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于8.25中午

在接收了评论后。大部分的支持与少部分对我死爹死妈死智商的谩骂之后想就电影与电影评论本身说上两句。

首先电影和电影评论二者本身相互独立,正如作文与阅读理解二者相互独立。电影评论不需要对电影的执行问题 电影创作者多么辛苦这件事负责。对电影执行问题负责的只有电影主创与资方。对电影创作者多么辛苦负责的只有收入和票房。

第二 外国的电影好就要学。一夸国外电影就激起一波民族主义颅内高潮反扑 这是典型的反智主义占领高地。如果你是个爱国者 那切记爱国主义不具有排他性。

第三 电影的打分并非是只有一个维度。豆瓣的分评更多倾向于推荐的指数。那有的影评或影迷从观赏性角度上来说 认为在这个解禁时期 这部电影值得五星好评那当然是值得认同的。反之从电影的角色塑造或者故事逻辑角度入手 我认为他有问题 打低分当然也是合理的。从这一环节进去 我的推荐人群就是对电影本身有理解的人群了。当然不是那些看到反对意见就骂娘 或者叫嚣人家打低分就是看不懂的人群。换句话说 这电影有什么难懂得。

第四 对普遍的恶言反对者讲一些最基本的道理。留白≠不交代≠交代不清。任何人都可以脑补完成一部电影。都说“他们的结局还用说?肯定都是死了啊” 我就问你 谁不知道他们死了。但你留下想象空间 就得有留的样子。你不能人还没走上前就切了。最起码 你镜头一切 背景给几个冲击强一些的枪声。这个结局都算交代清楚了。花的了你几秒钟吗 花点 花不了你几秒。这才叫遐想的空间。这些手法也不少见吧。再举一个姜武不怂了的过程例子。我们都知道人物的性格是渐变的是曲线的。性格就像是负上重物的隔板我们看上了累积 但也需要看到积压。那隔板断裂我们才会觉得合理。这是电影 不是历史。所以也不用说什么历史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电影得这么拍。电影有自己独一门的语言 不需要去附和其他的体系。

最后 有许多以意识形态进行电影抨击的。这样的抨击就好像抨击你身边有不一样价值观的人。人的生活环境不一样 体会到的事情不一样 见过的世界不一样 自然和意识形态不一样。电影也是一样的道理。人得学会包容不一样的意识。就算是洗白也好 平反也罢 这都是一种观点。你不喜欢这人的观点 你不和他处就是了。你没必要去改变这人或者教化这人 你们本就不是一类人 你还得就着这个点去抨击人家 那不是显得自己狭隘 容不得别人和自己不同?意识形态永远都不应该是拿来批评电影的点 那是政治做的事 不是我们做的。

———————————————————

这两天又研究了一下当时了战争历史 咨询了一些军事迷关于片中战争是否考究的相关问题。得到大量军事迷负面评价后 又减去了一星。

———————————更新于8.15午后

1. 据说本片原定黑白 并在结尾处四行仓库变为彩色。确实看到第一个小时后观众很容易对河对岸的街景 色彩等产生疲态。这也许与原定黑白本就不需过分复杂和变化的色彩有关。另外黑白转白色的手法在此片中立意并不明显。不如鬼子来了或者大佛普拉斯的用法如此精妙。转彩也不失为一个正确的决定。

2.阮经天的戏份听说原是一个帮着中国人说话的日本人被中国人杀死。其实现在的正片当中国人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民粹主义或者反智倾向。所以这一段会显得为了讲中国人的劣根性而讲中国人的劣根性。删了好。

—————————更新在8.15早晨

昨晚看完情绪愤慨,给出一星却是有失偏颇。电影在文本和结构上的诸多问题无法掩盖本片摄影配乐以及故事题材本身的优秀,以及他在国产片领域对这一表达类型缺失的填补作用。

———————————————————

我TM写了一个半小时的影评,近万字。突然网页一闪就TM全没了。这是我第二次拟文时,情绪异常愤怒的第二原因,第一原因当然是电影本身。这部电影,属于管虎吗?

(别说审查和删减的问题。看过上影节版本的人自有比较,结构主线和脉络并没有明显的变化。从片子现有问题也看得出来,这些问题无关审查和删减)

简而言之

从主要角色上

欧豪,叔叔死了不杀日本人,淹死中国人没有惭愧,促使角色转变的是他看到了自己意淫的妓女和周边英雄的呼声。匪夷所思。但欧豪的演技真的一直在进步。

小湖北,给观众提供了视角紊乱的重要角色。为什么不以他的视角展开整个故事?哥哥欧豪之死对他没有造成实质影响,人物的转变主要来自于驯马大哥哥的死亡。匪夷所思。

王千源,演的真的不错,最佳表演,黑不动。这个角色设计的缺点也多,但不忍说了。

姜武,怕死是为了家人活着。这个生死的矛盾解决了吗?没有解决。那为什么他突然不怕死了?作为姜武角色符号的绑着红带大刀在片中有什么作用?他上楼对着旗帜挥砍刀是为什么?他坐上机炮是为什么?匪夷所思。

张译,他的角色是为什么?如果要表现军中一个怕死的角色,姜武难道不够吗?如果不够的话,那他的人物弧光是什么,促使他和姜武有别?中间他失踪了,结尾处突然出现在了对岸,他是怎么过去的?影片中只交代了过桥和过河两种办法。如果他用了其中一种办法过河,那他就打了拉电话线牺牲的那么多人的脸。如果他用了电影交代以外的第三种方法,导演应该让观众猜这种场景设置中如此关键的问题吗?匪夷所思。

小湖北后面怎么了?没交代。王千源后面怎么了?没交代。姜武后面怎么了?没交代。张译后面怎么了?没交代。匪夷所思。

方记者,开篇是汉奸,为日本人提供四行仓库的情报。转头给美国人提供信息卖钱。突然就跑来了仓库里做战地记者。想着按照这个人设,他应该是来这里拍照然后卖情报的吧!没有。突然他就正义了,与国人共进退了。带他来的外国人要走了,他也不跟着走了,即使国军对他嗤之以鼻。匪夷所思。

全片主角是谁,一开始以为是欧豪。后来他死了。后来以为是王千源,后来他失踪了。最后主角成了杜淳团长,一位在前半段只在楼顶耍过一次酷的团长。匪夷所思。

别拿那种导演就是要拍一个群像电影,所以没有主角这种论调来说,权力的游戏都能找到主角是谁。

其他部分的疑问

回溯十四小时的作用是什么?如果四行仓库一侧一直在发展,部队中的角色在发展,租界区的角色们也在发展,为什么租界没有任何发展。是否至少从摄影或者美术的角度去呈现其变化以配合故事的推进?没有发展的结果就是导致金色的对岸在第一小时后,就会让观众感到疲劳。刀子的死对容姐意味着什么?容姐最后拿吗啡的行为是否需要刀子的死来推动?侯勇的观火和最后他举枪有什么联系?这两个行为在片中可以看出是独立的?剪辑为何如此混乱?太多太多无法解释的问题了。

最后对于结局的终极批评。管虎为什么拍出一个和老炮一样的结局。即使要再用一次这样的处理方法,现在的剪辑方式根本不合适。两组特写交替,没有镜头运动,没有强烈动势。从感官上,结尾处的两派并没有像老炮一般对冲的体验,为什么要用这个办法作为结尾?管虎只能重复自己吗?更别提放在这根本不合适。即便,最后的撤退是写虚的处理,为何这样的处理能如此摆脱逻辑?租界的中国人顶着门,告诉我国军怎么过去?还特么握拳?还特么竖大拇指?怎么回事?企业宣传片吗?

痛心疾首。

其他的骂不动了,写的第一版的可能更客观一点。

—————————————更新在本文发布后的两小时

第一版影评从角色塑造 摄影 和剪辑 文本上去对本片的优缺点表达了私陋之见。因为故障也使得无心再重复书写如此繁复的文字。

在此只想重拟第一版影评的开篇以记我的第一次电影评论。

“三年前,我初入影视行业。对于本科学习国际经济学与心理学的我来说,跨界的过程并不轻松。我深知驱动我走向这一行业的本心是极致的热爱,这也成为我对于「八佰」尤为忌惮的原因。

当时此片正在苏州拍摄。鉴于我对管虎导演的尊敬以及喜爱,我与同事潜入了「八佰」的片场。苏州河、四行仓库、近百米高的绿幕和极尽奢华的租界被摆在了我的面前。作为仍未明晰导演技法的我来说,这便是造梦的景象。而这所造之梦便是我热爱电影的理由。

2019年电影因技术原因撤档上影节。2020年8月14日「八佰」点映。我写下这篇评论,但评论的观点不会影响我对管虎导演的欣赏,仅以表达我对本片成色与导演发挥的失望。”


八佰(2020)

又名:八百启示录 / 战争启示录之八百壮士 / The Eight Hundred

上映日期:2020-08-21(中国大陆) / 2020-08-14(大规模点映)片长:147分钟

主演:王千源 / 张译 / 姜武 / 黄志忠 / 张俊一 / 欧豪 / 杜淳 / 魏晨 / 张宥浩 / 唐艺昕 / 李九霄 / 李晨 / 梁静 / 侯勇 / 辛柏青 / 俞灏明 / 刘晓庆 / 姚晨 / 郑恺 / 余皑磊 / 黄晓明 / 徐嘉雯 / 张承 / 马精武 / 胡晓光 / 陆思宇 / 白恩 / 曹璐 / 刘云龙 / 杨嘉华 / 中泉英雄 / 高爽 / 郑伟 / 高冬平 / 黄米依 / 曹卫宇 / 宋洋 / 徐乐同 / 徐幸 / 

导演:管虎 / 编剧:管虎 Hu Guan/葛瑞 Rui Ge/胡坤 Kun Hu

八佰相关影评

Hey
Hey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