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一个最特别的弱点就是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从别人那里获得认同感(叔本华)。这就是“小我”的“他证”属性。“社交圈”可以说是我们在社交中获取群体认同感的产物。影片《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将社交圈设定在申利高中,借“掌握了不同团体的语言与规则”的高三学生格雷格的目光,风趣地描绘了申利高中各个社交团体的众生相,并讲述了格雷格在和身患绝症的女同学瑞秋的一场209天的友谊之旅中被理解、被温暖、被治愈,最终卸下与人交往的偏见,同生活和解的故事。
事实上,我们都能在格雷格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一方面,当我们在追求“他证”过程中的认同感时,总是表现得贪婪无止境。这就是格雷格所说的:“在一般的高中生活里,你应该属于某个团体,不过那个团体也无法永远给你绝对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当我们发现,投影在别人眼中的自己往往都是被一定程度扭曲的,并且修正这种扭曲充满困难时,就会产生焦虑与抵触,会产生与格雷格相似的抱怨:“被迫花这么多年的时间和一些被几乎没有共同点、随机分配的人待在一起,简直就是噩梦。”
为追求社交“绝对”安全感与避免社交焦虑感,格雷格的解决之道是:“成为每个团体的合法公民,这就相当于拿到了任意通行证。低调地与每个人保持良好的关系,不拒绝任何非主流、非成熟的社交,当然也绝不涉足争议之地”。事实上,这何尝不是我们试图融入这个“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世界时委曲求全、自我保护的样子。于是,格雷格处心积虑地成为一个透明人,隐匿地游离于圈子之间,不树任何死敌,平淡地过与所有人保持着“安全”的关系。然而这种“安全”,突然被格雷格母亲的“霸权”打破。
格雷格不得不屈从母亲的唠叨,主动去和一个得了白血病的女同学瑞秋做朋友。显然,建立一段亲密关系,与格雷格的肤浅社交原则是相违背的。而瑞秋面对被迫到访的格雷格也并不那么欢迎。于是他们默契地达成了“做一天朋友交差了事”的共识。然而,随后出乎预料的相互吸引让他们也始料不及。友谊的起点也许是格雷格对泄漏瑞秋病情感到内疚;也许是瑞秋懂得格雷格所说的“消极抵抗法”;也许是格雷格看到瑞秋墙上贴的金刚狼海报……总之,是从踏足彼此秘密、思想以及兴趣的交集后开始。
从格雷格和厄尔自制的众多电影中,瑞秋读懂了格雷格对生活消极麻木背后是对未来无法达到他所期待值的担心,读懂了他对周围人冷眼漠视背后是对被人误解和否定的局促,读懂了他抗拒生活中出现亲密关系的背后是对自己不够好的不安。格雷格通过对一切渴望、害怕失去又不可自控的事物持否定和态度和保持距离的方式将自己保护起来,正如他否认与厄尔的朋友关系,正如他抗拒选择大学,正如他反复强调与瑞秋之间无关浪漫爱情,以及他一遍遍保证瑞秋不会消逝的结局。
与瑞秋打破“安全法则”的交往,不出所料地让格雷格的“透明人”这一人设完全崩塌。他面对别人捕风捉影八卦自己私生活感到百口莫辩,面对别人不懂自己的玩笑话感动尴尬恐慌,为自己急于转换话题惹出麻烦而懊恼不已……然而,格雷格慢慢发现,即便是如此一团乱麻的生活也并没有把他怎样;而且他领悟到圈子的真意:如果希望得到所有人的喜欢,那就需要迎合所有人的想法,而如果只需要被认同自己的人喜欢,那就可以放心得活成最放松的自己。于是,对于格雷格,“那个冬天最深刻的记忆一直停留在拍那部蠢到死的电影上……不过我当然还记得去探望瑞秋。
从这段以牺牲和付出为初衷友谊中,格雷格反而成为了收获更多的那个人。不仅是瑞秋默默地帮助抗拒大学的格雷格成功申请到了匹兹堡州立大学;格雷格给瑞秋拍摄的电影反而成为格雷格给自己的慰藉。与瑞秋的交往,让认为自己与他人格格不入、自我封闭的格雷格找到与世界和平共处的能力;让渴望温暖却本能疏离亲密关系的格雷格学会了适度依赖;也让因为害怕失去而放弃拥有的格雷格懂得真正在乎的人永远不会失去,只要心不离开就可以无限的靠近另一颗心。
大概,这就是青春成长篇的榜样之作吧!不愿意承认青春的脆弱就不承认吧,不愿意承认青涩的爱情就不承认吧,不愿意承认渴望带领就不承认吧,不愿意承认蜕变的疼痛就不承认吧,只要我们从其中悄悄成熟,只要我们不忘记成长路上的相伴,就够了……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Me and Earl and the Dying Girl(2015)

又名:初恋有病(港) / 我们的故事未完待续(台) / 我、厄尔及垂死的女孩(台) / 我、厄尔和垂死的女孩 / Me & Earl & the Dying Girl

上映日期:2015-01-25(圣丹斯电影节) / 2015-06-12(美国)片长:105分钟

主演:托马斯·曼 / 奥利维亚·库克 / RJ·赛勒 / 尼克·奥弗曼 / 莫莉·香侬 / 乔·博恩瑟 / 康妮·布里登 / 凯瑟琳·休斯 / 马特·本内特 / 休·杰克曼 / 马萨姆·霍顿 / 鲍比·J·汤普森 / 切尔西·张 / 

导演:阿方索·戈麦斯-雷洪 / 编剧:杰西·安德鲁斯 Jesse Andrews

我和厄尔以及将死的女孩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