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缘,偶然地看到《无人守护》这部日本影片。据说是关于警察保护罪犯家属不受伤害的影片,觉得题材与视角颇为新鲜,于是下载来看看。不料,看完之后已经将近凌晨一点,却让我睡意全无,只是躺在床上想着影片所叙说的故事及法律伦理和公众情感之间的冲突。
罪犯的家属在犯罪人曝光之后将受到媒体与公众的滋扰,警察队罪犯家属的保护在法律的职业思维中只是理所当然并合乎理性正义。但是也许连罪犯的家属都无法接受警察的保护:根据惯用的手法,船村夫妇离婚后又重新结婚,丈夫入妻子的户籍,由此全家人得以改姓。女儿沙织暂时休学,三位家庭成员分开接受保护。然而母亲无法承受精神的压力,乘着警察不注意,在洗手间自杀。
负责保护十五岁的沙织的正是胜浦,他有一个和沙织同龄的女儿。为了避人耳目,胜浦和沙织不断变换容身地,辗转于旅馆、胜浦家,然而嗅觉灵敏的媒体总是很快寻来,哪里都无法久藏。
媒体想从罪犯的家属处得到关于罪犯的任何相互的情报,于是封堵、追踪、尾随。他们只为了获得职业资讯,罪犯家属的感受和他们又有什么关系?公众呢?公众更是无法接受警察用纳税人的钱保护危害公众秩序、杀害两个少女的罪犯的家属。甚至连纱织的男友也无法容忍警察对纱织进行保护。
在公民社会中,我们所拥有的权利来至于法律的规定,而我们在法律上应当拥有什么则不得不借助于我们的理性。罪犯杀害的是两个未成年少女,然而受害者却远不止两个少女,还有她们的父母,以及罪犯的家人。于是他的母亲自杀了,他的妹妹虽然在法律受保护,但却只能落荒而逃。“家属也有连带责任,他们应该出来道歉”,公众如是说。
我不能说公众是盲目的,他们也只是直觉的反应而已。我也无法斥责公众在事件前缺乏判断力,因为他们的知识中缺乏法律形式主义的概念也没有法律的职业思维。只是当法律与公众的情感相冲突之时,一方面是理性的吁求,另一方面是冲动激情的不满,理智控制感情是不必然的。因此警方也无力解决这样的矛盾。
在我们的国度呢?近似的文化,比日本落后的法制,面对类似事件的时候也会有同样的情感。最高法院说判决要符合人民群众的情感,然而符合人民群众的什么情感?虽然我不是如尼采般反大众化,但智识总是属于少数的,作为一个群体的反应,总容易感情用事。这不仅适用于东方文化,我想对于西方亦然。
思考还未结束,然而这问题我还无力解答。

无人守护誰も守ってくれない(2008)

又名:谁来守护我 / 无法守护 / Nobody to watch over me / The Guardian / Dare mo mamotte kurenai

上映日期:2008-08-31(蒙特利尔世界电影节) / 2009-01-24(日本)片长:118分钟

主演:佐藤浩市 / 志田未来 / 松田龙平 / 柳叶敏郎 / 石田百合子 / 佐佐木藏之介 / 佐野史郎 / 木村佳乃 / 津田宽治 / 

导演:君冢良一 / 编剧:铃木智/君冢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