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仅凭兴趣观影,《机械战警》只能是三颗星的电影。

  看过《钢铁侠》的朋友,应该会觉得半人半机器的警察“墨菲”,是一个多余的产物。甚至你会怀疑,这玩意到底算超级英雄还是超级公仆?

  他有极炫的超能力,在那顶弧线完美,刚好罩住墨菲半张脸,露出超级性感下巴的头盔里,“墨菲”能像“钢铁侠”一样使用热成像、即时犯罪记录、数据库检索等高端技术,他能在人群中找出“谁即将犯罪”!

  影片通过3D技术,将“墨菲”的视野让给观众,只要注视街头,一瞬间就能分辨出谁是罪犯,他的弱点在哪里,还会弹出详细的制敌方案。

  “墨菲”一身的铠甲与枪械,防弹、防冲、高速、强力。片中一场“墨菲”与大型机甲战士对抗的戏,最后盔甲像破洞牛仔裤那样了,“墨菲”还能继续战斗,超能力之强,除了不会飞,基本能和“钢铁侠”PK一番。

  但他的孱弱极其明显。机械躯体受制造公司的控制,大脑也只剩一点点意识。片中有两次,公司那边一按钮,“墨菲”瞬间断电倒地。仅凭这弱点,他绝对和“超级英雄”无关了。因为在超级英雄那里,能力不一定一边齐,但行驶自由的意志欲望,大家都是第一。“墨菲”这样的角色,给不了漫画迷的热血幻想。

  我看《机械战警》,是1987年的原版同名电影,保罗·范霍文导演。此片粉丝极多,爱的不全是在当年看来开天辟地的“半人半机器”的特效,而是这个颇具哲学思辨的概念。原版中的“墨菲”,不同于新版“墨菲”如此身手干练,热血朝天,最后因爆炸只剩半条命从而被放入机械中。

  老“墨菲”死得一点不光彩,被路边匪徒轰成了筛子,彻底死亡。机械战甲确实给了他第二次生命,不过造战甲的人,比新版利用“墨菲”更恶劣,因此最后“墨菲”的觉醒反击才令影片脱离了“科幻”的壳,迸出了“我是谁”的深邃诘问。

  原版电影拍摄于1987年,给了电影“高瞻远瞩”的历史地位,如今的观众早已经享受惯了各种科幻概念,不会对“人与机器结合”的科技好奇,进而思考感到恐惧。“人机合一”并非科幻,而是生物学项目。早在1960年,由两位科学家曼菲德.E.克莱恩斯与内森.S.克莱恩联合提出,此概念叫“赛博格”,即改造人、生化人、人造人。

  机械战警“墨菲”属于“赛博格”最顶端产物,目前估计无法产出。不过和“钢铁侠”那样人控制机器飞天入地的幻想相比,现代科技再往下必然会诞生的职能是“墨菲”。

  “墨菲”好么?结合这段时间的社会动态,我当然渴望“墨菲”的出现。有他在,“把罪恶扼杀在犯罪冲动”就能实现。我们不必为潜藏在暗处的罪恶感到无助,我们绝对相信“墨菲警官”。试想下,只要一个地区有7-8个“墨菲”,什么案破不了?

  但这对“墨菲”好么?无论原版、新版,我们都看到了“墨菲”目睹残躯后的崩溃。失去了做人的乐趣,但仍要保持做人的道德,一旦有所觉悟,就被公司断电,乃至直接将控制情绪的“多巴胺”降到只有2%,变成行尸走肉。科技确实让“墨菲”成了超人,但创造“超人”的公司只想创造利益,它可以目无法纪,欺瞒、操控民众情绪。消灭了普通罪犯,他们成为最有“保障”的黑社会。“墨菲”能反抗么?

  如果你在看片时有了如上思考,《机械战警》的魅力才算领略到了十分。然而本片在思辨方面完全无意深入,草率的结尾让我大失所望。很显然,它会有续集。我觉得观众挺像“墨菲”,面对片商的操控,似乎无力反抗。

  但我们有很多的多巴胺,我们需要“墨菲”,“墨菲”更需要我们。
 
  
3月7日发表于《台州日报》
    
  
 
 

 

机械战警RoboCop(2014)

又名:铁甲威龙(港) / 机器战警(台) / 新版铁甲威龙 / 新版机器战警

上映日期:2014-02-28(中国大陆) / 2014-02-12(美国)片长:117分钟

主演:乔尔·金纳曼 / 加里·奥德曼 / 迈克尔·基顿 / 艾比·考尼什 / 杰基·厄尔·哈利 / 迈克尔·肯尼斯·威廉姆斯 / 詹妮弗·艾莉 / 杰伊·巴鲁切尔 / 玛丽安娜·琼-巴普蒂斯特 / 塞缪尔·杰克逊 / 埃美·加西亚 / 道格拉斯·尤巴斯基 / 约翰·保罗·卢腾 / 帕特里克·加洛 / 克里斯·柯林斯 / 丹尼尔·卡什 / 扎克·格雷尼尔 / 斯图尔特·阿诺特 / 

导演:何塞·帕迪里亚 / 编剧:约书亚·祖特曼 Joshua Zetumer/爱德华·诺麦尔 Edward Neumeier/迈克尔·迈纳 Michael Miner

机械战警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