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一结束,我从座位上起来的时候,是有些失望的。
如果仅仅从电影作品的形式美学上看,全片流畅的叙事、稳定的节奏和末尾的高潮,使它倒也称得上是一部能够与奥斯卡奖沾边的作品。我对95、96年的奥奖殊无好感,能够让《阿甘正传》压倒《肖申克的救赎》,这说明评委大多还是没有能够超越大众化的眼光。
当然,《生命因你而动听》当初入围,凭的是男主角理查德德莱弗斯和配乐麦克凯曼的出色表现。
我本不该诟病这个故事老套的故事情节。

本片原名《霍兰先生的乐章》,细细品来此名的确不如《生命因你而动听》动听,然而原名的平实却似乎更加迎合电影本身。我之前说失望,其实也是因为觉得故事情节比较老套。默默无闻的音乐人霍兰先生,本立志成为一名作曲家,他为自己的生活所做的大部分安排,都是为了这个梦想,包括到一所中学担任中学老师。如果说,当他在家里作曲时,那是他在独自一人的世界里可以完成的工作,而不必考虑一首曲子要牵涉其他任何人的意义,他只需努力创造那种创作的美感与快感。那么,在形形色色的人群汇集的学校,处理复杂的人际关系对他而言就是巨大的挑战。看吧,在与同事之间、与领导之间甚至是在师生之间,霍兰先生都表现出无比的紧张、孤傲与笨拙。而初入职场的他,显然没有意识到教师是一个需要面向众人的工作,他似乎仍然沉浸在编写复杂音符的伟大工作中,他按时上班、循规蹈矩地上课,却一定是最早在下课后赶到停车场奔回家中的人。那时候,他的梦想、他的爱仍全然地留在家中,那里有他写到一半的曲谱、朝夕相伴的钢琴与温柔善良的妻子。
第一个转变出现在期末。校长私下批评他“并不是称职的老师”,与学生们日益紧张的关系也让他沮丧不已。他对妻子抱怨发怒,妻子却告诉他,自己怀孕了。他开始试图改变自己和学生的关系,他并用了巴赫和摇滚乐来带动学生对于古典音乐的兴趣。他开始用心辅导那个总是找不到音准的红发女生,并且用“夕阳”的比喻启发她对于音乐的直觉。随着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霍兰先生似乎也发现了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巨大快乐。他热烈地与学生分享着古典乐和摇滚乐的美,并且积极地操办着鼓乐队。生活似乎朝着一个他不曾预料过的方向发展,霍兰先生的确越来越像一个老师了,而这份工作带给他的快乐也渐渐膨胀到了顶峰。
就在此时,出现了本片的另一个关键性的转变,在鼓乐队经过了欢呼的人群时,霍兰的妻子转身看到了自己毫无反应的幼子。这个孩子竟是个失聪儿。这对霍兰先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在讲解贝多芬的课上,他难以掩饰内心的痛苦:“几千万人中,为什么偏偏选中了他……”抚育一个听觉丧失的孩子,对于这个平凡的家庭来说非常艰难。霍兰夫妇要去学习手语,要尝试各种办法完成对孩子的教育。霍兰先生开始将更多的精力放在了他的学生身上,而妻子对生活的重担也是不堪重负,夫妻之间开始出现冲突和矛盾。他们用争吵来发泄平日里被硬生生咽下的痛苦和酸楚。
很少见到他坐在钢琴前写歌了,但是霍兰先生的工作进展越来越顺利。即便遭到同行的嫉妒,他始终能够得到学生的喜爱。他和几个同事一起操办音乐剧,音乐剧的女主角是一个天赋甚好的女孩子,她毫不掩饰自己对于这位博学、幽默的霍兰老师的爱慕。在一次演出后,她决心听从霍兰的意见,怀抱才华去纽约寻求发展,走前她对霍兰真诚地告白,并且邀请他一起去实现音乐梦想。霍兰在女孩儿临行前拒绝了他。
霍兰对这个女孩有格外地指导与偏爱,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女孩儿身上的音乐天赋让他看到了自己已经随岁月渐渐淡去的音乐理想,他在女孩身上寄予的,是自己无法实现的渴望。但是,责任感和作为一个成年人的冷静还是战胜了一时的狂热。妻子隐隐地知道了丈夫的秘密,但是也仍是没有拆穿。他们只是在床边轻轻一吻,就不再有任何的摇摆与疑虑。
前面我们说,霍兰先生并没有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自己成长得异常艰难的儿子身上,父子关系自然也没有很好。后来,列侬去世,像一个导火索,迅即引爆了父子二人的矛盾。父亲愤怒地说,你根本不会懂!而儿子却说,你的心里面只有你的学生,却从未教过我。霍兰先生在家庭生活中的表现似乎的确不像他在讲台上那般潇洒完美。他开始正视自己对儿子的忽略,在一次表演中,他用自己难听的歌声和笨拙的手语为儿子(和许许多多像儿子一样失去听觉但对这个世界的美依然心存向往的孩子)演唱了那首《Beautiful Boy》。这一段导演试图处理地很煽情,他让霍兰先生像一个满怀父爱的人用如此郑重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父爱。但是也不知是因为德莱弗斯的表演过于修饰,还是电影镜头的处理过于刻意,我始终觉得这一段本该容易戳人泪点的片段有比较重的表演的痕迹,反而无法打动我。
多年后霍兰先生已是白发苍苍的老者,学生给予他的信任与爱戴不曾改变,而外部世界却在一点点改变着。董事会为缩减开支取消了音乐部,霍兰先生做了半辈子的老师,却再无力为自己抗争。但是,电影的高潮却出现在了末尾。霍兰一家人被乐声吸引到礼堂,惊讶地发现这里端坐着成千上万他曾教过的学生。他们为他准备了隆重的退休仪式。曾受他恩惠的红发少女成长为一区之长,她动情地讲述霍兰先生曾带给她的巨大力量和精神财富。尔后,霍兰先生获邀指挥了一场《美国进行曲》的表演。至此,电影在这种气势磅礴的高潮中结束。
电影反映的是一个普通的中学教师霍兰先生的大半生教师生涯,这是一部典型的美国式主旋律电影,动用各种元素来塑造一个真实可爱的老师形象。电影中的配乐除了之前提到的已获奥奖肯定的麦克凯曼,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人,就是约翰列侬。片中曾出现beatles的歌曲《imagine》:maybe you will say I’m a dreamer, but I’m not the only one. 这本是写心怀不死梦想,即便世界改变依然不移本心不失本色的人,我觉得放在霍兰先生这里非常不合适,应该改成beatles的另一首名曲《let it be》(顺其自然)。
故事很平淡,无非就是一个原本想要成为作曲家的音乐人如何成为一名桃李满天下的优秀教师。但是这则故事在豆瓣网上得到了很高的评价,甚至一向挑剔的和菜头也对它偏爱有加。但是主旋律就是主旋律,这种电影大多耽于口号式的宣扬与片面与表面的教化。它的宗旨就是戳你泪点、令你感动、令你认同、令你模仿。
故事本身的平淡并没有被导演拯救,他的叙述能力中规中矩,这个故事也没有讲出能够让我耳目为之一新、身心为之一震的强烈感受。在这个故事里,没有大奸大恶的人物,每个人都很温和,除了霍兰一家,其他人物的形象还有些平面化。即便是嫉妒霍兰的历史老师,在霍兰最后的演出中也跟着音乐点起了头。作为老师的霍兰,征服了毫无乐感的学生,征服了心怀委屈的儿子,甚至还征服了自己的对手。除了命运曾给他的那些无法抗拒的艰辛,他几乎从未失败过。
我只是觉得,故事的每一个情节,都是理所当然,它应该这样发展,也只能这样发展,任何一点改变都会使故事和人物失去前进的动力。也许,就是因为这个,电影称得上平实。这部电影非常平实自然,自然地就像是我们每个人真实的人生。霍兰先生面对年轻学生的热情和邀请会摇摆、会挣扎、会动摇,在无法与儿子沟通的时刻,他选择了逃避而把更多精力交给学生。美国的主旋律影片比较好的一点,就是它从来都无需塑造高大全的人物形象。它只试图用一些温情的、永恒的东西打动你,令你相信。
我对教师这一职业殊无恶意,但是对这种刻意塑造老师光辉形象的影片也却没有好感。教师,在我看来,更像是一个苦行僧,应该剥去所有被刻意美化过得标签和意义,回归教育最本质的内容,就是一个真实、脆弱的灵魂对另一个真是脆弱灵魂的触碰。无需他牺牲家庭、牺牲自我,教育应该在双方都能够真实自由地做自己的过程中完成。在我看来,老师,与这世上许许多多平凡琐碎的工作并无不同,当然不应鄙夷,但也无需赋予其太多高贵的意义。电影中霍兰的教师身份在不断地强化,而最初的音乐人、作曲家的身份却在弱化,我无法评价这种变化。我只是想,霍兰如果只是一个老师,他是无法吸引这么多的学生为他而来的。一个老师,首先是人,他的人格魅力才是吸引学生的最重要的东西吧。
电影结尾处那一场盛大的演奏会,一点也不真实。现实中有许许多多优秀的老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谢幕时,我们只能看到他们沉默坚定的背影。他们没有这样隆重的谢幕,而事实上也并不需要这样的落幕。寂寞是哲人世界的常态,也是知识人的本分,花团锦簇、烈火烹油的世界是属于权势精英的。因此,这样的结局,在我看来,更像是许多在现实中默默无为或寂寂无闻的人,在平凡机械的生活中,寻找不到现实的满足感,就要用这种对雄壮的、激越的、英雄主义的人生背景的向往,作为疲惫世界中的梦想。这样,原本平淡的生活,才渐渐发散出微弱的光。而真正的“英雄”,从来无需这种梦想,他们只想进一步,再进一步,不求生命是否有那种极致的壮丽,只知进一步便有一步的欢喜。

生命因你动听Mr. Holland's Opus(1995)

又名:霍兰先生的乐章 / 春风化雨1996 / 生命因你而动听 / 赫兰德教授的乐曲 / 生命交响曲

上映日期:1995-12-29片长:143分钟

主演:理查德·德莱福斯 / 格伦妮·海德利 / 杰·托马斯 / 奥林匹娅·杜卡基斯 / 威廉姆·H·梅西 / 泰伦斯·霍华德 / 

导演:斯蒂芬·赫瑞克 / 编剧:Patrick Sheane Duncan

生命因你动听相关影评

Bar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