尽的苦痛和忧虑都未能解决,一味的追求享乐就能解脱吗?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享乐又能到几时呢?因此,他经常独自到幽静的树林和河边去散步思考。
太子出游
  
  世间凡是做父亲的人,不管是国王还是平民百姓,都是怕自己的儿子贪图享乐,放纵情欲。可是,净饭王却怕太子清心寡言,产生厌世,出家的念头,因此,除了为太子修建豪华的宫殿,为太子娶了美丽的妻子外,还时刻关心太子情绪变化,一见到太子沉默寡言,闷闷不乐时,就要设法让太子高兴起来。当净饭王发现太子对宫里的歌舞感到喧骚烦嚣时,就让太子坐马车去游玩,并告诉驾车的驭者,一定要带太子到有欢乐的人群和有美丽的景色的地方去。可是,悉达多太子喜欢幽静的环境,他叫给他驾车的名叫车匿的驭者,把他带到城外去??

太子游四门
  悉达多太子乘马车出城,他刚来到京城的东门,就看见一个须发全白,弯腰驼背,行走艰难还不断呻吟的老人,悉达多太子想到:衰老是人人都逃避不了的命运啊!人在儿童时受父母宠爱,青年时英俊潇洒,壮年时精力充沛,到了晚年人就要在许多痛苦中度日了,太子心情难过,就叫车匿调转马车回宫了。
  又一日,太子驱车向京城南门走来,出城不久,又见到一个满身生疮流血的病人,他边走边痛苦地呻吟着,太子想到:疾病也是每个人都不能避免的,人的一生,要遭受多少次疾病的痛苦,真是难以想象啊!又闷闷不乐回宫了。
太子游四门
  一日悉达多太子又驱车来到京城西门,看见两个人抬着一个死人迎面走来,随行的亲属悲痛地嚎哭着。悉达多太子叹息地自语:死亡是可怕的,每个人又都难免一死,当死亡来临时给每人带来的恐惧,使人多么难以忍受啊!自己的死亡又造成许多亲朋的无限悲痛。这些痛苦,永无休止,任何人都摆脱不了,这叫多么苦闷,多么烦恼啊!他立即又离开西门。
  一日悉达多太子驱车来到了京城的北门,看见一个出家修道的人(印度当时称出家人为“沙门”)神态严肃安详,太子想到:这出家人一定不会有俗人那么多的痛苦和烦恼的。
生“罗怙罗”
  
  悉达多太子的美丽的王妃耶输陀罗,为太子生下了一个儿子,净饭国王十分高兴,命全国举行庆贺,但太子内心却感到沉重,他给自己的儿子所取的名字叫罗怙罗,这名字的意思是“覆障”,就是潜伏的一种障碍。这时的悉达多太子已经有了出家修行的念头,他怕因为有了儿子而增加他留恋家庭的感情。也有把“罗怙罗”解释为“圈子”,就是说有了儿子要受到束缚,就像被圈子套住了一样??
出家心愿
  终于,在悉达多太子29岁(也有说19岁)时某一天,他郑重地恳求父亲净饭国王允许他出家修行。净饭王听了如同霹雳轰顶,他流着泪要求悉达多打消出家的念头,将来好继承他的王位,悉达多就向父亲提出:如能满足他的四个要求他就不出家,一是没有衰老的现象;二是没有疾病的痛苦;三是没有死亡的恐怖;四是所有的东西不生不灭。
  净饭王看到儿子出家的决心已坚定,没有能力说服儿子,只好多派人看护悉达多太子,防止他离开王宫。
夜别妻儿
  
  悉达多太子丝毫不为五欲的享乐所打动,在二月初八日(中国农历),月色明朗,他悄悄起身,先来到妻儿卧室,他凝视着熟睡中的耶输陀罗公主和儿子罗怙罗,默默地向他们告别后,毅然转身离开了父亲为他修建的豪华的宫殿。
 悉达多太子望着熟睡中的妻儿暗下决心,若寻求不到真理,永不回宫见父王、姨母和妻儿??
车匿和犍陟
  悉达多太子又来到马厩,唤醒了名叫车匿的马夫,叫他牵出一匹名叫犍陟的白色骏马,备上马鞍,太子跨上马背,由车匿伴随。在整个皇宫里的人都在梦乡的时候,太子跃马出了京城的北门,在白茫茫的月色中,朝山林奔驰而去。

削发更衣
  
  拂晓时分,悉达多太子已来到了离京城百多里路的阿拔弥河边罗摩村山林中。他见这里山林繁茂,寂静无哗,心中欢喜,便命车匿牵马回宫。车匿不肯,涕泣相劝道:“王子生长宫中,安享尊荣,今到山林,伴随荆棘虫兽,怎能经得住这诸多苦患险难呢?”太子回答说:“我是为了解除生老病死苦,而得永久真实的安宁。”说罢心想:“若不剃除须发,乃非出家。”即斩断了自己的头发,命车匿回王宫去告诉父亲,说自己已经出家了。
  佛经上说,悉达多太子削发改装,为沙门(修道者)时,梵神出现在天空,为太子鸣奏仙乐和送来衣物。太子叫车匿将他削下来的长发带回宫去送给父亲,换下来的衣服送给姨母,作为纪念??

六年苦行
  悉达多太子出家后,先到了跋伽仙人的苦行林,那里的修行者有的披着草衣,有的身着树皮,或躺在泥土里,或卧在荆棘上,以种种苦行折磨肉体,以求得精神的解脱。悉达多不满意这种做法,滞留一宿便离去了。
  悉达多的父亲净饭王听到儿子出家的消息,十分悲伤,经派人劝说无效,便在亲族中选派了阿若鞒侨陈如、阿说示、跋提、十力迦叶、摩诃男拘利等5人伴随他。
  悉达多带着5个随从渡过恒河,到了摩揭陀国的首都王舍城,国王频婆娑罗会见了他,并请他应允,如果得道,请先来度我频婆娑罗。尔后,悉达多寻访隐栖在王舍城附近山林的数论派信奉者阿罗逻·迦罗摩和郁罗迦·罗摩子,跟他们学习禅定。然而他们的教义仍然不是真正的人生解脱之道,便离开了他们。
  悉达多带领五个随从又来到尼连禅河边的加阁山苦行林中,和那里的苦行人一起实行极端刻苦的修行。悉达多为了寻求解脱,他静坐思维,身不着衣,不避风雨,每日仅食一麦或一麻,坚持不懈达六年之久,身体已极度消瘦,但仍没有找到真正解脱的方法。于是他悟到:当时印度的哲学思想中没有真正能使人达到大彻大悟的道理,自己只是一味的苦行是徒劳无益的,于是他决定结束苦行。
牧女献牛奶
  悉达多太子结束苦行后,先到尼连禅河中洗去了他身上六年的积垢,随后接受了牧女(一名难陀,一名波罗)供养的牛奶。太子接受了供养,发愿说:“今食饮食,得充气力,以保留智慧年寿,为度众生。”从此他每日接受牧女供养的牛乳和乳糜,一月之后恢复了昔日的壮健。
  随从他的五个人见他这样做,以为他放弃了信心和努力,便离开了他,前往波罗奈城的鹿野苑,去继续他们的苦行。
悉达多太子结束了苦行生活后,恢复了体力,向憍陈如等走来,这五人见到太子,立即远远避去。太子独自一人来到了伽耶山的一座小山旁(今名菩提伽耶的地方),走到一棵树叶繁茂的毕钵罗树(又译菩提树)下,拾了一些柔软的草叶铺了个座位。他面向东方,结跏趺坐,发誓说:“我若不能证到无上大觉,宁让此身粉碎,终不起此座!”
  他一心正念以深入静虑的智慧观照宇宙人生的缘起本心,进入一种“明白”、“醒悟”、智慧涌现、光明到来的状态。
 佛经上说,魔王波旬害怕悉达多太子真正觉悟,想阻挠他圆成佛果,就派了三名魔女来诱惑太子:一名特利悉那(爱欲)、一名罗蒂(乐欲)、一名罗伽(贪欲)。她们盛装严饰,凌波微步来到悉达多太子前殷勤献媚。但太子深心寂定,对魔女淫荡的挑逗视而不见,毫不动心,犹如莲花出污泥而不染。魔女竭尽种种妖娆之态淫媟之状,太子训诫她们道:“你们形态虽好,心不端正,好比精美的琉璃瓶满盛粪秽,不自知耻,还敢来诳惑人吗?”使魔女得见自身恶态,只见骷髅骨节,皮包筋缠,脓囊涕唾,魔女意念一转,匍匐而遁。
 魔王见魔女引诱没有成功,十分震怒,他自恃神通,带领众魔毒虫怪兽,带上毒雷毒箭,来到悉达多太子座前。魔王威胁说:如果太子不立即回到皇宫去享受荣华富贵的生活,就让太子粉身碎骨死在树下。悉达多太子专心修行思考,对魔王的威胁如同没有听见。魔王命众魔刀箭齐发,太子身发净光,众魔尽皆跌扑,刀箭都不能挨近太子的身体。这时天空一声巨响,护法天神来帮助太子,将魔鬼全部驱散。

终于,在十二月初八日(中国农历)的凌晨,悉达多太子战胜了最后的烦恼,获得了彻底的觉悟而成了大智慧的佛陀。
  悉达多太子成佛的年龄是35岁(也有说是30岁)。
  悉达多太子所觉悟到的真理,就是:①四谛;②八正道;③缘起论;④三法印。
  佛陀的意思是“觉者”或“智者”,就是我们平时简称的佛。佛教对佛的解释有三种涵义:①正觉:就是对宇宙间一切事物无增无减地、如实地了解了,觉察了;②等觉或遍觉:就是不仅自己觉悟了,而且能平等普遍的使别人也觉悟;③圆觉或无上觉:就是自己觉悟和使别人觉悟的智慧和行动、功德都达到了最高和最圆满的境地。
  悉达多达到了这种觉悟的境地,所以他成佛了。因为他属于释迦族,人们就尊称他为释迦牟尼,意思是释迦族的圣人??

释迦牟尼釋迦牟尼(1980)

又名:佛祖降临2 / 佛祖诞生 / 佛祖传 / Sakyamuni Buddha / The Story Buddha

上映日期:1980-11-28(中国香港)片长:160分钟

主演:苗可秀 / 唐威 / 胡翔评 / 洪流 / 葛香亭 / 凌云 / 田野 / 武家麒 / 

导演:徐大川 / 

释迦牟尼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