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营2021》和《青春有你3》一前一后开播,两边的选手加起来快200张脸,我本来就是个脸盲患者,头几期看下来真是觉得工伤,能记住的选手没几个。

就算不关心选秀的人,应该也能明显感觉到讨论热度的下降,《创造101》时期出圈到全民皆谈杨超越,好像已经是上个时代的事了。《青3》还得蹭上一个出圈选手虞书欣的热搜,《创4》则只能找来宁静和邓超这种既不会唱跳,也不懂男女团的明星来吸引流量。

男女团选秀,应该还是个挺年轻的产业,从《创造101》大火到现在刚四年,怎么就开始“极速衰老”了呢?

所以今天想来聊聊的,是内地选秀产业的问题。

一个感受是,现在的练习生选秀,变得越来越游戏化和像素化了。

《创4》刚好用游戏风来作为这一期的宣传主题,我个人觉得是挺反讽的。

那些记不住名字、没有个性、面目模糊、流水线生产出来的预备役爱豆,就像8bit游戏里的像素点一样。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场娱乐大戏屏幕上的填充剂。比起练习生选手,他们更像是这档偶像炼丹炉的“药渣”,是资本要打造偶像时,必须要献祭给娱乐绞肉机的“贡品”。

不信回想一下往年的女团男团选秀,观众的注意力是有限的,一场选秀只能出圈(不等于出道)个位数选手。除了踩在浪尖上的人,我们还记得几个?

火箭少女都出道即解散了,被大众注意力过滤之后,那些靠选秀一夜走红的,都是幸存者偏差。

但是练习生选秀真的需要那么多分母吗?

某种程度上可能的确是需要的,日韩的练习生体系下都有无数没有被看到的人,但问题在于,无论培训机制还是选手实力,我们的产业都供不敌求,于是就出现了如今这样的境况。

我们或许可以称之为,“练习生选秀的反刍现象”。

选秀节目选拔选手就像牛吃草,吃进去,又吐出来,再吃进去,再吐出来。 挤出来的奶,却没有几滴。

大概是怕观众批评选手素质良莠不齐的现象,节目开始了自我批评,一个体现就是,都在拼命地“假犀利”。

《青3》搞个媒体见面会,试图以强势提问吸引目光,结果媒体全都被1234代替。《创4》则在努力借用网红的言论优势,拼命剪辑一些看似有火药味实则无伤大雅的学院互怼,但其实还是相互撑腰,和和美美兄弟情,导师也不批评的温馨画风。

节目时长再注水,都不能掩盖一个事实,这种倾向其实在去年就已经有了,那就是,我们真的没那么多的偶像可以选。

很多以前参选过的人都又来了,像是连淮伟之前就已经是《青1》的第十名。奥斯卡之前参加过《少年之名》。姜京佐参加过《偶像练习生》。

“选秀回锅肉”这个词本来是嘲讽或者自嘲的,现在也能作为励志点使用了,可见生源不足的选秀节目,和这些始终在寻找着走红机会回炉再造的选手,是有多么的相互需要。

对比之下的另一个极端,是训练时长还不到一年的练习生被推上节目充当分母。《青你3》还美名其曰,为这些训练时长短得可怜的选手准备了一个“新人班”。

这几乎等于“选秀扶贫”。 节目明知道自己的学员远不够资格,但又为了不让水准相差太多的学员放在一起视觉感太差,便弄了一个弱者集合。

这种操作思路,让人不由得想起来杜华给《浪姐1》的丁当打低分的依据:“你唱得太好,显得别人唱得太差了”。 节目必须要留下这些不够好的“新人班”甚至及格档的C级选手,才能衬托出那些“A级选手”。

印象很深的是潘玮柏看一个长得还不错的选手名叫彦希,就问他是不是真名。选手承认是艺名,潘玮柏就说:“我一听就知道是艺名,好像偶像剧里的名字”,然后让选手说自己的真名。

选手说他叫冯仕吉。一旁的李荣浩打圆场说这个问题其实并不重要,场面是有些尴尬的。

这些年轻的练习生们,如果不是舞蹈、歌喉好,或者说非常有个人特质到一下就能被记住,那他们能拥有的互联网记忆,也就是自己的名字被数字信号打在电脑屏幕上的时刻,不管那名字是叫彦希还是冯仕吉。

这些选秀节目都很清楚“选秀太多,选手不够用”了的现状,不然《创4》也不会费尽心力找来那么多海外选手。这显得打造中国男团的口号显得很可笑,不过人家《创4》说自己要做的是“国际化男团”。

这就更体现出娱乐圈的内卷了。一方面是参赛选手的内卷。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市场的内卷。

参赛选手内卷呈现为一种黑洞效应。“回锅肉”导致我们能看到的新选手比例下降,训练机制和人选都跟不上,于是其他领域的红人也都被拉来二度再造。

电竞选手诺言、网红韩美娟、抖音奶茶店小哥胡烨韬,偶像制造机就像一个黑洞,把周边一切可用的流量都吸到自己的祭坛上,但最终又有多少真的能转化,并诞生出新的流量呢?

这里的另一个问题是,来参选的人都是我们已经知道的,练习生选秀这个节目机制最吸引人的一点就丧失了。

那就是我们要看到一张张几乎从未面对过灯光、镜头、稚嫩、青涩的脸,面对这个疯狂的娱乐机器做出的反应。

当杨超越说她是为了2000块的通告费来选女团的时候,当王菊说“有人说像我这样的不适合做女团,可是做女团的标准是什么”的时候,当陈立农初舞台被Q紧张到咽口水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一个个真实的个体。

那是从未被驯化过的,没有被娱乐团规则修剪过的,作为一个“真实的人”的魅力。 也就是要这样的个体,才能发挥出“练习”和“选秀”的意义,作为观众的我们,能看到他们在这样的斗兽场中成长,慢慢褪去青涩的一面,变成“偶像”,那些打投、支持、撑腰,也才提供了“养成”的作用。

但在现在的选手身上,很难再感受到这种气质了。

消费市场的内卷更是不能忽视的。内娱的庞大市场,意味着巨大的粉丝群体的吞吐量,举个简单例子就懂。

今年春节档7天票房78亿收官,而日本最高票房年度在2016年,2355亿800万日元,折算约144亿人民币,也就两个春节档而已。

所以找来国际选手,或者有国际选手的男团出道,并不就意味着我们的偶像国际化了。

而是说,当练习生产业没有发展起来的时候,国内又有巨大的粉丝群需要偶像,这是巨大的缺口。

但资本并不去好好从地基打起,发展国内练习生培养机制,而是借用现有的娱乐经济模式,让那些男孩子女孩子汉语速成,再包装成中国国际化男团女团。 讽刺的是,前几期看下来,最有记忆点的,还是以国际选手为多。

进口满足内需的背后,其实还是资本在收割观众的热情。

说了这么多,听起来我好像是个练习生选秀的反对者,讲了一通资本怎么利用、榨取练习生,但其实不是的。

我觉得选秀,有它存在的必要性。且不说庞大的粉丝群,从心理需求和更大层面的娱乐心理上来说,观众,是需要选秀的。

因为,由选秀带来的“粉丝文化”,是大众在面对具有压倒性话语权,也有压倒优势的“娱乐工业”的时候,所自发产生的一种“创造性反抗仪式”。

在观众/粉丝,偶像,娱乐工业这三者之间,娱乐工业具有绝对的话语权和掌控力。

给不给镜头,给不给故事线,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选手的去留,只有那些特别有个人特质的选手,才能稍微冲破这种话语权围城,但你也不能说他们真的拿到什么话语权了。

在这个时候,观众/粉丝就开始发挥自己的力量了。

他们选中自己心仪的偶像,通过打投、冲榜、撑腰来把偶像送到前面,尤其是那些一开始并没有被资本选中的人。

比如一开始被给到的镜头非常少,纯粹靠颜值硬打出圈,当然也靠实力出道的任豪。又或者是连出圈曲目《情深深雨濛濛》都没有被剪到正片里、后来的第六名翟潇闻。女团里的王菊、杨超越也算此类。

在这样的选手身上,观众/粉丝体现了观看者的“选择”。

真金白银和真情实感的打投将选手输送进偶像工业,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就是作为观众/粉丝的我们,对娱乐工业流水线造星,偶像标准化定义,甚至“鹅选桃选”的抵抗。

在当下,大众是没有办法完全脱离娱乐工业体系的。我们追星、刷剧、看综艺下饭,被动接受着、也消费着娱乐工业产出给我们的产品,不管再怎么骂“内娱药丸”,但现实是我们都追着热搜,置身其中。

大众,很难再去生产属于我们自己的娱乐文化了(抖音和快手是个特例,可以之后再谈)。

在这种情况下,创造性地反抗娱乐工业,观看选秀节目,从泱泱选手中挑出没有被娱乐工业选中的人,再把他们养成为偶像,就成了大众生产属于自己的娱乐文化的方式。

偶像工业本质来说是种阶级压迫,是掌握了娱乐资本与话语权力的支配阶级,对被支配阶级实施娱乐权威的方式。所以娱乐工业能够定义偶像要整齐划一,要阳光向上,要元气可爱,要如何如何如何,都是资本说了算。

我们的初代选秀,从十几年前的超女快男到前几年的练习生选秀,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大众对这种文化压迫的反抗。

如果说,以前的选秀节目,好歹切割出了一个裂缝,让观众们得以与娱乐工业抗衡的话,那如今的选秀,只是把这套系统的铁门焊得更死。

谁也出不来,谁也进不去。

++++

本文首发于我的个人公众号“闵思嘉”,关注我撒。传送门:https://mp.weixin.qq.com/s/sR2hNhvNFLZETNWbdlhoSg


创造营2021(2021)

又名:创造营 第四季

主演:邓超 宁静 周深 刘逸云 周震南 郑乃馨 龚俊 王嘉尔 何炅 木村光希 

导演:孙莉

创造营2021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