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不是严肃影评,考据和思考都懒了。对下面提出的现象,我并不能给出满意的解释;对下面提出的问题,我并不能给出圆满的答案。
这是一个发生在大城市中的当代爱情故事,男女主角都属于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阶层——创意阶层,而且是创意阶层中的核心。女主角是一位电台播音员,男主角从前是一位体力劳动者(铺沥青),经过自己的努力成长为一名获奖设计师,拿着德国来的合同准备好迎接新生活。
马克西姆的设计师职业体现最明确的是影片刚一开始的镜头,随后的剧情中却没有太多表现他职业的镜头,不像个优秀设计师倒像落魄的社会青年。他用一瓶酒的贿赂告别自己原有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却还被人逼着退房子。不像玛莎的工作,在片中被反复交代——天气预报、点歌、解答心理问题,主持各种节目。在玛莎和马克西姆共同的场景中,玛莎总是处于强势一方的。先挂电话的总是她;第一次约见被放鸽子,最后马克西姆沿着电梯向下走,玛莎向上走;第二次没见到,玛莎在地下通道出口张望,马克西姆在地下通道底下接受盘查;直到后来两人“盈盈一水间,天涯共此时”的敞开心扉,玛莎在楼上,马克西姆在河对面的岸上,还是比她矮一块;就连玛莎闺蜜的崇拜者对她的追求都是从窗户爬上来,一定是以一个“矮一块”的形象站在女方面前。导演把女性表现得自由、潇洒、高于男性,这很有趣。到了后来玛莎对着电话哭泣,二人的地位渐趋平等,也开始有马克西姆先挂的电话了。
从事“文化产业”的创意阶层是现代社会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他们的工作不跟着既定的计划按部就班,而是不停地需要新想法,新变化,有很强的自主性。这点在玛莎和上司的斗智斗勇中表现得再明显不过了。创意阶层有很强的流动性,他们认同于自己的职业而非企业或地域,所以马克西姆一开始拿了德国的合同要走。一个地区想要吸引创意阶层有三个要素(参见《创意新贵》,理查•福罗里达),可以通俗化为科技(工作机会,人往高处走)、人才(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宽容(丰富多彩的生活可能,开放的社会心态等等)。玛莎的未婚夫在宽容问题上一出场就犯了严重的错误:他要求自主性这么强的未婚妻,连帽子、口红、穿着都要依着他的喜好。道不同不相为谋,互相排斥的阶级之间的婚姻必然是失败的。玛莎在床上对他说“我认识你都一辈子了”,意思是她不能容忍在毫无变化的单调生活中面对一个永远没有惊喜的人过一辈子,这话未婚夫不懂,所以他的结局从一开始就已注定。窗外的电焊作为分手的背景真是精彩。
而玛莎和马克西姆却门当户对,说句瞎话(女朋友——未婚夫)点支烟都能到一块儿去。而且这俩人职业的联系还不仅仅都是创意阶层这么简单。电台播音员是“公共空间的建设者”。公共空间是市民社会的产物,人们在拥有私人财产之后走入公共空间企图影响社会,网络、电视、广播、论坛等等都是公共空间。玛莎还小小地利用了一把自己的影响力把马克西姆从监狱里捞了出来——这说明玛莎已经有了使用自己力量的自觉,再加上和领导不合(“这是色情”),说明她还有坚守自己思想的自觉。可惜她还没有使用自己的力量传播先进思想的自觉,不过作为一部爱情片还能要求什么呢。玛莎是公共空间的建设者,马克西姆干脆就是个建筑设计师,没有展示他的作品,电话中的他向玛莎讲述着彼得堡的建筑。建设者——设计者、欣赏者,他俩的职业实在没法再般配了。
有联系也有区别,玛莎的职业使用的是自己的声音(属于时间的),而设计师的建筑作品是属于空间的。虽然本片总的时空安排是很传统的,但若干小细节很有新意。比如在两位主角之间切换场景常用收音机换台的嘈杂声音结合上眼前飞速驶过的建筑群,好像观众自己动手像调收音机一样在选择继续观看谁的故事。除了这“配音的空间转换”外,还有一处,马克西姆喜欢的姑娘告诉他自己要结婚了,她走后马克西姆躺在床上关灯,同时音乐也戛然而止。列举这种小细节有些琐碎了,就此打住。
公共空间这个概念不算新兴,但本片中却加入了时代的特色。如果要举出本片中最重要的叙事道具,那一定是玛莎的手机了。手机和网络使陌生人有了交流的可能,也使人与人之间变得孤立起来。人与人的交流不再需要表情,不再需要面对面了,刚刚和你互诉衷肠的人当面却形同陌路。从前一村人都知根知底,如今连邻居姓什么都不知道。人与人之间的物理距离远了,心理距离还能近么?物理距离近了,心理距离会不会反而远了?心理距离近了,怎么在滚滚人流中拉近物理距离?体会这些微妙的情感,恐怕只有去观看影片本身了。在影片的结尾,马克西姆出于被迫拨通了彼得调频的热线,让这个故事进入了公共空间,这个设置煞是精彩,和开头广播中对马克西姆的祝贺(由公共空间引入主角的故事背景)成为一组有趣的对照。插话:三星的广告好夸张,下雨顶箱子那段让我无语得很开心。
故事选择圣彼得堡作为自己的背景,而且把“彼得”放在片名里,选择这座如此有意味的城市一定有其政治意义。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导演想“去政治化”,理由是圣彼得堡城市名称的变化。但由于俄罗斯民族的历史不了解,我不敢确定。感觉导演喜爱把镜头对准很多颇有古风的建筑,但它们是不是在苏联以前就存在了,还要了解历史的同志们来分析了。还有第一次约见的地点被水龙头冲洗的是谁的像。如果是去政治化的话,影片的定位就很明确了,玛莎没有使用自己的力量传播先进思想的自觉也不足为怪了,马克西姆以畏惧“不可抗力”为由留在圣彼得堡也是因此。大家都只是追求美好生活的普通人嘛。
影片的开头结尾都有天气预报,表面看来是提醒大家公共空间的“公共性”,此外是否还有别的用意?

彼得调频Питер FM(2006)

上映日期:2006-04-20片长:86分钟

主演:Yekaterina Fedulova / Yevgeni Tsyganov / 

导演:Oksana Bychkov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