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15-01-09

樂之 • 煮海:评《煮海》

(最终这个电视剧是否播出来了,已经不得而知,我在电视剧开拍前,2008年,读剧本时,写下了这个短文,好多情节和人物都已不记得了。)


这是一部好剧。

范旭东个人经历本身就注定了这部剧的精彩、荡气回肠。我想象着那个初到日本留学,亲身经历了日本人对中华民族的鄙视和仇恨的青年人,如何在心里播种下自己心怀家、国、天下的种子,并用毕生的心血浇灌、呵护自己对这个艰难梦想的坚持。

也许,人生本就比戏剧更让人出乎意料,所以,剧中人的爱情才让读剧人、观剧人辗转、唏嘘、一时语塞。范旭东和许馥的爱情是注定的,即使是遇见傅紫樱在先,我想范旭东也还是会选择许馥,许馥就像她的名字一样,有一种淡淡的馨香弥漫在举手投足间,那是只有中国古典的女子才有的品质,而这种馥郁的味道在许馥那里,仿佛又多了一点点明媚和奔放。这部剧中,因为傅紫樱、杨雅之的存在,许馥的戏份有所减少,剧中的许馥像是所有旧时代的女子一样相夫教子、宽容忍让,但我想,对于这个人物的刻画应该下更深的功夫,她可以戏份不多,但是每一次出场和台词都是让人眼前一亮的,而且,也并不因为傅紫樱和杨雅之的存在而有所减弱。

许馥实际上可以是一个很讨好的角色,就像《人间四月天》里的张幼仪。她在整部戏里不声不响,然而,当她一出现,却有着一种仿佛就要喧宾夺主的气场,连她为了见到徐志摩之前,那一点点在打扮上小小的挣扎,亦有着那么牵人心肺的灵气。然而,她又是那么安静的,从来都是以一种即将离开的姿态出现。

许馥这个角色的重要性,绝不仅仅在自身,更因为许馥的刻画很大程度上关系着范旭东。一直都记得,最后在嘉陵江边,许馥送范旭东的最后一程,这让我想起琥珀,想起那个要历程千百年的锤炼才能形成的化石。许馥的人生就好像是一颗琥珀,她因为挚爱而生,也只因为挚爱而守候。

范旭东是整部剧的灵魂,但同时范旭东身边的同事、朋友也为这部剧增彩不少。如傅紫樱和罗尼,他们从本质上来讲都是为爱情守候的人,所以,他们最终走在了一起;杨雅之的性格偏于执着和大气,所以,她的敢爱敢恨也只有敢作敢当的应一辉才配得上;范国恒作为范旭东的女儿,她的身上有很多他父亲的影子,学习音乐多年的陶冶,使得范国恒和霍沙利文之间迸发的感情虽清浅却纯粹,也正因为如此,双方才能对既往的成见抛却不管;鲍学忠可以说是人如其名,他在得知自己养父的父亲死于日本人之手时,一度和宇多美子分开,然而,诚如他忠于家庭一样,鲍学忠也忠于爱情,在几经磨难之下,鲍学忠和宇多美子有情人终成眷属;而柯平湖和叶子的爱情,有些让人悚然动容,不嫌弃,不放弃,也是对爱情的一种解读;岳阳和苏雪儿的爱情,虽说是两个患难人的结合,虽说岳阳性格的形成和他的家庭有着莫大的关系,但是岳阳和苏雪儿的结合还是让人感觉复杂,也许在处理上还需要一些改变。

这部戏从范旭东的青年时代讲起,他的家庭、事业、情况在刻画上颇有草蛇灰线的意味。对于一部类似于人物传记式的电视剧来讲,这种时空的交错感是很具有感染力的。在这一点上,可以借鉴韩剧的做法,虽然在某些韩剧中,这样的处理可能有些过,但从效果上来讲,却能够达到让人印象深刻和增强感染力的作用。如,范国恒和霍沙利文的相识,是不是在他们小的时候设计一个两个人一面之缘的小事。这些看似人物刻画的闲笔,实则对整部剧的剧情都会有带动作用。电视剧是一个万花筒,一部剧吸引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主题和第一号主人公,但是,社会上不同的人对于一部剧的感知是不同的,也许,打动他的就是剧中某个默默无闻的小角色。

从我个人来讲,我还是喜欢《煮海》故事大纲里的那个结尾。傅紫樱对范旭东的感情,从来都不是可以通过痛哭、热烈的表白所可以表达的,她内心是一个很传统的女人,多年来,陪伴在范旭东左右,已经让这份感情在傅紫樱的心里发酵成一份过于浓厚的沉重,然而,因为傅紫樱清楚的知道这份感情不会有任何的结果,尤其是范旭东对许道河事件的处理,范旭东对于感情的态度也就再明确不过了。所以,那份沉重在傅紫樱心里也早已幻化为如释重负,对傅紫樱来讲,她和范旭东的感情,今生没有相守,就只剩下遗憾。

也是在《煮海》的故事大纲里,范旭东最后的时候说,中国事难。那一句话,从我第一次看到这个剧本,就为之动容。这是一个终身为中国化工事业操劳的人最深刻的体会,也是一个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志向的人,在最悲愤的时刻,最无奈的感受。时势造英雄,当时势已去,让英雄何以安身立命啊?反观现在的结尾虽也写的很好,但是繁琐中总觉得没有原来的简单而富有冲击力。如果现在的结尾仅是为了扣题《煮海》,那我认为完全没有必要。

在文章的末尾,我还是要说,这是一部好剧。不仅因为范旭东这个人物所具有的天然的魅力,还因为剧本的作者对细节的捕捉和刻画,让这部剧看上去丰满而又错落有致。

煮海(2012)

主演:王志飞 / 石维坚 / 斯琴高娃 / 舒耀瑄 / 宋运成 / 

导演:徐耿 / 编剧:卢建中/唐宇

煮海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