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主线很女权,近年好莱坞一旦是女性主角这样政治最正确了,不过编剧还是很巧妙的将女性寻找自我反抗男权的线索跟一个歌手自我的觉醒结合在一起叙事,总的来说,还是很顺。

撇开故事,我喜欢珍妮花哈德森,我喜欢她很多年了,上一次在电影里被惊艳到是《dream girls》,唱歌好猛的,可惜她猛烈的情绪并不适合当代,她很红但一直没有到一线那个层级,不过她是那种万一我到美国或者到中国我会排除万难去看她现场的那种歌手。看了这个电影我才知道她是继承了Aretha FranklIn这种歌手的情绪处理,我之前也不大听得进Aretha ,情绪太猛了,不适合我这种保守的中国人,我喜欢珍妮花纯粹是因为当代没有这样的歌手并且折服于她的唱功,正常情况下我也不会循环珍妮花的歌。

作为影评,本来应该有长篇大论的背景介绍让读者更了解这个电影,但是,这个浮躁的时代,又没人付稿费给我,我真懒得写,只是因为这个电影目前0影评,我觉得豆瓣不至于落寞成这样,随手写几个主观感想。

开始说主题了,《尊重》里有几个女主到录音棚录音的场景,实在太soul了,音乐就应该是这么创造出来的,词曲写好,歌手或者乐手起个主题,定下groove,其他乐器一个个的跟上,太美妙了。当然,电影里肯定是简化了,因为创作过程哪怕全是顶级乐手,从出句子到最终成品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磨合的,但这才是真正有灵魂的音乐。现在的编曲门槛很低,进入音乐的门槛也变低了,效率也变得很高,不需要再组织像电影里那一大帮乐手同时在一个大空间里工作磨合,最后出一支单曲,讲真,现在这么搞,成本会高得吓人,效率也低。可是,这个世界真的跟cpu速率一样,越来越快,没有old school那么有趣,那么有灵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