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我们看电视剧和电影,总是喜欢问身边的大人
“他,是好人吗?那谁是坏人啊?” ——楔子

90分钟的片长,在60分钟之后,除了结局,整体故事都已经水落石出
其实不用想,也能知道最后的结果是坏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好人得以伸冤
不可否认,一部简单的电影很能够映射现今的一些事情
在权利和金钱面前,所有的好人,直到矛盾发生之后的那一刻开始
社会和公众才会认识到,原来真正的好人其实身披着坏人的光环
太多时候 他们一个个只是被所谓的义务教育和规章条例蒙蔽了双眼

他们手无寸铁,也无缚鸡之力 承受过一次次的冤屈之后
他们只会选择最原始最暴力的手段去对待上述的不公
相反,在“好人们”看来,“坏人”的头顶总是笼罩着绚烂的美丽光环
他们不是不知道,这样的方式和手段无异于杀鸡取卵,或者就是错上加错
但这一切本就是一个充满暴力的利益链,或是以暴制暴,或是束手就擒
————别无他法

就我个人而言,一小时的电影已经将故事叙述完毕
没有两强相争勇者胜,有的只是两败俱伤徒悲凉
拉回到现实中来
在世界金融中心 闸北有过袭警,静安有过火灾
在“爷爷”的家乡,幼儿园贴着冤有头债有主
蓉城的公交闷过人,过失激情等词频频充斥新闻
于是公交车配备安全锤,反腐倡廉文件重被提上两会,又是先进又是党纪
太多太多,每每如此, 我常在想并只能说“你们早干嘛去了?”
用儒家的思想教导,却用法家的手段领导,只会生出一群异类
扯远。

结尾,当福利院的孩子冷酷的双眼盯着地上那个蜷曲的男人时
他的脑子里只有象征着光明与前途的杜院长 就像那个晚七点钟准时出现的节目
一遍遍不厌其烦的告诉人们,他们头顶有光环 他们就是羊,即便披着狼皮咩咩乱叫
他压根不会知道在这之前发生了什么,面前的这个男人又经历过什么
一个孤儿,面对着亲人的离去,仇恨的情绪可以诱使他举起手枪
同样是孤儿,同样是至亲的离开,仇恨的种子为何不可在十年后生根发芽
“爱,是上天给世人最好的工具”,是的,一个冠冕堂皇的工具
在这个工具的依仗下,他们能在行事后,无辜地举起双手,标榜清白

我忽然想起前不久看见的一幕闹剧,两个幼儿园的孩子,与福利院孩子的年龄相仿
为争夺某件玩具动起手来,经大人劝阻后,其中一个小孩趁大人不注意推搡了一下对方
口中振振有词,“好了,我不和你打了,你也不许打我了!”
挨了一下的小孩怎能容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奋力挣开大人的怀抱,硬是还以颜色
还不忘说上一句台词,“好,现在我们打平了”……

这只是若干个周末午后的一个小闹剧,可却看得我笑出声来
似乎小时候都曾有过类似的经历,谁都不想吃亏,却又想占着些便宜
然后再在得手后宣告无辜,意欲偃旗息鼓,在心理上胜对手一筹
就像影片中的杜院长
偌大的落地窗,洁白的礼堂,整洁的教室,香浓的咖啡
右手的纹身显得如此格格不入,正是这不和谐的一幕,勾起了陈杰对于往事的点滴
这里面,有诬陷,有冤屈,有痛苦,有仇恨,有至亲惨死,更有复仇

如果可以,我倒是希望影片一小时后直接可以快进至27分钟
看张颖和陈杰在一起,所有的“好人”都去了该去的地方
所有的“坏人”都躲进深山老林,过起了属于他们的山顶洞生活
片尾字幕强调“本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我只是觉得,这巧合未免也太多了一些。
当然,是开放的香港电影氛围让这巧合呈现在了我们面前
至于国内…早已黔驴技穷到不停地拍叶问和孙悟空了

影片以章回式的结构进行叙述,再用倒叙瞬间夺人眼球
做足了悬疑片的噱头,对于想看恐怖场景,满足被吓情结的观众该会失望
除了压抑的黄昏,蔓延的污血,以及恐怖气氛所折射出的那股腥臭难当
再没有一丝值得大众惊悚的元素存在
毕竟,支撑起整部影片的力量,不是惊悚,而是爱

近几年来,日本AV女星来大陆挖金的现象数不胜数
09年小泽玛利亚出演绝命派对 10年苍井空演复仇者之死
内地电影市场鱼龙混杂,她们对于票房的直接作用力只能是噱头
可恰恰是这些花哨,满足了内地惊悚片和恐怖片对于高人气高票房的饥渴追求
因此选择她们出演一些注定没有票房的商业电影,却是最无奈但又是最奏效的运营模式
斜脸麦浚龙自编自演,演故事的功底可见一斑
对于其即将参演“他的国”一事,多少还是有些期待
一个是好的故事,一个是好的演故事的人,把这俩放在一起,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

复仇者之死復仇者之死(2010)

又名:剖术者/Revenge: a Love Story

上映日期:2010-12-02片长:91分钟

主演:麦浚龙 Juno Mak/苍井空 Sola Aoi

导演:黄精甫 Ching-Po Wong编剧:黄精甫 Ching-Po Wong/麦浚龙 Juno Mak

复仇者之死相关影评

小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