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香港电影的前期

一、电影公司与演员
邵氏电影公司,前身1924邵醉翁创办了天一电影公司,与联华、明星不同,以迎合观众口味为主。后来因为上海竞争激烈,邵逸夫到南洋开创电影市场。
抗日后上海电影业转到香港。电影懋业公司,陆运涛。林黛、李丽华、张爱玲、王天林。仿西方模仿,超过邵氏。
邵氏感受到压力,1957年,邵逸夫从新加坡加盟家族电影公司。打造清水湾邵氏电影城,1967年12个摄影棚,大片场制,一手包办电影拍摄剧场流水垂直作业。
11届亚太影展,陆运涛等电懋高层57人全部飞机遇难。邵氏大获全胜。
邵氏制片经理邹文怀,邵逸夫的左膀右臂,请回凌波,拍黄梅调、武侠片,恶斗电懋。成为
实际邵氏执行人。
后邵逸夫想要转战电视,他成立嘉禾电影公司。挖走王羽,翻拍《独臂刀》(香港首部过百万电影)系列。后因此打官司。
李小龙因为邵逸夫不重视,加入嘉禾。《唐山大兄》,300万票房纪录。
邵氏召回李翰祥拍风月片。嘉禾遇困。

二、电影类型
(一)商业电影功夫片
发展过程:
来源与底子:武行刘家良班:南派,拳师入行,腿不过腰。这是最先的功夫班底,率先捧功夫女星惠英红。
李小龙加入,自创截拳道,快、狠、准,简单;格斗是没有规则,打前找好角度,把所有力量集中在一拳,手就是最好的武器。李三脚、地毯拳;天下武功、无坚不破、唯快不破;他7岁练太极拳,13岁师从叶问,因唐人街独打四大汉成名,在美国演配角;后来返回香港。只有四部电影《唐山大兄》、《精武门》、《猛龙过江》、《龙争虎斗》。然后神秘死亡。
接下来是于占元的七小福戏班,京剧班子的强烈视觉感入戏,将京剧元素引入武打,精心设计兼具象形、游戏型的武术动作,在踢脚之前可能拿个碗转三转。大师兄洪金宝,成龙,与李小龙式不同。成龙第二次才成功进军好莱坞,靠的是具有自己风格的电影,与开始的适应演小角色不同。成为香港第一人。
(二)上海国片、武侠片
1、缘起:二三十年代上海明星、年华与天衣三家电影公司竞争时期就产生了武侠片,《火烧红莲寺》等,只是搬演了舞台剧。但是由于国民政府对怪力乱神的查禁,武侠片流落香港,代表作《如来神掌》。
2、张彻与胡金铨在六七十年代对武侠片进行了革新
(1)侠客胡金铨,《龙门客栈》、邵氏《大醉侠》,明朝情结,孤绝超脱,这与日本文化侠客片类似。钻研电影技巧,在35mm中取24mm来拍,注意对眼睛的故事一刹那的刻画。
(2)默客张彻,腥风血雨大江湖,报仇手刃敌人,鲜血迸出的暴力美学,然后归隐山林。


第二部分:此时香港电影发生了转型

一、电影公司与演员
嘉禾对于人才的尊重和创作的自由度吸引许冠文。《鬼马双星》票房625万创造纪录。
80年年代初。成龙、洪金宝等功夫喜剧片使得嘉禾超越邵氏,邵氏也转战电视,1987年邵氏电影公司破产。
新艺城1980年创立,七人组麦嘉、石天、黄百鸣、徐克和施南生夫妇、曾志伟和泰迪罗宾奋斗房10平米的小房子晚上11点到早上8点想本子。《鬼马智多星》、《最佳拍档》。《龙少爷》2700万打破票房纪录。与嘉禾抗衡。
90年代初,七人组产生分歧。曾志伟第一个离开,

TVB训练班,港姐竞选。因为邵氏需要大量演员开办。
三个月淘汰四分之一。学习内容,市场、写剧本、拍一部电影、灯光,各个方面。道德:
周润发第三期,开始是电影票房毒药,后来《英雄本色》翻身。
梁家辉、刘德华第十期,梁首部戏《火烧圆明园》就拿影帝;刘德华成绩A,十四哥。
梁朝伟11期,周星驰12期
张曼玉港姐,开始是花瓶。

二、电影类型
(一)新浪潮电影
1、起因:20世纪70年代后半期香港经济起飞,电视台的兴起,年青编导拍外景片集(许鞍华、严浩、谭家明、徐克、方育平、麦当雄、张国鸣)。后来激发了新浪潮电影。
2、革新与影史作用:强调电影质感(灯光、特技、摄影)、电影节奏加快、大量设置悬念。捕捉社会变化,关注社会阴暗面。
完成了香港电影的本土化,拍摄香港本身(由外景来),粤语对白。
3、代表与发展过程:不同性格的导演拍出不同风格的电影,不重复。
第一部:《跳灰》梁普志,广告剪辑师,快节奏。
许鞍华《投奔怒海》大获成功。由拍摄菲林组来,用16mm的胶片拍摄,带着电视台的工作人员开始,没有遇到电影圈的阻截。
徐克《黄飞鸿》系列开始成功,最初失败。《蝶变》在武侠中讲现代社会的道理,突破了武侠片的格局。但是没有获得成功。《第一类危险》发泄了徐克所有的愤怒。《鬼马智多星》开始胜利。长处影像,麦当雄擅长剧本,两人合作,当时徐克领先香港电影5到10年。
麦当雄,很大的意念和市侩的对白,写实。
代表:处女座:谭家明《名剑》、许鞍华《疯劫》、徐克《蝶变》、严浩《咖喱啡》、方育平《父子情》。
4、结局:香港这些导演们并未连接在一起,终究被香港的商业电影浪潮吞没。然而,却已经为香港电影开拓了格局,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

(二)商业电影:
1、枪战片,当然是模型枪,枪械道具公司大量发展,手枪中只有弹壳,但是有火花。
(1)前期吴宇森:将老师张彻的武打因素与暴力美学引入枪战,动作与音乐流畅节奏,比如飞身拔枪,在枪战中考验人性,黑社会史诗特质,大场面枪林弹雨。他是将自己放设如场景,想象自己在二十人中如何突围,如果有五个在左边,两个在右边,自己的伙伴可以解决右边。如果自己遇袭,如何打滚,跑向桌子,跳过它,然后像跳舞一样起身、射击。
《喋血街头》,划时代的《英雄本色》,标志着从古典到现代,从武侠功夫到现代枪战。
《辣手神探》又一次革新了当时过于泛滥的风气。是到一个旧茶楼引起灵感,直接开拍场景,而没有完整剧本。看到一座楼梯,他就想象有人可以直接滑下来,手拿两支枪射击。
林岭东:《监狱风云》,金像奖。
王家卫:《旺角卡门》更加暧昧的情愫与细致的动作,比如死前的抽搐。
(2)杜琪峰、韦家辉等改革了枪战片(银河映像电影公司)。
杜琪峰等,将自己在TVB的金庸武侠片狭义精神引入电影,点到为止的爱情与高智商元素。
最有名的《无间道》,回归简朴的服装与对人性的拷问。

2、喜剧片,当时香港票房最高。
(1)冷面笑匠许冠文满足了当时沉闷现实的需要,幽默讽刺现实来抓住现实的心,体会观众的心。《大军阀》、《鬼马双星》赌博元素的引入,弟弟冠杰、冠英,《半斤八两》最重要,还有《摩登保镖》《鸡同鸭讲》。
(2)王晶,观众想看什么,我就拍什么,平民化的家庭喜剧路线,对所谓经典与艺术的戏谑。他自己拍很多别人不懂的镜头,然后剪出不一样的效果,圆满结局贺岁片。
1987《精装追女仔》模仿《英雄本色》,《八星报喜》周润发同性恋,91年《豪门夜宴》刘德华等所有明星安慰华东水灾。
(3)周星驰,82年无限训练班,88年拍电影,90年《赌圣》开创香港电影最高纪录。
吴孟达、罗家英、田启文等班底。
刘镇伟《东成西就》的无厘头元素,后现代结构主义,与周星驰结合《大话西游》。
《唐伯虎点秋香》、《大内密探零零七》、《喜剧之王》自己自传。

3、文艺片
在香港成长的上海人王家卫,在小上海北角长大的许鞍华,有上海同学的关锦鹏等表达了对老上海电影的致敬。
徐克的《上海之夜》,吹号手对《马路天使》的模仿,小市民生活对《乌鸦与麻雀》的模仿。
关锦鹏《阮玲玉》,许鞍华《倾城之恋》旗袍风韵,旗袍对女人站、做、走,抬头挺胸等风度的要求。王家卫《花样年华》,由张叔平自己设计旗袍,《爱神》则是直接描写裁缝。
王家卫以童年视线回忆香港,所以他的视角比较低,抬头望妈妈。
上海元素还有,吴侬软语、油光锃亮的头发、石库门老房、半导体收音机,这都是在快节奏的香港对老上海缓慢温柔生活情调的怀念,也是因为上海与香港在经济与都会文化等的连接。

4、武侠片
徐克《新蜀山剑侠》打破了格局,引入新技术,成为武侠片的革新者。当然还有《笑傲江湖》、《倩女幽魂》等经典。《七剑》对黑泽明的《七武士》的模仿。

别裁:香港电影与流行音乐的连接,四大天王、张国荣。
随着古装片的盛行,黄霑等音乐才子兴起。

有一种电影叫香港(2011)

主演:姜波 / 洪金宝 / 刘家辉 / 惠英红 / 曾志伟 / 刘家良 / 成龙 / 何思颖 / 夏祖辉 / 陈惠安 / 郑佩佩 / 毛庐 / 许冠文 / 黄百鸣 / 施南生 / 刘德华 / 冯德伦 / 高洪 / 张婉婷 / 梁家辉 / 张之亮 / 朱茵 / 梁朝伟 / 关锦鹏 / 许鞍华 / 章国明 / 陈欣健 / 麦当杰 / 葛颖 / 卓伯棠 / 徐克 / 罗启锐 / 钱似莺 / 石川 / 良耀明 / 徐枫 / 姜大卫 / 魏君子 / 周润发 / 吴宇森 / 杜琪峰 / 庄文强 / 文隽 / 王晶 / 吴思远 / 谢霆锋 / 王家卫 / 陈可辛 / 潘迪华 / 雷颂德 / 黄霑 / 马楚成 / 黄秋生 / 

导演:凌光裕 / 叶田 / 干劲 / 编剧:凌光裕/叶田 Tian Ye/干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