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以上》讲述了相识多年的好朋友潘和琴,他们的感情一直在“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阶段。为了不失去对方,他们在长达十年的“友情”里,互相换了许多男女友,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曲折,直到最后,他们终于认清彼此的感情,成为了幸福的恋人。

个体的行为千差万别。概括而言,环境因素和个体心理因素是引起这种差别的两个重要原因。在本文中,主要从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出发,浅析两人之间的爱情价值观念和态度,并以此总结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1.两人的价值观

价值观代表了人们最基本的信念:从个人或社会角度来看,某种具体行为模式或存在的最终状态比与之相反的行为模式或存在状态更可取。每个人都生活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对周围的一切客观事物都会有一定的想法和评价。不同个体之间的价值观存在很大差异,由于男女主的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了两人尴尬的关系。

1.1 小琴的价值观

小琴在父亲面前一直扮演着乖孩子的形象,由于小琴怀疑爸爸在外面约会其他女人,于是和朋友潘尾随父亲到清迈,证实了父亲出轨的事情。经历父母出轨的孩子,性格、择偶观、价值观等各方面都会受到影响,也正因为如此,小琴逐渐形成了外表看似坚强,实则自卑、怯懦、敏感的性格。

小琴是自卑的,原本的她可以像其他璨艳如花的女孩一样,度过自己美好又单纯的青春。然而父亲的出轨打破了她平静的生活。处在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年纪,孩子心性的小琴并不懂得婚姻关系只是众多人际关系中的一种,她只会偏执的认为,自己的父母就应该是恩爱的。但是知晓了父母出轨的事实,那么她就会把这件事当做一个污点一样,藏在自己的心里。所以理所应当地,在很多时候她只能够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身上的优点。面对潘的似真似假的告白玩笑,小琴不敢去确认,也无法直面。她会低估自己的价值,会觉得自己配不上潘,或者在和潘交往后也会失去潘。那么与其在得到后失去,成为“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会让小琴处在一个安全的舒适圈里。

同时,小琴是怯懦的,在观看完影片后,朋友提出了疑问:“为什么泰德出轨了,小琴会依旧选择原谅他。”思索良久,我想主要还是因为小琴的怯懦:小琴不一定真爱泰德,但她渴望正常的爱情(哪怕这样的爱情只是表面的和谐),所以她可以接受泰德的出轨。对于她而言,维系好一段男女朋友关系,她需要对自己的伴侣去讨好,甚至是补偿(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对对方加倍的付出。而且她很容易进入一段虐待型的爱情中,那些会羞辱、贬低、打压她的人,反而会让她感受到安全感——因为对方心目中一直认为我是比较差的,所以这样的话,反而我不会时刻担心会让对方失望,我就不用提心吊胆。而潘就不一样了,因为小琴真正爱他,她不希望和潘交往后,也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不希望让潘离开她,所以在潘一定要她和泰德分手时,小琴选择了逃避和退缩。

此外,小琴还是敏感的,敏感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体现。因为小琴从小目睹了父母婚姻关系的失败,经历并见证了父亲的出轨,爱情在她心目中不是完美的,神圣的。相反,小琴会认为进一步交往本身就是爱情的坟墓,再相爱的两个人在交往之后都会爆发冲突和矛盾,而这样的亲密关系就是危险的,致命的。所以小琴会疑神疑鬼地尾随男友,时刻监视男友——通过打电话,翻查衣物,加强自己的猜想。即使潘劝阻她也许只是虚惊一场时,女主却坚定地表示,泰德一定出轨了,并为此自暴自弃。

1.2 潘的价值观

影片并没有阐述为何潘愿意一直为小琴嘘寒问暖,体贴备至,也没有阐述潘的“服务型”人格是如何塑造的。总的来说,潘的角色更像是为了凸显影片主题,专门为女主量身订做的男友,略显得苍白无力,缺乏现实人物的血肉,不过我们仍然可以从这部电影中浅窥“备胎”男主的价值观——温柔细心、怯懦纠结。

对于缺乏安全感的女主小琴来说,温柔和细心都是必备的。小琴调查老爸,那潘就陪同开车尾随;小琴寻求帮助,潘二话不说就第一时间赶到;小琴怀疑男友,潘耐心安慰,完全迎合了女主的任何需要。

不过如此完美的“潘”,却无法正视自己对小琴的感情,显得怯懦又纠结。长达“十年”的友情,在“我不敢”的心态里来回拉扯。面对小琴在飞机上的告白,潘怀揣着当朋友也许不会失去的心理,拒绝了小琴;在得知小琴有男友后,潘只是在心底默默伤心;想要告白小琴,却还是在便利店翻来覆去地买东西,虽然说小琴面对爱情会怯懦,会自私地退却,而潘何尝不是如此呢?

2.两人的态度

态度在组织行为学中,是指个体对外界特定事物所持有的较为持久且稳定的内在心理倾向。态度作为一种内在心理准备状态,反映了个体对某些物体、人物和事件的感受,这种感受具有一定的倾向性,如肯定或否定、赞成或反对、满意或不满意等。

态度由多种成分构成,包括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倾向成分。一般来说,态度的三种成分是相互协调一致的。认知成分为情感成分奠定了基础,情感又会决定行为倾向。小琴和潘彼此的认知和情感,决定了他们俩爱恋一定是曲折而反复的过程,所造成的行为也是多样的。由此,小琴和潘的对友情的“认知”经历了认知失调和自我知觉两个阶段。

①认知失调阶段,有关态度的早期研究认为,什么样的态度会导致什么样的行为。个体会认识到自己的态度之间,或者态度与行为之间存在着不一致。任何形式的不一致都会令人感到不舒服,人们都有减少心理不适感的倾向,因而会试图减少这种不一致,以便达到失调程度最低的稳定状态。小琴爱潘,但是第一次在飞机上,遭到潘拒绝后,这时想和潘在一起的想法和具体现实产生了不一致,引起了认知失调,于是就会隐藏自己的爱意,交往其他男性来减少这种不一致。

②自我知觉阶段,自我知觉理论认为,人们通常通过自己的行为和行为发生的情境来了解自己的态度、情感和内部状态。当问到一个人关于某事物的态度时,个体首先会回忆他们与这种事物有关的行为,然后根据过去的行为推断出对该事物的态度。虽然潘常会换女朋友来向周围人传达花心的性格,然而每当小琴遇到困难,寻求帮助时,潘总是会义无反顾地追寻和帮助她。他自己也从过去的行为中判断出自己对小琴的深爱。类比如小琴在遇到困难时,想起的第一个人不是自己的男友,对于潘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

3.影片总结

如何捅破这层窗户纸,如何让朋友进一步发展成为恋人,这是导演想要通过小琴和潘两个人之间变化的心理与行为,所要探讨的话题。

究其根源,是来自于小琴和潘对感情的不自信,他们害怕会因为彼此的更一步的关系,而失去对方。殊不知这样“友情以上,恋人未满”的关系反而会伤害更多人。因此,我们运用组织行为学的相关知识,通过分析电影中男女主人公的个体心理和行为,得出了以下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

首先,男女双方都要学会自信。人的潜意识里,都有另外一个自己,甚至是控制自己的言行,要学会跟自己潜意识对话。学会打败潜意识里的自己,明白自己也不差,甚至可以做得更好。

第二,彼此爱恋就要大声说出来,尝试走出舒适区,看看会发生什么?有时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很多时候,那口气就是你一直没有说出去的话,一直没有做出的动作。

第三,迈出最后一步,鼓足勇气。所谓勇气,无非是接纳真实的自己。就算最后输了,也好过纠结和退缩,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遗憾。


友情以上Friend Zone ระวัง..สิ้นสุดทางเพื่อน(2019)

又名:去吧!女神兵团(港) / 限时好友(台) / Friend Zone

上映日期:2019-09-20(中国大陆) / 2019-02-14(泰国)片长:120分钟

主演:平采娜·乐维瑟派布恩 / 奈哈·西贡索邦 / 杰森·杨 / 纳塔西特·科蒂马努瓦尼 / 本杰明·约瑟夫·瓦尼 / 苏哈帕特·洛瓦查林 / 朱主爱 / 珐尤·珐尤·凯伊·提因 / 劳拉·马姆 / 奥黛丽·塔皮赫鲁 / 坎蒂卡·阿比盖尔 / 孟佳 / 克劳迪娅·巴雷托 / 帕米 / 黄明志 / Namewee / 南芬·英迪 / 芝芙 / 

导演: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 / 编剧:Pattaranad Bhiboonsawade/查亚诺普·布恩帕拉科布 Chayanop Boonprakob/Thodsapon Thiptinnakorn

友情以上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