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是一部没有战争场面的战争电影。它通过普通人的生活反映了日本战争时期的艰辛,思想受到的压迫,病态的社会风气和愚昧民众的盲目,但也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和最淳朴的善良。电影着重刻画了女主角野上佳代这一角色,她是一位集合了爱和美的母亲,坚强而隐忍,人性的光辉在她的身上闪耀着。

电影是小照的回忆录。故事开始的时候,她还是一个九岁的、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伙伴们唱着歌“照美,一起玩吧,快来啊”,叫她去看一只被碾死的小猫。片头用几个细节勾勒出了故事的背景:晚饭时,父亲看的报纸上大字写着:政坛要人失言,递交辞呈自请下台。圣战决议即将进行;母亲与父亲交谈时也提到家里已经欠了三个月的房租。

小照的父亲野上滋是一位学识渊博的大学教授。1940年二月的一个夜晚,犬吠,风啸,几个警察闯入家中,以“发表反战言论”犯下政治罪的名义带走了野上滋,小照和她的姐姐初子被吓得躲在母亲怀中抽泣。

监狱里的生活可以用不堪来形容,二月严寒,狱中关押的另外几个犯人衣衫褴褛,挤在一起勉强取暖。他们哆嗦着吸气,左脚搭在右脚上磨蹭,马桶就在身边,散发着恶心的臭味。几个人中的“老大”问他犯了什么罪进来,他回答“算是政治犯”,那人说道:“你是共产党,总不能让你挨着马桶坐吧,过来坐”。狱友与野上滋的几句对话,悄悄地描绘了当时日本政治的一角。

丈夫入狱后,小照的母亲野上佳代一人承担生活的重负,在生计和警局间奔走。万幸的是,野上滋昔日的学生山崎听闻老师的状况,赶过来帮助佳代母女。在这部以悲伤和哀婉为基调的电影中,山崎是偏向乐观、快乐,甚至有点搞笑的角色。他第一次拜访师母一家,进门时因为个头太高头撞到门框;从兜里拿出笔记,一把硬币掉在地板上;道别时起身,因为跪坐太久腿脚麻木跌倒在地,破洞的袜子露出脚趾。他的一系列窘态让母女三人暂时忘记了不幸笑了出来。这之后,山崎时常来到家里帮忙,小照和初子都很喜欢他,叫他“山先生”。

佳代带着小照第一次见到丈夫时,已经是樱花盛开的时节。几经奔走,她们终于能够见他一面。监狱生活让野上滋形容枯槁,衣服又脏又烂,后背上的冻疮触目惊心。小照见到自己父亲的时候甚至有些害怕。警局里的官员说:“规矩一点,早就当上正牌教授了”,并提醒野上滋“摆正思想,做个堂堂正正的日本人”。这之中具有很强的讽刺意味,民众们被军国主义洗脑,把侵华战争称为“圣战”,反战是叛国,改革是造反,在这个时代中,思想被被禁锢、局限的程度不亚于文革。

再往后,佳代在警署工作的父亲也来到家中探访,留下了一笔钱。因为有个政治犯女婿,佳代的父亲不堪他人议论辞去了工作,佳代不愿听从他的指令与丈夫离婚,父亲遂于佳代断绝了父女关系。佳代离开后,她的父亲吃着厚喜烧,说道:“前线的战士哪有一餐一饭,哪有那么多余粮给叛国贼”,他把佳代的丈夫称作叛国贼,想着前线的战士正忍饥挨饿,却全然没有注意到自己正在吃的就是牛肉。
小照的姑姑久子——野上滋的妹妹,从奈良来的仙吉舅父先后来到家中。生活变得稍微热闹了一点。

野上滋换了一所监狱后被允许看书,佳代到丈夫曾经的老师家中借两本自己家里没有的德文书: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黑格尔的《逻辑学》。这位老师并不同情野上滋的遭遇,反而认为他是咎由自取。他已经成为教授,家里十分华丽,相比之下,本可以成为正牌大学教授的野上滋却因反战思想身陷牢狱,过着非常凄苦的生活。这样的反差让人感慨。

久子姑姑与仙吉舅父离开后,野上滋不幸过世。战争后期,因兵力短缺,近视并且左耳失去听力的山崎也被征召入伍。他不会游泳,死于东海海上,同船的战友幸存下来,把这个消息带给了佳代。

故事以很多年以后佳代在病房中死去的场景结束。这个时候,小照真的成为了一个画家,她已经成家,孩子也已很大。她走到母亲床前,问母亲还有什么要说的,病床上苍老、气息微弱的佳代说:“受你们照顾,谢谢,再见。”照美说,不久就能见到老爸,山先生和久子姑姑。佳代回答道:“不想在那个世界见面,想见到活着的他们,不想死了才见面。”

到这时,才是佳代一生中最显露痛苦的时刻。战争带给人们的,是残缺的家庭,亲人分离的痛苦,是贫苦无力的生活,难以忍受的物质与精神短缺。更重要的,是夺走了无数的生命。生命只有一次,没有可能再来,一旦失去,无法补救。佳代说“不想死了才见面“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绝望,她知道死后不会再见面,这一生,直到她死去,她也没能再见到丈夫,山崎,久子。也就是说,永远见不到。佳代的沉痛小照显然是理解的,所以她听到母亲的这句话后,掩面痛哭,哽咽道:你怎么可以这样说?

影片中,最使我震动的莫过于久子的死。在电影的开头,一家人在饭桌上聊天,提起父亲长大的广岛,初子问:“那里真的四季如春吗?“父亲回答道:”广岛是个好地方,阳光明媚,青松白沙,一开窗,满眼都是蔚蓝的大海。“他们唱起广岛的歌谣:大海啊大海,浩瀚无边。从家乡广岛来的久子姑姑,知性,优雅,漂亮,她曾在东京学习画画,从不用金钱度量艺术。久子回家乡之后的一九四五年,原子弹投到了广岛,这个美丽的地方变成废墟,同样美丽的久子姑姑“在战败的一个月后,因核辐射病一直痛苦不堪,最后终于死了。”画面定格在久子姑姑的照片上。美丽就这样被战争无情的毁坏,它带来的悲痛直击心底,悲剧的力量让人反思战争的意义,那就是:没有意义。它让美丽凋零,给世人带来无法愈合的伤口,没有任何意义。

电影中无时无刻不在体现着被时代局限住的人们的思想。山崎哼唱着歌路过警署,被警察叫住。警察问:“好手好脚怎么不去参军?”为了搪塞他,山崎回答:“一边耳朵聋了,又是高度近视。如果受到军帖,一定身先士卒,报效祖国。”警察放走他后,山崎小声补充:“才怪。”佳代去参加街坊促进会,按例先朝拜天皇皇居。一位老妪质疑道:“天皇不是移驾叶山别馆了吗?报纸上都报道了。”众人附和,决定调转方向向叶山跪拜,街区的主席福田先生不能判断:“这要问上一级主席”。仙吉舅父在街上遇到抵制奢侈的运动,几个妇女宣传着“抵制烫发,全力援军,为了大和民族,不要佩戴戒指”。这些带有一丝幽默和讽刺意味的片段,真实的反应了国民的愚昧和当时社会的风气。回顾历史,不难发现,在这些特别的时期,如文革,如纳粹,无一不是盲目听从和狂热崇拜,人们失去了客观和独立思考的能力,被群众感染,身陷刻奇,只能被历史的洪水裹挟着,不知道要飘向何方。

小人物的普通生活里却也充满了温情,在这个战争的年代里,亲情,爱情,邻里之间的关照,人与人之间的体恤都非常珍贵。邻居们帮佳代介绍了小学代课老师的工作;卖煤炭的福田先生为她多留了半包煤炭;被山崎骑车带来的老医生免了佳代的诊金;解放招待会上的人们耐心的等着迟到的佳代,并无责备之意。山崎的战友小宫山,从战争中幸存下来,履行自己的承诺把山崎的遗言带给佳代。影片借由小人物之口道出许多沧桑,福田先生说:“生儿子的人家都忐忑不安的”;老医生劝解佳代:“处处都是怪事,却还要见怪不怪,照常过日子”。山崎、久子甚至粗鲁的仙吉舅父,都曾是佳代的精神支柱。他们支持她,鼓励她,理解她。笨手笨脚、爱哭鬼、不会游泳、不睦虚名的山崎,暗恋佳代却不敢说出口,他默默照顾着佳代母女。扮演者母亲角色的佳代,瘦弱却坚韧,支撑着一家的生活。生活重担之下的她已经不再漂亮不再年轻,可是她身上熠熠的母性光辉,让人知道“我还是个人呢”。回想起母女三人在暖黄色的灯光下做针线活,商量着给狱中的父亲写信,那一刻的温馨,是灰色生活里的一抹亮色。我想这也正是山田洋次导演想表达的、最重要的东西:人性永存且美。

导演山田洋次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诠释了日本战时普通民众的生活,《母亲》像《斯大林格勒》一样,没有站在悔过的角度,也没有站在受害者的角度。它真实的还原了那一段历史,在一个个看似很平凡的细节里,透露出以史为鉴的反思。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我几度要流泪,或是感动,或是愤慨,或是愤怒,悲剧之所以比喜剧更有教育意义,正是在于它更能引起人情感上剧烈的波动和共鸣。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山田洋次曾在中国东北居住十余年,日本战败后的1947年才回国;电影根据野上照代的小说改编,这部小说是她的自传;吉永小百合是坚定不移的反战人士。这样的组合成为了《母亲》这部电影。

母亲母べえ(2008)

又名:Kabei: Our Mother

上映日期:2008-01-26(日本)片长:133分钟

主演:吉永小百合/浅野忠信/檀丽/志田未来/佐藤未来 Miku Satô/笑福亭鹤瓶 Tsurubei Shofukutei/坂东三津五郎/倍赏千惠子 Chieko Baishô

导演:山田洋次编剧:山田洋次/平松惠美子/野上照代

母亲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