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库大道,百年繁华。口商情怀,隽永传承。

一条古道横贯千里,从张家口到库伦(今蒙古乌兰巴托),从塞外重镇到蒙古草原,这条大道连接着数百年间商业的衰败与繁华;一段传奇跌宕起伏,从鼎盛之家到各奔东西,这条大道记载着一个家族命运的跌宕起伏。

以口商再现张库大道辉煌为历史背景的《塞上风云记》28日在央视电视剧频道正式收官,这个讲述了一代儒商在家国危机面前,山河巨变之中如何坚持商道,挪移乾坤的精彩动人故事,自开播以来高开高走,受到广大观众的喜爱,实现收视口碑双赢。

《塞上风云记》以晚清民初为大背景,彼时张家口是中国北方第一大商埠,一年的贸易税收为全国的三分之一多,因此张家口成功的商业家族众多,其中吕家富可敌国,为口商第一大家族,一年收入,抵得上直隶一省岁入。

然而吕老爷子最宠爱的小儿子吕俊杰却是一个只知道享乐的纨绔子弟。故事就从这个逍遥散漫的二世祖开始。一场巨变,他被逐出家庭,远走塞外、深陷匪窝、穿越狼谷,再度归来已经脱胎换骨……

6月12日,该剧登陆中央电视台电视剧频道黄金强档,开播后收视成绩亮眼。据CSM实时收视数据显示,《塞上风云记》实时收视屡屡破1,连续十多天CSM实时收视TOP1,6月21日登陆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下午档,四集连播,广大观众更是可以多时段过瘾追剧。

与当前众多深挖垂直圈层的剧集不同,《塞上风云记》击破圈层壁垒,成为真正「老少皆宜、男女通吃」的作品。

从受众年龄分布来看,《塞上风云记》「老少皆宜」。

当前剧集受众主要以29岁以下的年轻观众为主力,但《塞上风云记》却凭借实力圈粉一大波「中高龄」受众,击破受众年龄壁垒,成为老少皆宜的作品。据云合数据显示,《塞上风云记》30岁及以上的受众占比近50%,艺恩数据显示在一些年轻受众占优势的主流网络平台上,30+受众占比更是达到70%以上。

在年轻人社交主阵地微博上,《塞上风云记》的关注度居高不下。#塞上风云记# #塞上风云记 鬣狗型人格##韩栋打通关#等话题引起网友热烈讨论。收官当日微博主话题#塞上风云记#的阅读量超过1.5亿,讨论量超过22万。

从受众性别来看,《塞上风云记》「男女通吃」。

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国产正剧,这部作品豆瓣开分高达8.2,评分一度飙升至8.4分,且整体口碑表现稳定,持续在高评分段位。与以往以女性为收视主力的剧集不同,《塞上风云记》不仅赢得女性受众好评,更是凭借实力口碑吸引了一大波男性受众。数据显示,该剧男性受众占比达到56.6%,远高于女性受众的43.4%,可见,优质作品从来都「男女通吃」。

高开高走,表现稳定的《塞上风云记》,不仅击破了受众的年龄圈层,也打破了受众的性别壁垒,成为全民口碑大剧的同时,也成为国产正剧破圈的又一典范。

作为一部「命题作文」式的剧集,《塞上风云记》这类国产正剧在当下来看,确实不是最受市场青睐的题材,其中,聚焦晚清民初的商业历史传奇作品更是不多见。细细想来,这个题材集中大火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2010年之后,随着网络文学的发展、网络视频平台的崛起,IP经济风靡一时,「IP+流量」成为剧集市场的标配,国产正剧逐渐消失在大众的视野。2017年,一部聚焦晚清民初的商战题材作品,《那年花开月正圆》爆火,让我们看到,无论何时国产正剧都是国剧刚需。

如今随着优质大IP改编殆尽,IP经济逐渐回归理性,内容品质成为剧集作品赢得市场的关键。细数同类国产正剧,虽然为数不多,却是高品质爆款集聚区。从《大宅门》《乔家大院》到《闯关东》《走西口》,再到《那年花开月正圆》每一部都是高品质的口碑之作。

如今,在影视寒冬中,《塞上风云记》逆市而行。

一方面,敢于在甜宠、悬疑题材大火的当下,打破市场惯性,将百年前的故事与当下时代精神创新结合。百年前,张库大道上,中国儒商敢想敢做,修商台、开银行、建铁路、捐家财、共抗外敌;如今从线下到线上,电商崛起,在线支付改变了国人的生活方式,然而在重大灾难面前,众多中国企业捐款、捐物,共渡时艰。穿越时空,中国商人的创新精神与爱国情怀一直流淌在血液里。

另一方面,打破传统主线人物「英雄式」的存在,塑造人物群像。整部剧看下来,笔者发现群像刻画是这部剧的一大亮点,可以说剧中没有单一性格的工具人,每一个角色都让人印象深刻。

吕俊杰,没有传统大男主的光环,甚至一开始给人的印象并不好,但他一直在成长,人物性格前后变化不小,这些都让观众印象深刻;鹊喜,是吕俊杰的结发妻子,有传统的一面,比如婚姻大事也是遵循父母之命,但更有当代独立女性的果敢,她并没有因为吕俊杰的离开而放弃自己的生活,做生意、学洋文、开银行,活成了所有女人都羡慕的样子。

都统裕大人,为官正直却是暖心「妻管严」;瞿世年,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却黑到观众都想寄刀片;瞿大宅,嗜赌成性实力拖后腿却对养子视如己出;孙绮云,心眼小却敢爱敢恨;一片红,戏子出身浑身是胆;布鲁德,表面高冷却是最讲义气的好兄弟;就连匆匆出场的大皮袄,那股子「小大人」的气场都让人难以忘怀。

作为近年来少有的国产正剧,《塞上风云记》从历史中走来,为国剧市场带来一股不一样的风,无论是口碑还是流量,表现都可圈可点,让人惊艳。

寒冬之中,破立之间,国产正剧或将开启2.0时代。

2018年3月,诗和远方正式牵手,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各地积极通过「文化+旅游」的方式撬动经济发展。影视作品因传播范围广、潜在受众庞大等优势,成为各地展现当地特色文化的一张名片。

曾经,《乔家大院》《走西口》带火了晋商文化,直接带动了祁县乔家大院和右玉县杀虎口风景区发展;《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带火了传统陕西文化,以白鹿原为主题的景区项目相继上马,周莹爱吃的甑糕C位出圈。

这一次,《塞上风云记》带火了“口商文化”,也带火了张家口。

首先,随着电视剧开播,张家口进入更多人的视野,更多受众认识了张家口。从近90天「张家口」的百度指数来看,自《塞上风云记》开播以来,「张家口」百度指数不断上升,上涨幅度最高达到130%。作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之一的张家口,在历史上竟然是仅次于上海的第二大商埠口岸,还被人们称之为「旱码头」。

其次,《塞上风云记》将塞北的地域特色凸显出来,不仅将黄沙、草地、露天煤矿等塞外辽阔壮丽的景色在剧中展现出来,张家口的民俗美食更是吸人眼球。

剧集一开始的九曲黄河灯就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从孙绮云出场到王大娘谢幕,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蔚县剪纸多次出现,并将由「剪」变「刻」的技术变革展现出来;乞巧节的舞龙、打树花,一个热闹、一个绚烂,这些风俗都将张家口的特色展现在观众面前。

作为百年来重要的边贸城市,张家口几乎汇聚了北方满蒙汉所有美食之精华,蔚县的贡米和八大碗、怀安的柴沟堡熏肉、怀来的黄杏、沽源的鱼、张家口人爱吃的黄糕、莜面窝窝、烤全羊、烧南北等美食吊足了观众的胃口,原来塞外重镇也可以有这么多美味。

为了推广当地的美食,倡导疫情期间助农消费,在《塞上风云记》首播发布会时,剧组就利用线上直播的方式,开展公益助农活动,对当地的农副产品进行公益助力推广,带动市场主体参与消费扶贫。蔚县官方微博表示,在演员们的公益宣传下,蔚县小米的知名度得到了很大提升,销售量与往常相比实现了近100倍递增。

最后,因为一部剧,建起一座城,把目光投向可持续发展的未来。因为《塞上风云记》的拍摄,张家口建起了“清河影视基地”。作为张家口首个影视基地,这里不仅有能完整反映清末民初时代特征的各种建筑主体区,还有国内建设规格最高、面积最大、区域地形最优、匪气最足的一个土匪山寨区。在《塞上风云记》杀青之后,陆续有新的剧组在这里取景拍摄。

刚刚过去的端午节,《塞上风云记》男主角韩栋就带着观众到剧集取景地张家口「云游」。古老悠久的“非遗”文化,让张家口涂抹上一层厚重的文化底蕴;徜徉在雪场上的奥运精神则为这片土地赋予时代的生机。

文旅融合大背景下,《塞上风云记》助力张家口开启了传统文化立足当代的新方式。剧内展现的张家口商业盛景,不仅在更深层次上将传统文化有效输出,还在剧外助力张家口市的经济发展,成为文化带动经济的典型案例。加之毗邻首都、高铁开通,越来越多影视作品宣传助力,张家口的文旅产业未来可期。

《塞上风云记》虽然收官了,但它扬起的「塞外风云」不会消散。

作为国产正剧,《塞上风云记》不等于历史,但它让今天的我们看到了一个既古老又现代的张家口,或许这样的剧集在快餐文化时代并不是所谓的市场主流,但它们却一直在火,无论何时回头,在时间的长河里它们永远都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