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老汇看完许鞍华《桃姐》,影片自然流畅,发乎真情,不矫饰、不做作,从外在形式到内里意蕴,都和市面上许多哗众取宠的影片大相径庭。电影表面上讲的是一对主仆之间相处多年的情谊,其实是互相依赖的母子之情。既有对生老病死、年华流逝的慨叹、对生命的思考,也有对社会机制的反思,静静的不动声色的唤起人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作品,对于一个曾经拍摄过《女人四十》等片的导演,或许算不上最好。但是放在如今喧嚣躁动的市场环境来说,尤其对于港产片的意义,却十分可贵。

回忆起来,影片让我印象深刻的大概有几处。叶德娴塑造了一个真实可感的桃姐,让我产生联想和共鸣。“桃姐对家务的要求极高,如果我找工人照顾她,是达不到她的要求的。我也不懂得怎么照顾她,即使给她洗衣做饭,她也不会接受,她性格要强,也不习惯给人服侍,会觉得自己没用,心里不舒服。”

这是现实中的roger李恩霖说的,让我想到养我长大的外公外婆。他们都是乐于奉献,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老人,为子女服务多,对子女要求少;对干活要求细致谨严。也不会刻意节俭,挑给子女的都是尽量好的东西;骨子里那股好强也是,直到自己动不了了实在没办法,才接受子女们的照顾。

电影中最有人情味的片段我觉得是roger的一帮小朋友们围在一起玩牌,把桃姐入院前做的最后一份“牛脷”抢了一个精光。接着,大家一起回忆起了关于桃姐的片段。桃姐做饭的场景,在电影中有好几处表现,有直接的镜头,有旁人的回忆,还有有桃姐本人对食物味道的挑剔。人的记忆是和感官联系在一起的,味觉是最敏感的一环。所以说,要抓住男人的心,必先抓住他的胃。味觉中埋伏着最深刻的记忆。

桃姐随主人一家信仰基督教,她在病床上,roger陪同她一起低声祈祷,上帝真的为她减轻了许多痛苦。最近看了一些电影,类似《写给上帝的信》,感觉神祗虽然虚无缥缈,但冥冥中似乎真的存在一股力量。信仰有其切实的作用,而反观周围,我们正遭遇着越来越多的精神疾患,无奈大多数都是信仰缺失。

《桃姐》戏外,许鞍华自己的经历、叶德娴自己的经历都会让人唏嘘。许鞍华常年在外拍戏,对母亲缺乏照顾,她说自己既是roger,也是桃姐。而叶德娴很早就和丈夫离异,女儿去了加拿大,儿子去了美国,自己一个人住在香港。推及到我们自身,我们的父母、我们自己终有一天也会孤独老去。

金马奖颁奖礼上,刘德华说,自己花钱给自己买影帝。都说刘德华投资眼光好,什么好片一投一个准,其实不是。他的天幕公司,曾经投资了众多的电影,却赔得血本无归,负债千万。除了《九一神雕侠侣》大获全胜,诸如《香港制造》等都是票房不佳。世人往往只看到成绩,却忽略背后的失败经验。没有一直以来的理想与坚持,成功哪来得那么容易!

电影是年轻人的消费,《桃姐》这样的题材,剑走偏锋,不时髦,不玩酷,商业上自然有风险。但这样的诚意之作,值得奖项肯定,也值得观众肯定。

桃姐(2011)

又名:A Simple Life

上映日期:2012-03-08(中国大陆) / 2012-03-09(中国香港) / 2011-09-05(威尼斯电影节)片长:118分钟

主演:叶德娴 Deannie Yip/刘德华 Andy Lau/秦海璐 Hailu Qin/秦沛 Paul Chun/黄秋生 Anthony Wong Chau-Sang/王馥荔 Fuli Wang/朱慧敏 Queenie Chu/江美仪 Elena Kong/罗兰 Lan Law/谭炳文 Ping-Man Tam/梁天 Tin Leung/宫雪花 Xuehua Gong/徐克 Hark Tsui/洪金宝 Sammo Hung Kam-Bo/于冬 Dong Yu/宁浩 Hao Ning/杜汶泽 Chapman To

导演:许鞍华 Ann Hui编剧:陈淑贤 Susan Chan/李恩霖 Roger Lee

桃姐相关影评

念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