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烂片之一,对吧?
如果你也这么想,那其实根本不用看的。
这东西其实没什么内涵,也不需要内涵。
另外这是卖打火机的小女孩,起个卖火柴只是借名而已。
比如电影名叫疯狂的xxx,想来你也会看一看再说。
------------
剧情:
有个卖打火机的小女孩,一直没人买她的货,于是饿的要死。
其中有个人忽悠她"闻闻打火机的气,就不饿了",她缩在墙角闻死了(因为打火机气体可致幻)。
画面一转,告诉你这其实是游戏背景。
实际是这样的,有个游戏,以上面的剧情为背景,玩家可以从现实加入虚拟游戏,通过选择,达成不同结局。
通关要求为,女孩吸打火机气,临死前的幻觉里有玩家(好感度MAX),就算通关。
电影就循着男主的选择路线慢慢进行下去。
中间剧情你们可以想得出,一个漂亮的,卖打火机的,无助的女孩,会遇到什么,心里没点数吗?
总之,女孩吸气进入幻觉时,男主的确因为好感度MAX出现了,但游戏方强行插入,将幻境中的女孩带走,并杀死了幻境中的男主,这导致了女孩在现实(虚拟中的现实)叫了男主的名字,男主决定不让女孩死去,将她带走了。
而游戏方因为病毒入侵,也没能抓住男主。这意味着,游戏设定好的结局(好结局或者坏结局),不存在了。
重点来了,电影并未结束,而是提示进入第二幕........
第二幕,女孩从男主身边醒来,拿起了男主的枪,走出房门,继续卖打火机。
-----------
分析:
首先该电影背景设定应该是"现实人物可以进入虚拟游戏",死亡时被虚拟游戏实体存活踢出。
怎么实现的不知道,导演也不知道,剧本也不知道,总之,就是设定,就是一种极致的虚拟技术。
其次,游戏方很可能认为虚拟世界是另一个维度,想将虚拟人物带入现实。
他们可能是这么考虑的:
第一步,将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紧密相连,使其固定化。方法是通过游戏,多人进入虚拟世界,强化其概念,所谓"神是人思念的集合体"理论。保证"女孩在虚拟世界里一定具现化存在"。
第二步,修改虚拟世界,联系现实。理论上来说,现实的一切与虚拟无关,女孩的临死幻境是固定的,但如果出现在女孩临死前的幻境里,则说明现实影响到了虚拟世界。保证"将虚拟的女孩影响为受现实影响的女孩,从而让虚拟世界误认为女孩是现实的",这样,退出游戏的时候,女孩就会一同被"现实化"。
第三步,通过虚拟人物的死亡,强制回归现实。首先游戏方杀掉幻境中的男主,挟持"被现实男主影响的女孩",然后再杀掉虚拟世界的男主,就可以引发虚拟世界的"强退"。游戏方就会得到"现实化"的女孩。
结果,女孩的幻境里,由于男主被杀,女孩下意识的念名字,导致男主救了女孩....而病毒的入侵,使得游戏方又未能杀掉虚拟世界的男主,整个游戏不但没有强退(可能现实里中毒废掉了),反而进入了第二幕,这一幕却是游戏方根本没有制作的。这一幕到底是什么,不得而知。
最后一幕,女孩一边挂着枪,一边继续卖打火机,而路人一个吃惊的都没有。我想,可能意味着,女孩没有"现实化",而是男主"虚拟化"了吧。
-------------
事实上,这个剧本在我看来非常厉害。
2002年,参考多维世界理论,并以虚拟游戏的形式体现,同时以"虚拟转现"的构思来创作,其原文作者可算是鬼才。为什么不是天才,因为天才主创造,鬼才主利用。这些理论都是有的,就看你怎么来组装它。
这个混合理论有点大,而电影偏短,解释太少,导致该片难懂,可谓倒霉在激进上。
至于什么影射社会影射人类阴暗面,这玩意有什么好影射的,哪个电影不是好坏扎堆才有冲突的。
看不懂没关系,最多不看;看不懂还乱扣帽子,这就无聊了。
就个人而言,我觉得导演其实什么也不想影射,就是把这个奇妙的构思给观众展现一遍。
就像终结者2,它就是说了一个机器人受命来到现在保护幼年领导者,难道咣咣枪战还表示导演对美国平民可持枪的不满吗?

卖火柴的小女孩复活성냥팔이 소녀의 재림(2002)

又名:Resurrection of the Little Match Girl / Sungnyangpali sonyeoui jaerim

上映日期:2002-07-26片长:123分钟

主演:IM Eun-kyung/KIM Hyun-sung/金星

导演:張善宇编剧:In Jin-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