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该就是那本《货币战争》的素材源了。拍于96年的纪录片,说其为《货币战争》祖师爷一点都不为过。看完整片,对为什么能被国内这本书剽窃的彻根彻底也理解了,确实是一部引人入胜的阴谋论集大成之作。美国南北战争阴谋、林肯遇刺阴谋、二零年代大萧条阴谋、两次世界大战阴谋、美联储扶持纳粹德国和前苏阴谋、美国宪法第十六修正案阴谋、洛克菲勒贱卖美国国库黄金阴谋等等不一而足。初看会觉得有点匪夷所思,但又不无道理,这恐怕就是阴谋论的可喜之处了。对于美国民间会冒出这样的作品倒不感到奇怪,查阅了本片制作背景后更证实了一些预感。有兴趣的可搜索文后关键词列。

要申明的是:笔者对阴谋论无贬乏之意,甚至颇为推崇。毕竟阴谋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阴谋却是万万不能的。这部片子的意义就在于将众多阴谋论集合到了一起,然后指向了一个特定目标,一个机构 --- 那就是美联储。这比其他那些赤裸裸的指向其背后特定种族族群的作品要高明一些,毕竟阴谋论一旦披上种族主义色彩就较难推广了。但难以推广并不意味事实不会是那样,对此存疑的大可去了解一下顶尖银行界人士中的血统和联姻情况。不管这背后隐藏着多么令人不可思议的现实。。。还是先避开种族族群视角,仅仅来审视一下当今的金融体系吧。

本片大致介绍了现代货币系统的起源、发展和运行,并指出了信用货币购买力的长期下降趋势和经济周期现象源于政府放弃了货币发行权 --- 以毫无必要的借债方式来借私人央行之手发行货币。而由于央行的私人性质,这就使得其非常乐于见到政府背负债务和债务的持续膨胀,这样他至少可赚取无风险债息。由于政府支出总体大于收入,难得盈余,因此政府也总是得以借更多债的方式来弥补支出窟窿;同时因货币发行必须以公债为抵押(准备),这就造成了即使是连年盈余,政府也不得不借更多的债以满足通货的供应,政府债务因这两点而持续膨胀。这暴露出一个问题:没有政府负债,就没有货币。而由于公债债息支出主要对应税收收入,所以私人债权人会乐于监督政府税收。照道理他们应敦促政府尽量多收税,收足税,但为引发长期财政赤字,他们可能更希望看到政府税源和税收力度的不足。总之,让政府背负更多的债务成了私人央行的座右铭。

私有可导致高效,也可导致贪婪。片中一再强调了美联储的私人性质,显然这被本片用来诠释了当今诸多金融问题和愈演愈烈的贫富分化现象。看到这里大家肯定要质疑了:美联储到底是不是私有的?对此,笔者认为不管是从其股权结构,其对于被监管和审计的态度,还是美国这个国家的性质都决定了其最高金融机构只能是私有的,就算披着半公营伪装色。如果不是的话,还怎么对得起全球资本主义龙头国家这个地位?因此对其机构设置中的政府参与事实,我们只能将之视为公权力对私人的一道行政遏制,形式意义大于现实意义。美联储的实质是由政府监管,但又基本上管不了的私人机构。而本次金融危机后的美联储透明化运动仅属一种回应外界质疑和阴谋论的惺惺作态。

片中提到了在私有央行体系下的经济周期现象源于央行的货币调控,也就是央行想让经济上行就可以上行,想下行就可以下行。简单的靠货币调控 --- 这只央行金融魔术手就可以实现,而方式主要是银行信贷调控。如果确实这样,那这种对宏观经济的全能调控能力难道不值得使人们对央行的私有性质保持高度警惕吗?因此对于央行一再强调自身必须具独立性、权威性就容易理解了。如果央行不独立也无权威,那么信贷的整体性同步调控就难以实现,因为会面对众多商业银行布朗运动式的信贷步伐不同调以及信贷和财政政策的不同调。

【 那央行是不是可以做到全能调控?笔者认为:如果只是针对货币和信贷,那只要权限足够就可以做到。但如果是由商品层面造成的经济波动,比如商品短缺造成的物价上涨就必须从商品层面来解决,此时货币手段只能解决表面问题。 】

片中提出了解决私有央行弊端的方法,那就是:由政府收回货币发行权,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势来对应的发行货币,类似于林肯绿背。它的理念来自于这么个想法:既然私人央行以公债为基础发行的货币同样需由政府以立法形式来保证其代值性和流通性,而政府还必须在此时连带背负债息负担,那还不如由政府自己来发行货币,从而避免陷入为发行通货而被动的背负含息债务的处境。这样至少政府的负债压力将减轻许多,甚至完全消除,因为无需向央行借债了,想用钱自己印就以。政府负债压力减轻或没了,那课税理由就不得不减少(除了战争等特殊时期)。当先前那种不得不依靠政府负债来推动的畸形经济发展方式的权重被降低,公民税负压力将自然减轻,经济发展将更健康。总之,“债务经济”这个名词将被扫入历史垃圾堆。

有人可能会对美金以公债为抵押(准备)的发币机制存疑,他们会以公债持有结构和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来提出异议。确实,这样的话,该表的资产一栏似乎不应才这么点的公债(08金融危机前才七千亿左右,而公债总额已接近十万亿)。事实上美国公债的大部分持有者为国内外机构。如果本片观点属实,那或许是美联储为机构购债提供了融资便利(但资产一栏中的对存款机构贷款数据不支持),或通过公开市场将公债抛售了(抛售了几万亿?那就相当于回收等量的基础货币了)。要么就是:以公债为抵押(准备)而发出的美金其膨胀系数惊人,通过部分准备金制膨胀出的派生货币成为公债的主要吸纳工具。看到这里大家可以想一下:如果美金的发币依据是美国公债,而人民币的发币依据是美金,那美金和人民币之间是什么关系?

现体系支持者在反对政府收回发币权时往往提到这点:没了债息压力,货币发行者能否管好自己那只握着印钞机的手?是的,这确实是个问题,明显的例子就是95年之前的中国大陆。当时人民币发币依据是计划体制下的商品供应量和政府财政支出需求,那时候央行不独立,须无条件支持政府,这等于政府完全把控印钞机。另外在后期转轨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还忽视物价监控,放纵信贷,于是造成政府透支不节制,信贷泡沫严重,物价失控,从而间接引发了那场政治风波。如果你真这么信了,那很有可能上了我的当。那些意欲将通膨甚至动乱责任嫁祸于央行非独立、央行缺乏信贷调控权威、政府发币自控力弱等体制问题的人会非常喜欢这些理由的,并以此来推动93年国务院的《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和95年人大的《中国人民银行法》。后者法规标志着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的一次转折性金融集权,是一部分《欧文·格拉斯法案》的大陆复刻版本。人民币在此之后的更准确称呼应是“人行券”。只要人行越独立,越具有权威,它就越像美联储,直到最后脱离国务院,直属人大。以政治危机为契机,加速推动变革,最终推高了央行地位,增强了金融集权(主要是信贷管控)。这属于阴谋论吗?

对美国政府来说,债息高低对借贷需求的调节作用无法忽视。但如果只能面对公债被剔除出基础货币发行流程的话,那解决物价稳定就只能靠行之有效的监督机构了。而这样的机构在履行了自己保持物价稳定职责的同时,是否还能保证宏观经济的稳定发展?现有体系对这两个颇为两难的目标还做不到完美平衡,但这不意味在其他体系中也做不到,比如本片就例举了美国建国前的殖民券体系。而实现标志就是信用货币购买力的长期稳定趋势,既不是长期下降,也不是长期上升。似乎很有难度。但如果深入追究一下趋势形成原因的话,我们可以发现根源还是在于货币发行调控机构的所有权,是实质私有,还是实质公有。从得利的角度来看:前者会倾向于通过货币购买力的长期下降以隐蔽的铸币税形式来获取收益,因为长期上升的话不利于商品增产。从过程的角度来看:现行体系相对于通缩,更能接受通膨。因为只要物价和收入是螺旋式上升的,那即使身陷货币购买力的下降情势,却仍会被认为是再正常不过的经济发展方式了。正是现实存在这样的偏好,才导致了在整体经济发展历程中,总通膨期要长于总通缩期、总通膨程度要大于总通缩程度,于是就导致了总体上的通膨现象。如果这个解释接近事实,那我们就要对上述“螺旋式上升”发展方式持保留意见了。而正应了本片所探讨的:掌握先发信息优势的私人央行对蕴含于周期性通膨通缩中的渔利诱惑绝无抵抗力,这只能导致系统性腐败。

影片结尾有一份当时准备提交给国会审议的货币改革法案,这是同期若干法案中的一份,里面主要包括4点:
1. 以无公债做发行抵押(准备)的美金券替换美联储券,该券由财政部发行
2. 废止部分准备金制
3. 废止1864年的《国家银行法案》及1913年的《欧文·格拉斯法案》
4. 退出IMF\IBS\WB这三个国际银行组织

对于这样的新体系,反对者可能会提出如下疑问:
1. 在税收有限及与他国共担成本不现实的情况下,美国政府只有靠负债才能保持全球事务参与能力。如果政府筹资能力不足,那势必导致参与能力的下降,从而恶化全球安全形势。而新体系中政府筹资需求能否被满足或筹资能力被滥用?
2. 如果美国公债不能作为国外美金持有人的无风险孽息池,那美金的全球推广会否受阻?在全球央行外汇储备中的比例会否降低?会否降低美金地位?
3. 废止部分准备金制会否导致信贷消失?

个人认为:

1. 不错,在现体系中美国政府的国内筹资不光得靠国会,还得靠私人央行和由其支持的机构。而央行的私人性质会导致其倾向于在经济下行期内全球安全形势的恶化和美国政府的高参与度,于是私人央行及相关机构会乐于发挥自己影响力去左右国会决议(如提高公债上限),这源于其对公债债息及衍生信贷收益的追求(或许还能从中产生一些超级阴谋论)。于是在现体系中,美国政府的债务压力会有天然的扩大倾向,而债息压力在此时却不能成功的遏制政府借贷冲动。

在新体系中,由于政府筹资的大部分将来源于税收(不管这种税是直接税还是隐蔽的铸币税)。因国会对政府课税的高度敏感性,筹资难度无疑将比现在大得多。因此筹资能力被滥用的可能性小,更大的可能倒是筹资需求不能被满足。此时,政府筹资途径将主要依赖于发债。但如果大部分民众安于自扫门前雪,那么在缺乏央行这么个最终贷款人的情况下,发债难度将比现在大得多。这会遏制美国的全球事务参与能力,甚至回归一次大战后的孤立主义。这可能就是影片中像林白这样的孤立主义者会如此乐衷于反对和揭露美联储的原因。

2. 如果公债孽息不足以抵消货币的实际购买力下降,那么一个能长期稳定自身购买力且容量够大的币种无疑将更具吸引力。所以信用货币被国外持有和储备并非在于能否通过公债来孽息,而在于该货币实际购买力的稳定情况和容量。

3. 废止部分准备金制将剥夺商业银行的货币派生功能,所有存款将只能停留在商行的负债项,不能发贷。此时银行将成为纯粹的存款机构,盈利只能来源于存款保管费(如果有的话)、货币兑换等,大头的存贷差利润将消失。那如果银行不能放贷了,谁来放贷?只能是民间个人或机构。由于这种放贷不是由部分准备金制创造的,而是非发币单位有偿出借自己的货币资产,所以不改变整体货币供应。因此相对于先前体制,信贷规模将极大幅度的萎缩,这将改变整体经济的发展机制。


至此,大部分人还是会选择拒绝相信本片中的诸多阴谋论。但值得一提的是:片中居然发掘出了大量历史名人对相应事件的见解,甚至当事人在事后令人恍然大悟的陈述。看来主流人群并非皆不耻于阴谋论,而仅仅是看法被大量信息噪音给淹没了而已。而笔者认为:大时间跨度的巨型阴谋并非不可能实现,只要蕴含于其中的利益足够诱人,参与的人足够少且具足够影响力。这非常适合于家族联姻形式的运作。

以片中某人话语结束 --- “太大的阴谋因其不可信,反而更安全。”



关键词:林肯绿背,Ron Paul,Bill Still,废除美联储法案、美国自由党、孤立主义、反全球化

纪录片链接:
金钱主人 - The Money Masters (上)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kh3ln0jZhD0
金钱主人 - The Money Masters (下)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FrpS9-MR8Eg





-------------------------------------------------

..... 来自船帆座NGC-2736

2012年7月19日







金钱主人The Money Masters(1996)

又名:How International Bankers Gained Control of America

上映日期:1996片长:210分钟

主演:Rick James / 

导演:William T. Still / 编剧:William T. Still/Patrick S.J. Carma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