翔级社-放映町 在十月放映了此电影
本文是猪哥为电影《16次日出》所作影评
包含大量剧透,慎重阅读

“因为飞行,因为坠落,因为拥抱了这个宇宙的温柔与残忍,我们才能自混沌当中看见真正的星星。”

纪录片《16次日出》大概就是在这样的情绪中铺展开来的。

电影的主角叫托马斯,他曾是一位民航飞行员,经过7年的艰苦训练成为了一名太空人,电影纪录了他第一次执行太空任务的全过程。托马斯认为自己工作最大的意义就是“赋予人们梦想”,而他在国际粮农组织工作的妻子则是在拯救这个世界。

托马斯说飞向太空如同开启一段全新的人生。对他来说,离开地球仿佛是一场逃亡。没有重力束缚的空间站就像没有纷争的人类社会。人们不会因为政治立场而大打出手,也不会因为利益问题而纠缠不清,每个人都在为了人类共同的事业奉献着、工作着、创造着,哪怕时刻冒着生命危险。

不过地球上的事情好像总是如此的让人失望,无线电中不断传来国家与国家之间爆发的冲突,或者美国的航空母舰又将进入某个海域,或者美国即将退出巴黎协定。每当这个时候,这些太空人们却从不讨论而只是默默地坚守着自己的使命。

或许是因为在这个高度看过地球的壮美之后,都会觉得为这颗星球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吧。

但如果仅仅是悲天悯人的话,或许这部电影也不会如此动人。比起展示太空人们是如何在拯救这个世界,这部纪录片其实更多的展现的是这帮人类英雄的日常生活和所思所想。

人总是孤独的,空间站里的人更是如此。由于在这个狭小的环境中并肩同行太久,每个人都困在自己的沉默之中,哪怕偶尔交谈也只是交换几个没有特殊含义的句子。

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已经在漫长的太空生活中丧失了人性。相反,他们会为了在同伴的生日献上一份惊喜而“密谋”良久;会为每一位成员完成生涯里程碑而激动流泪;更会在队友遇到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或许这才是人类最真挚的情感。

太空人的生活更是枯燥的。他们吃着货运飞船送来的流体食物,日复一日的收集实验数据,维护空间站设施,进行地球和宇宙的观测,回答世界各地发来的问题。这些每天能看到16次日出的英雄们也过着和我们差不多的日子——在偶尔刺激精彩的背后是漫长乏味的忍耐。

托马斯的行李中总是带着一本圣艾修伯里的传记,那个为世界留下《小王子》的法国飞行员在一次飞行任务中与塔台失去联系并再也没有返航。我猜托马斯也并不是没有希望过,在这次航天任务的终点,他也能和圣艾修伯里一样消失在未知的天空中,去到小王子的星球。但在那之前,他还有朋友要重逢,有爱人要相拥,于是旧的人生或者说另一段新生再次展开了。

我非常感激这部纪录片没有用一种高高在上的视角来呈现这段太空旅程,而是用极具浪漫主义色彩的文字叙述让我仿佛置身其中。从此以后,这份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不再遥不可及,即使可能永远也没机会飞上太空。从此以后,不再轻视自己的事业,而像英雄一样坚定。

“When you feel that you are nothing, you become a part of everything. The earth is the blue mothership, and we are the pilots. We are the space.”

< E N D >


16次日出16 levers de soleil(2018)

又名:16 Sunrises

上映日期:2018-08-24(法国昂古莱姆电影节)片长:117分钟

主演:Oleg Novitsky / Thomas Pesquet / Peggy Whitson / 

导演:Pierre-Emmanuel Le Gof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