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杀了我妈妈》到《妈咪》,男孩多兰终于跨过了跟自己过不去的那道坎,完全了一次最漂亮的与别扭自己的和解。与其沉浸在不可逆转的情感保护之中,不如干脆利落的让彼此的感觉留在最完美的那一刻,带着武士道的决绝精神,似快过秒速五厘米的樱花飘落回天堂。

在《我杀了我妈妈》中,儿子回忆起童年时的黄昏色彩与《妈咪》中窗外的色彩相同,鲜艳的晚霞在沉甸甸的乌云间闪现色彩,像是生命最后的狂欢
当《born todie》响起的那一刻我生生起了一身的鸡皮疙瘩,并非因略微尖锐的拉琴声在本是空静的画面中突兀响起,而是抑制不住的兴奋!我觉得我的眼泪快要出来了,我的心已经随着这个可恶又可爱的孩子一起狂奔在干净医院的走廊,奔向琉璃般的世界,日暮西山的色彩沉淀了过于激烈的情感,过滤到最后的,竟然只剩下了妈咪孤独的躺在床上的情景。



可是妈咪呀,如果你的孩子注定与众不同,即便你折断了他的翅膀,他也可以用生命飞翔。
《我杀了我妈妈》中的幻想来自儿子,年轻的他愿意向世俗观念向妈妈的希望妥协时,却不幸选择了同样为世俗眼光所诟病的对象——师生恋,他所看见的是被认可的欣喜,却看不见对方老练的恐惧;《妈咪》中的幻想来自母亲,她一心希望儿子平稳快乐的像个普通孩子那样长大毕业成家生子,而她也像个普通母亲那样幸福的看着这一切发生。然而这些幻想虽然极尽美轮美奂,却成了心尖上的匕首。
《我杀了我妈妈》中的母子与《妈咪》母子的性格截然相反,但把它们组合起来才算是一对母子真正的情感,内在波涛汹涌的情感内敛成不动声色的厌恶,《妈咪》是普通人不平凡的情感世界,癫狂放肆按照自己想要的节奏生活;《我杀了我妈妈》是误入成人世界的情感动物,柔软对上尖刺不仅仅会疼痛,鲜血也会染红尖刺的双眼。



我很喜欢《我杀了我妈妈》里面的构图,说话的两人明明相处很近,镜头却将他们分割在两端,用大片的空白取代一个活人的位置,以暗示着两人心灵交流的贫瘠和情感距离的遥远。
在《我杀了我妈妈》中,多兰的情感世界被清楚明白的呈现在了荧幕上,有的以文字,更多的则是崩溃发狂的内心世界,在慢镜头中展现的恼怒被成倍的放大,面对自己深爱的亲人与自己渐行渐远的无力感被一个个超现实的幻觉代替。人类的情感如此复杂又矛盾,你们的爱与恨一如灵与肉般,有时清楚的像被分隔在忘川河两畔,有时模糊的像抱着对方的时候像是抱着自己,你们绝望、大叫、哭喊、狂笑,最终都不过因为你再也没有其他办法表达自己的爱。而《妈咪》中的表现手段明显成熟了许多,人们从想象中跳脱到了现实里,语言所无力表达的都用音乐和肢体动作所代替。最深沉的情感最难表达,因为你知道它就在那,一旦要你去表达,那一瞬间所有的词汇、教育、经验便会冲击着你的大脑,你搜肠刮肚的寻找能配得上它的字眼,却发现这实在是一个令情感降温的过程。所以人们亲吻,拥抱。

有些话,只能对自己说

冲破黑暗,寻找光明,逃出幻想,活在当下
两部影片在展现母亲发现母子隔阂时都实施了一个行为—逃避。
首先是因为年龄的差距,16岁的少年事再多也是叛逆,做母亲的才是过来人明事理,尽管这种看法存在着一定的事实基础,但毫无疑问也正是因为年龄的关系,少年才更多的关住于真实的情感,他的尖锐多刺看上去虽然危机重重令人不敢靠近,但如果你真的走近,会发现其实他顶多是一只海参;而母亲疲于应付生计,她更多的精力已经从保护孩子回归了寻找各人的价值和社会地位,作为一个成人,越多的关住情感就意味着感受到这个冷酷世界越多的谎言和欺骗,减少失望去抓住并不多的希望,作为一个普通人,唯有小心翼翼的随波逐流方可拥有一席原则之地。《我杀了我妈妈》中的母亲或是忘记了儿子的计划,或是根本没有把儿子的想法当作一件正事,在儿子慢慢拥有独立人格的时候还在当他是个不懂事的屁孩而已;而《妈咪》中的母亲沉浸在了自己的幻想中不能自拔,用她的经验将儿子亲手送上了死路。
其次是因为金钱关系,即便法律上来说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成年人也理所应当的将赡养一家子张嘴吃饭的人作为责任扛在身后,然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我们不难看到,一个孩子受控于父母主要还是来源于经济的压力。如果情感可以如此轻易的将人们连接成长久有效的关系,社会上就不会将婚姻纳入法律条款之内加以约束和保护。当一个人没有经济能力,也就意味着他失去了生活的自主权,而一旦这种权力掌握在了其他人手里,即便这个人是我们至亲的人,也不免要受这个人所认为的“最好的”来安排自己的生活。成人们习惯了用钱解决的事情就不需花费昂贵的情感,于是《我杀了我妈妈》中的母亲用每周的零花钱就改变了儿子早有的安排,《妈咪》中母亲为了昂贵的赔款不惜出卖自己却恰恰触碰了儿子的底线。
最后是信任危机,人们关系间最不可逆转的悲剧。当我们从最初的火热逐渐降温,突然走出认定对方是自己人生支柱的误区,每个人都会开始注重自己内心的追求和看法。《我杀了我妈妈》中的母亲有了自己的事业,并且乐此不疲的用物质完善着自己的品位满足自我的价值感;《妈咪》中的母亲在自己的生命受到无法控制行为的儿子的威胁时也会毫不犹豫的将利器砸向儿子的头。有些细节或许会被我们遗忘,但我们的内心深处对此深深清楚:母亲一边希望儿子的成长可以让他成为一个独立而优秀的人,却又不免希望他依附于自己;儿子一边希望母亲可以一如儿时那般对自己百般爱护青春美丽,却又不得不面对她日益老去年华不再的事实。
终于,两人之间的矛盾像风滚草一样越滚越大越滚越糟,两人都悲哀的意识到那些美好的曾经之所以珍贵正是在于其的不可恢复。多兰选择的其实是母子关系之间比较特殊的一段时间,儿子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母亲正处于事业瓶颈期,两个人的烦恼程度互相攻击起来完全不亚于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们回不去了,真是世上最伤人的话。即便我们怀有再浓烈的爱,也不免掺上了太多我们不愿承认的东西。谁也不想勉强因为习惯而生活在一起,一如夏日需要凉茶冬日需要炉火,我们要的是那些象征着爱的东西。
墙上的母子照是母亲和孩子共同的期盼,然而这冰冷的图画也会褪色,一如我们都在不断赶路中失望着
在《妈咪》中出现了一个“干妈”的对比,她从戴安母子强烈的爱意中获得了驱散阴霾的力量,然而却终究要随着自己的家庭而去,她时刻谨记着自己不存在监护人这一身份的事实,她能给的只有暂时的教育和宽慰,情感也好支撑也好都有一个隐形的临界点。我们都记得《我杀了我妈妈》中的经典台词,儿子问“如果我今天死了,你会怎么样”转身走掉,母亲伤感的看着那个背影说,“明天我也会死”。这是亲生母子才会有的羁绊。
情感浓烈到了一定程度便挥毫上了欲望的笔墨,《我杀了我妈妈》中的同性之爱将欲望书写成意识流的美感在赤裸的身体间沉重呼吸,我却更为喜爱《妈咪》中儿子献给母亲的一吻。我猜年轻的他还不能理解自己所作所为的全部意义,但我喜爱这样单纯直接的表达。世间的雾霾太重,模糊了视线也模糊了心灵,我们需要这样单刀直入的炽烈武器。

妈咪Mommy(2014)

又名:亲爱妈咪(台) / 慈母多恶儿(港)

上映日期:2014-05-22(戛纳电影节) / 2014-10-08(法国)片长:139分钟

主演:安妮·杜尔瓦勒 Anne Dorval/安托万-奥利弗·波尼安 Antoine-Olivier Pilon/苏珊娜·克莱蒙 Suzanne Clément/帕特里克·华德 Patrick Huard

导演: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编剧:泽维尔·多兰 Xavier Dolan

妈咪相关影评

。
。 • 妈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