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上了年纪的人来说,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并不陌生,在上个世界六七十年代的时候阿尔巴尼亚的电影在国内风靡一时。作为反法西斯阵营中的一份子,中国革命电影和阿尔巴尼亚革命电影有很多相似之处,可以说阿尔巴尼亚电影伴随了一代人的成长。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开始,我国大量上映“社会主义阵营”国家中的电影,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光影的记忆可能是从苏联电影开始,阿尔巴尼亚的电影业不管是规模还是技术都没办法和苏联相提并论,而且当时阿尔巴尼亚只有一家故事电影制片厂,叫“新阿尔巴尼亚”。1959年,我国引进了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的故事片《塔娜》,此后又陆陆续续了引进了二十多部阿尔巴尼亚电影。

电影《海岸风雷》改编自舒.比塔卡创作的话剧《渔人之家》,一个普通渔人家庭中的反法西斯群体,其中每个人的性格都各不相同,而这可以说是四十年代阿尔巴尼亚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缩影。这部电影最大的特点就是人物性格的塑造。

老船长在影片中很多场景里并没有太多的语言,这使他看起来像一个不关心周围事物的老人,对于自己的孩子以及社会状况也只是保持着缄默的观察。老人最擅用的两种方式就是规劝和训诫,而这一特点在影片中阐释的也十分完美。这并不代表老船长心里没有起伏,在捕鱼的时候,老船长说:“你可以不爱我,不爱为你吃尽苦头的妈妈,可你要爱阿尔巴尼亚,要爱祖国。”很直白的台词,但是展现出了老船长心中的大爱。正是因为这种隐藏的爱,他面对家庭出现的变故以及儿子的行为都表示理解和肯定,从人物的塑造上来看,老船长可以说是阿尔巴尼亚人民的代表。

船长的大儿子塞利姆也是本片的亮点,他是全家唯一一个出卖祖国的叛徒角色,这也使得塞利姆的形象和周围环境中的角色形象形成鲜明的对比,增加了角色的立体感。影片中对于塞利姆出卖国家的原因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主要原因是因为家庭中对他的不够重视,这一导火索也直接成为塞利姆变成叛徒的重要原因,这里强调了一点,就是亲情缺失对行为以及决定造成的影响。而这一设计在电影以及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被无限的放大。但是,在一些特定的时刻中,他的感情变化以及心理起伏依然十分明显,在弟弟赶往教堂的那一场戏中,塞利姆这个角色散发出了人性的光辉。

除此之外,彼得李和马立克这两个角色的设定也很成功,彼得李是影片中动作范围最大的角色,性格特点十分鲜明,再加上职业的便利,为他之后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解释。整部电影最精彩的一场戏就是彼得李代替马立克被捕,这里强调了两个方面的意识形态,首先是因为,士为知己者死,他了解马立克以及马立克做的的事情,所以不希望马立克落入敌人之手。其次是因为彼得李作为医生而做出的决定,他不能把一个病人交给敌人。影片对于他做出的决定没有进行深度刻画,仅仅通过简单的行为描述来阐释彼得李,让情节更加紧凑。

电影导演海塞恩.哈卡尼是阿尔巴尼亚的老一辈电影艺术家,为阿尔巴尼亚电影的发展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他的电影几乎都是和反法西斯有关。本片的编剧皮塔卡.舒列伊曼是阿尔巴尼亚重要的剧作家,曾经多次创作出精彩的剧作。在文革期间,由于两国关系之间的特殊性,所以,阿尔巴尼亚电影成为唯一能够进入中国电影院公映的外国新电影,这也使得阿尔巴尼亚电影成为中国”电影慌“中最难得的精神食粮。

海岸风雷Oshëtime në bregdet(1966)

又名:Echoes on the Shore

上映日期:1966-11-06(阿尔巴尼亚)片长:83分钟

主演:恩德雷克·卢卡 / Agim Shuke / Dhimitër Pecani / 亚历山大·普罗西 / Elez Kadrija / 玛丽·洛戈雷奇 / Pavlina Prifti / Leka Bungo / Robert Ndrenika / Fatos Haxhiraj / Vangjush Furxhi / Spiro Urumi / Lazër Filipi / Vangjeli Pikuli / Sheri Mita / 

导演:希森·哈卡尼 / 编剧:Hysen Hakani/Sulejman Pitar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