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2-12-27

[已注销] • 阿尔巴特:骤雨

  在黑夜中总有什么要亮起来
                          ——舒婷

1、符牌、地貌

符牌

《辽史》:国有重事,皇帝以(银)牌亲授使者。
《金史》:收国二年(1116年)九月,始制金牌,后又有银牌、木牌之制。
《元史》:赐来使素金牌佩之。
《明史》:宣召亲王、军情重物、奉旨差遣。
《新元史》:三珠虎符(三珠虎头金牌,以缀宝珠分四等,三珠、两珠、一珠、无珠。)
《蒙鞑备录》:太师、元帅所佩金牌,第一等贵巨,带两虎相向,曰虎头金牌。用汉字曰:‘天赐,成吉思皇帝圣旨,疾’。又其次,乃银牌,文与前同。

以上,一珠符牌是高级将领或贵族佩带的金牌。片中给十户长的符牌或许只是为了看上去好看而设计,现实中并不存在。

地貌,为后面行军、埋伏、脱敌等情节做了预示。这不只是发生在茫茫草原上的故事。横扫欧亚的蒙古军队到底在历史中是一只什么样的军队,还要从游牧文明本身的特点来看,并且欧亚草原或者蒙古高原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草原这个地理感官的误解上。高原,河谷丘陵山川阔野成就了蒙古骑兵的传奇,地理决定了文化细节的演绎。

2、ARAVT

ARAVT不全由年轻战士组成,也正好合理的解释了为什么能在千军之中被挑选来执行这个任务。除了极强的战斗力外,更多需要ARAVT有较高的战术素养和丰富的经验。

首领察克尔:尊重大家却也不因队伍的消沉而放弃自己的诺言。

两个年长的老者:年长揉搓羊皮者纳钦,最后展现了关于游牧战士如何面对死亡的选择;年长的与天语者阿海,在队伍内出现意见纷争时用思乡的歌声化解了大家对立的情绪,缓和了矛盾,并在少年乌吉木的疑问中不断的解读游牧文明的信仰,并也最后用自己的视死如归成为萨满信仰和鹿角银甲战神传说的一部分。

三个中年战士:心细周全,负责给养炊事的布赫腾格里;聪明却现实,但能服从大家的选择的独眼人,能推动故事的另一条隐线以对照整个故事的实际走向;始终警觉的能预感敌情,时刻负责队伍周边警戒的中年依德赫。

三个青年:在废墟中发现婴儿,始终关照队伍内各种细节,并弥补他人疏漏的十户长儿子海赫尔;负责侦察,脚力极快,可独立作战的弓箭手;帮厨贪吃的苏勒毕克。

一个少年:缺少经验的少年乌吉木来完成对传统、文化、战术的提问和情节推动。

十个人组成纺锤形富有经验可独立作战机动且具进攻性的作战单位。

3、行军

在开阔和没有敌情的地域行军,通常不穿盔甲,如开头在刚进入残敌活动区时,所有人盔甲都放在一匹驮给养的马上。深入残敌活动区,应战时迅速穿甲作战。

负责照顾孩子的布赫腾格里出现在片子中多数时候不穿盔甲,进行伏击战时是穿的。对照他之前之后穿与不穿盔甲时的情节,交代了布赫腾格里战死的暗线。

如果穿盔甲,不容易照顾婴儿,如果不穿盔甲,受伤的几率增大。在一个执行机动任务的队伍里,负责照顾一个婴儿本身就暗示了布赫腾格里必死的结局。

4、防御

弓箭手在与大队人马失散的情况下脚力极快的找回队伍,负责外围侦察。队伍里的依德赫非常警觉,无论夜里还是白天,能提前发现敌人的气息。

5、脱敌

如风驰骋的蒙古骑兵骤散骤聚,运动战和游击战也许最早应来自渔猎文明以及游牧文明。能够全身而退才能保证有生力量,并不断反复发动进攻,直至胜利。

深入残敌区,机动性和脱敌尤为重要。片中有集体摆脱追踪、个人遇险、遭伏三种脱敌的情节。成功的脱敌不仅需要丰富的作战经验,还需要极高的战术素养,以及执行战术的战士有高度的自觉性并磨练成战术本能。

脱敌一:集体摆脱追踪

故事开始,当发现有人尾随时,ARAVT选择从河谷沿着河流向下走,使尾随的敌人找不到脚印,而摆脱尾随的追兵。

脱敌二:个人遇险

由于进入残敌区域,弓箭手陪布赫腾格里两人离开队伍去找水。中途弓箭手发现猎物脚印,想给大家饱餐一顿离开布赫腾格里,这时尾随的两队敌人出现了。布赫腾格里和弓箭手两人分别躲开了敌人。

布赫腾格里没有顾上寻找弓箭手,而是先跑回驻地将消息告诉大队人马,这是一种自觉保证大多数有生力量存活的理性选择(要是西方工业文明的电影恐怕这一小段插曲,就够来回讨论出一部商业大片,拯救一个战士的生命也是民主、自由的西方价值精髓的展现之类了)。弓箭手在躲避敌人之后,也没有寻找布赫腾格里,而是直接尾随敌人找到了敌人的驻扎地和神医的行踪。

中年战士跑回驻地报告消息,青年战士深入敌后探营的各自作战又心有灵犀的协调性,除了个人经验, 还有互相构筑的团体整体性和目标一致性。同时,个人脱逃也为后面展现ARAVT被埋伏时,队伍连续两次化整为零的战术选择预先交代了伏笔。至于这只精锐部队,到此处已名副其实了。

弓箭手如何脱敌的部分,除了表现了一下躲避敌人潜伏时偶遇到神医的孙女,以及画面之外的没有展开的爱地萌芽哈,没有过多镜头。布赫腾格里在水边的机警,却非常精彩。

布赫腾格里,走到河边正准备打水,突然发现岸上右边来了敌人骑兵。扔下水桶,布赫腾格里想从左侧逃掉,结果发现左边也来了队敌人。布赫腾格里只有原地潜伏,但水桶留在岸上就容易被敌人发现。此时,布赫腾格里返身抓起水桶跳进河里,在岩石下躲了起来。

由于敌人离河太近,为防止被敌人发现的一场近身肉搏,布赫腾格里在水下抽出短刀,利用河流消去了刀出鞘的兵铁声,防止敌人发现。当敌人走开时,布赫腾格里短刀还鞘,再也顾及不到水桶,飞奔驻地,报告消息。

接下来画面中的布赫腾格里一边看似慌不择路的跑,也在回头看有没有尾随的追敌,任何疏忽都将造成集体的覆灭。这种警觉性在独眼人突然捂住他的嘴时,他迅速拔出匕首。如此,全赖战斗经验之丰富,头脑清晰,作战本能的机敏。

脱敌三:遭伏

当遭遇对手的埋伏时,ARAVT马上自动分成两队人马。

ARAVT首领的儿子海赫尔、机警的依德赫、年轻的乌吉木、抱着婴儿的布赫腾格里四个人组成的年龄相对年轻的小队马上脱离主队,急速撤退。一方面牵引了欲夺婴儿的大部分敌人主力,另一方面也减轻了ARAVT首领察克尔带领的年龄相对较大的主队人马的作战压力。

而主队人马则利用人数相对较多,战斗力较强的强势,与欲追击和围击的敌人进行绞斗,一方面拖延了部分追敌的启动速度,为海赫尔四人提供了脱敌的时机,另一方面也乘机消灭了部分围剿的敌人。虽然最后年长的阿海还是战死了,但ARAVT的首领及主要作战力量也得以脱险。

典型的游击战,每个战士在摆脱埋伏中自觉的根据战场的形势完成作战选择。

当海赫尔四人被敌军追上时,一向机警的依德赫主攻放松警惕下马的敌人首领,海赫尔发现布赫腾格里被射重伤,救起婴儿冲出包围圈。此处没有交代的是在敌方首领重伤失去指挥的前提下,依德赫和乌吉木再次分开脱逃。

6、埋伏

蒙古骑兵骤散骤聚是表象,更多时候只有隐藏自己的实力,突然出现在敌人面前,才能起到奇兵的效果。游击战除了机动性,还有等待,等待战机的到来。等待中可以完成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所有准备,任何战争中的决战都是整个战争行为中的一小部分。真正的战争或战斗应该以完成战略意图为目的而进行的一切作战行为。

7、实战

实战中的残酷和勇猛是战斗的高潮,弓箭手与阴谋者对决,以随手抓起的石头生砸死对方。

英雄的离场,是每个传奇都无法回避,却又必须书写的篇章。

电影结束,无论农耕文明的你是否愿意鼓掌,请带好随身物品离开。游牧文明的故事已经落幕。
如果人人能吃饱,而不必付出以鲜血作为成长的代价,而不必靠部落的征伐平衡现实利益或历史的走向。那么,这也许不是最好的时代,但也决不是最坏的时代。


                              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庭一,一九第五天
原帖:http://www.douban.com/note/254758433/

阿尔巴特Genghis: The Legend of the Ten(2012)

又名:Genghis: The Legend of the Ten / 成吉思汗的十个勇士 / 十户 / 十勇士 / АРАВТ / 成吉思汗十勇士传奇

上映日期:2012-06-27(中国大陆) / 2012-04-12(蒙古)片长:92分钟

主演:T. Altanshagai / B. Amarcanihan / C. Ariunbyamba / Ayurdadi / Baacanjab / 宝迪 / Buyanhexig / D. Ganqeqeg / D. Gurse / Jambal / B. Jargalsaihan / Onon Nanjid / D. Sosorbaram / C. Tserenbold / Y. Tsog / 

导演:照勒巴雅尔 / 查格德尔 / 编剧:O. Erd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