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明察》


正和中国文化的其他许多方面一样,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也曾对古代日本造成过重要影响。
天文学作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中最为发达的学科之一,也曾得到日本的引进和吸收,在长达一千五百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支配着日本天文学的发展。
大体说来,其历史可以分为两大时期:十六世中期之前为第一个时期,十六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后期为第二时期。

本片讲述的是第二时期,即寬文元年(1661年),第四任幕府将军,德川家纲(1641年8月3日—1680年5月8日)治下重修历书的故事。
家纲任职29年之间,将幕府机构整备的更加完善,下令禁止殉死,并将父亲家光的武力政治改为文治政治。


当时,片中主人公,时年22歲的二世安井算哲(其父名安井算哲,因此其被称为二世,后二度改名,终为“渋川春海”),是一个喜爱观测星空、测算日晷的青年。
繼承了已故父親翹楚的棋士之名,更多的人稱呼他為「安井算哲」。出身不錯的世家,12歲起天天的工作就是佩刀“登城(武士上班的說法)”陪“老中(上司)”下圍棋。早已厭倦了棋中勝負的他更鍾情于數學演算,而當在神社的「遺題」木板上看到署名為「関」的解答之後,不禁受被他“一瞥即解”的能力折服,經過一天一夜通過「関」的“明察(正解)”重新推導出那些題目的算法。由此,算式的魅力更是令他神往不已:“不斷增加的誤算會不斷接近答案,顯出正解的輪廓。連錯誤都能製造出可能性,那麼只要思維不被禁錮,這一次的考量必然成為下一個思路的道標,如此,未知的解題之術便會閃光。未知正是自由,這便是算術。”
之后,他向池田昌意学习数学历法,向冈野井玄贞学习天文历法。将中国的授时历根据日本的情况加以改良,制成了大和历,后被官府采用,成为贞享历。因为这个功劳,他于1685年1月5日(贞享元年12月1日)辞去围棋手的工作,被德川纲吉任命为首任幕府天文官(天文方),从此,天文方成为世袭的名号。

关于日本历法。
从日本遣唐使起,从公元六世纪带回的历法,从日本平安时代初期使用,一直被沿用823年之久的是唐朝宣明历(之前似乎还有元嘉历--中国南北朝时期的天文学家何承天于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制定,一般认为元嘉历是554年通过百济传到日本大和政权的、麟德历-在日本叫做仪凤历、大衍历、五纪历)。
但它是当年以长安为原点的基础上测算,日本完全沿袭,就存在经度差别,从而在天象(日食、月蚀)及节气计算上,演变为错误。长年累月,误差日深,影响农事!
而之后传入的元朝授时历,明朝大统历,使用统一的中历历法,曾经是东亚汉文化圈的传统标志之一。
1684年,日本停用宣明历,1684年3月3日,采用大明历,可惜这个依然存在误差,因为中国是以北京为测算原点。
再经过大统历的短暂过渡,同年末颁行涩川春海所造的贞亨历,从而基本修正了较大的误差。
当然,历法改革没有停止,由涩川春海勘误后的,也只是代表当时的先进观,随着人类认知进步与扩大化,也是会逐渐落后的。
1754年再仿西法造宝历历(之后还有寛政历、天保历),1873年以后日本采用公元纪年,就----再也不过春节了。

回望被日本学习千年的中华古国。
汉朝初期开始中国历法出现了大转折,全国统一历法,历法也成为了一门较为独立的科学技术。汉武帝责成司马迁等人编写了《太初历》,之后刘歆作《三统历》,这两历的重要特点是年岁合一,一年的整数天数是365天,不再之前历法的366天。
之后中国历朝颁布的历法,均与太初历大同小异;直至中华民国成立后,纪年采用西历或民国纪年并用。较日本已经落后了!


电影根据冲方丁 的同名历史同人小说改编,此书同样也有5册講談社 绘本形式,获得第31回吉川英治文学新人奖、第7回书店大奖。
片中展示的古代日本文化元素颇多,其中围棋当然是重点,尤其讲到了“天元开局”。
此局为1670年的御城棋,二世安井算哲持黑,道策持白。算哲以天元开局,虽然此局算哲下法颇有问题导致落后,并遭到道策白8(实战中第108手)的妙手攻击,最后道策九目胜;但因为初手天元,此局仍被视为名局而流传。
另,影片音乐制作为宫崎峻多部影片音乐的大家,久石让,因此果然气势不凡,颇显恢弘!

豆瓣不能放图,更多配图请看:http://bbs.bianzhirensheng.com/thread-1269020-1-1.html

天地明察(2012)

又名:Tenchi meisatsu / Tenchi: The Samurai Astronomer

上映日期:2012-09-15(日本)片长:141分钟

主演:冈田准一 / 宫崎葵 / 佐藤隆太 / 市川猿之助 / 笹野高史 / 岸部一德 / 渡边大 / 白井晃 / 横山裕 / 市川染五郎 / 中井贵一 / 松本幸四郎 / 

导演:泷田洋二郎 / 编剧:加藤正人 Masato Kato/泷田洋二郎 Yôjirô Taki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