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字纯属个人感受,算不得影评。仅因字数原因,充入此栏。

这部一小时的纪录片冷静得让我震惊,并不是它的内容多么地耸人听闻或赚人眼球,正相反,它记录的恰是正在中国每个地方每个人身边所发生的——城市化进程。它范围如此之广,力度如此之大,速度如此之快,以至于它几乎不再可见。我所住的北京东三环附近,一年365天都有工地在建楼,一建就是几年,一栋又一栋的大楼,在本来就已是钢筋森林里的都市矗立起来,似乎也没有显得更为拥挤,也没有那么醒目,我们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名字,除非它们又创造了一个“最”,才会引起普通人的一些关注,否则,只是房地产和入租公司的事儿而已。

刚开始听到“城市化进程”这个很专业的名词是在中学的地理课上吧,好像是说到城市发展的人口门槛之类的。城市化进程,从一开始进入视听,就是一个蒙上了伟大英雄主义色彩的词。之后在各类报纸、杂志、论文、书籍里屡见不鲜,一路高歌猛进,带领人民进入幸福的社会主义新生活。然后,我们开始听到“城乡差距”,“城乡结合部”,”农民工问题“,”留守儿童“,”自然村消失“,”房价上涨“,”土地征用“等新兴名词。很多人和家庭都是随着城市化进程进城的,一切顺理成章,空调热水器超市有线电视,即使楼上楼下有些不便,也很快适应,美好地便利。即使我那些七八十岁的奶奶外公外婆,也搬到城里搞个一楼住住。他们似乎也明白,别无选择,人生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面对孤独、语言不通和迷宫一样的交通。

这股潮流如此之大,裹挟着上亿的人口,万众一心住进高楼。那是”文明、现代、进步、富裕、特权“的象征。谁落伍了,就被划入那”贫穷落后“的农村阶级里面。不过,现在你呆在农村也落伍不得了,因为我们要加快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城市向农村扩展,把广大的农民朋友也包括进来享受城市化便利。怎么个扩展法?当然是在地上扩展!土地就不要种田了,没几个钱,还累还脏还没名声。土地应该实现它的最优化利用——盖楼! 杂草丛生或者产不了几粒米的自留地,来换高大上的楼房。你不知道住进楼房的好处?来,让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通知给你讲讲。你不愿意搬进楼房?我们的社区工作人员会苦口婆心地上门家访。迟早的事儿,早搬政策更优惠。 我们搬了这地儿怎么还空在这儿荒着啊?这个不用急,等钱一到,点子一出,蹭蹭地雨后春笋一般楼房就起来了。喏,你住的这些个楼房不就是这样子出来的吗?

我以前一直以为,我们除了背井离乡的进城和留守封闭落后的农村以外,别无他选。在这二者之间,还是进城当个城市人好一点。或者,我留在农村,把我的农村改造成城市也行。总之,”农村“就是个要消灭的敌人。我一直以为,中国这大跃进式的城市化进程有理可循,非走不可,慢不得一丁点儿。直到我去了瑞士。那个群峦叠障湖泊密布的山地小国可能是最美好最发达的大农村。那里的村庄完全颠覆了我对”农村“的理解。我还记得我第一次下了火车去访问我住在一个小村子里的朋友家时的震惊。在瑞士人眼里看来那么一个普普通通的小村子,在我的眼里却如同一个精心打造不露痕迹的度假庄园。原来农村可以原野遍地看不到高楼而生活设施却如同城市一样完善。原来发展不一定意味着”改造自然“,城市化不是仅看高楼数量。

瑞士和中国之间没有可比性,但我觉得知道有”第三条路“这一可能性是很重要的。(扯到这里,才和标题稍微有些对上。)这一可能性可以让你偶尔从那股激进的潮流里逃出来透透气,看看众生的所作所为,指手画脚地打些问号,发发辩论。即使待会儿你还是不得已要纵身于激流,没准儿哪天发问的人多了,潮流就慢下来了,大家终于得以游泳而非挣扎?

宫殿之城The Land of Many Palaces(2015)

上映日期:2016-07(FIRST青年影展)片长:61分钟

主演:未知

导演:宋婷 / 亚当·史密斯 / 

宫殿之城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