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没看到这么好的电影,讲病态依恋,核心是父亲角色缺失,这个家庭没有阳性的带着家庭成员向外的力量,因而每个人都很脆弱
弗洛伊德说,0~3岁和母亲是原始共生关系,3~6岁儿童性蕾期,会和异性父母或者养育者构建依恋,这都是健康和必要的,如果随着年岁渐长依旧心理层级依旧滞留在这个阶段,就是病态依恋
日本因为其岛国的地理限制, 为争夺生存资源品勇斗狠比世界其他民族都明显(阳性)(类似的有意大利黑手党、英联邦战史以及更久远的北欧四国战史),从丰臣秀吉第一次外攻朝鲜开始日本的对外侵略扩张几乎没有败绩,日本军国主义(阳性)二战期间重重折戟,使得日本社会长久处于阳性缺失或者说阳性萎靡的状态,这是近代日本社会弃子文化、草食系文化、宅男腐女文化、啃老文化、av文化、二次元文化、卡哇伊文化、少女偶像文化、邪教昌盛等诸多文化现象的根源
母亲依恋父亲,父亲是朝九晚五按部就班的卡车司机可以说是依恋组织,都是没有走出原生依恋的脆弱状态,印证了我的论断
父母的原生依恋太紧密,小妹恋父不得转而依恋大哥,大哥依恋不良少女,不良少女是有阳性特征的女孩因为家庭原因不得不过早向外面对社会,这个依恋链条是本剧的悲剧核心,印证了我的论断
这小说/电影是以二儿子口吻叙述的,二儿子想崇拜父亲不得,想崇拜大哥也不得,在“性”这个话题上体现的明显,父亲对性手足无措,大哥也慨叹自己不是女友的初次是种自卑状态,二儿子是为了追赶上大哥才破了处,之后也落在了和父亲、大哥一样的手足无措的境地,是缺乏阳性向导的表现,印证了我的论断
父亲的朋友是男人变性为女人,是日本社会阳性缺失阳性萎靡阳性逃避的象征,印证了我的论断
离家出走后回归的父亲真正担当起了父亲的角色,家庭开始向阳,印证了我的论断
“樱”这条狗是家庭成员间依恋的具象化,也是剧烈成长变化的一家人的参照物,叫“樱”也是因为樱花是日本集体意识阴柔部分的象征(母性,阴性,原始共生和依恋),结尾狗得病就是作者在说这一家子是病态依恋
里面“神投球”的隐喻,其实在说,如果你留恋原生依恋不肯出来,这个世界会逼着你出来(阳性,父性),小妹对大哥的病态依恋间接造成大哥的意外和自尽就是在逼小妹走出病态依恋,大哥对初恋念念不忘这个困境和残废后的各种困境都是世界在逼他走出病态依恋,父亲在儿子自尽后离家出走是他迟来的青春期逼自己走出病态依恋;二儿子在电影结尾顿悟不是“神投球”而是“神接球”是在说这个世界是有疗愈的固有属性的(阴性,母性),你无论如何溃败,这个世界都会接纳你,你也得以成长;以上表述的世界同时具有阴阳二元属性的感悟也符合弗洛伊德的泛性论
“法拉利大叔”是原始攻击性的象征(二战折戟的日本军国主义就是如此)对自己的攻击性有困惑因而呈现出癫狂,其他男孩也一直跟他争斗让他更迷惑更癫狂,当他偶遇对他没有防备的完全包容他的小妹,觉得自己的攻击性被善意地包容了,因而走出癫狂和迷惑的状态(这也是当代日本文化极为迷恋少女的原因)
编导演都牛逼的作品,编剧也是原著作者西加奈子,写过我之前特别喜欢的《黄色大象》,惊叹她总能写出极高的情绪复杂度
导演矢崎仁司导过我特别喜欢的情色片《记忆的静物》,是用视听语言讲故事的一流导演、学者型导演
小松菜奈在《渴望》后演过很多二逼漫改我都快掉粉了,这里她真真演的好,可见好演员还是需要好编导才能绽放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