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据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我们往往会忽略电影本身而去挖掘事件的意义。电影的社会性功能无可置疑,但如果把这种功能作为电影的噱头,就会暴露导演的意图,这种意图未必就是善意。也就是说,为什么去拍这样一个故事,把这个故事改编到怎样的程度,才是衡量它是否真诚的标准。
这部电影最大的遗憾,就是它以一种最真诚的内容拍出了最不真诚的艺术。问题恰恰出在改编上。
我特意去查了一下事件资料,发现除了女生被不良少年性侵这个事实外,其余几乎是一种编造。作为非纪录片,改编无可厚非,但这种改编充满了改编者明显的企图,先有立意再为立意寻找相应的情节,这就很糟糕。
电影想要表达女性弱者作为被侮辱的一方是如何无助,但却缺少形式和角色上的支撑。
从形式上来说,影片采用了过去和现在双向并行的方式展现。这样的方式并不新鲜,像《亲切的金子》等电影也是如此。这种方式如果用的好,能够通过强烈的对比造成一定的冲击。但是,回忆部分被严重打乱,以至于人物关系并没有交代清楚。如此一来,女主角的行为就无法得到合理的解释,她的遭遇也无法得到共情。影片一开始,当女主角被一大群人围住时,因为没有任何交代,所以没有能力形成悬疑效应,只会让人一头雾水。她和父母的关系,和好友的关系,甚至和好友的男朋友之间的关系,完全没有形式上的支撑。
角色上的问题更大。我在观看时总觉得人物本身存在生硬的部分,而这种生硬似乎不是演技的问题。后来我才明白,人物的发展缺乏应有的心理规律。这让除主角之外的所有角色非常苍白。从影片看,主角的性格原本是有些强悍的,但经历过暴力之后呢?面对老师妈妈和新同学,她的性格完全是两个极端。从人物心理发展来说,到一个新地方她会下意识保护自己,可是当新同学主动示好时,她竟然板着脸说:我和你很熟吗?滚开!更有意思的是,对方竟然就不滚开,还一个劲儿的示好。这不是改编,是脱离了基本心理表象的胡编。
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比如当女主角离开老师妈妈家时,那位老警察追了上来,目的是受懦弱男父亲所托,请女主角接受道歉。但这一幕非常生硬,我突然明白,这是导演刻意安排的,原因在于导演想让女主角说出那句话:为什么我是接受道歉的一方,却必须逃离?
所有的人物成了电影表达主题的棋子。事实上,我在写作中有一个心得,如果要费心思去想人物该说什么,这部作品多半是失败的。因为人物没有自己动起来。
因为人物的不自然性,即使影片有再多的象征和暗示,包括那台不会转头的电风扇,也变得极为刻意。
韩国导演是幸运的,他们有题材的大自由,然而,拍摄社会性题材为目的去改编,会造成一个后果,即观众无法轻易的评判,因为面对这样的题材,对影片评头论足似乎有一种不尊重内容的感觉。也就是说,不管我拍的如何,你们不能说三道四,否则就是和影片中那些冷漠无情的角色一样了。这正如我们的爱国题材,有着天然的正确性。
那么,能不能这样讲,在现实中的受害者遭受无数的磨难后,又被这部电影利用了一次?








韩公主한공주(2013)

又名:被转校生(港)/青春勿语(台)/韩恭珠/Han Gong-ju

上映日期:2013-10-04(釜山电影节) / 2014-04-17(韩国)片长:112分钟

主演:千玗嬉 Cheon Woo-Hee/郑仁善 In-seon Jeong/金素英 So-Young Kim/Young-lan Lee/Yong-Joon Kinchoi/金炫俊 Kim Hyun-jun/权范泽 Bum-taek Kwon

导演:李铢真 Su-jin Lee编剧:李铢真 Su-jin Lee

韩公主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