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始终是影界长盛不衰的题材。千禧年来,奥斯卡最佳影片中有一半都为此类题材:2016《聚焦》;2014《为奴十二年》;2013《逃离德黑兰》;2011《国王的演讲》;2009年的《拆弹部队》;2008年的《贫民窟的百万富翁》;2006年的《撞车》;2002年的《美丽心灵》。同样以纪实风取胜的《素媛》《杀人回忆》《熔炉》等优秀影片亦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韩国电影事业中的翘楚。反观国内,不论是较早期的《盲井》《盲山》,还是近年的《亲爱的》《解救吾先生》《湄公河行动》,都是泥沙俱下的国产电影领域不可多得的明珠。

改编自现实题材的电影之所以能同时受到业界和观众的欢迎,一方面是因为其免去了创作者对故事逻辑性和真实感的再创造;另一方面是因为此类电影虽源于现实,但却又高于现实。当观众能够以上帝视角从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重新认知事件、了解真实时,“电影记录时代”的纪录作用也得以充分发挥。

本文所论述的《关键判决》(港版译为《证供》)便是此类题材。影片改编自震动美国社会的1991年最高法院听证会事件:35岁的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黑人法学女教授安妮塔·希尔指控即将提任美国最高法院大法官的黑人法官克拉伦斯·托马斯在十年前共事期间对其进行口头性骚扰,托马斯法官则坚决否认并称这是对“中上层黑人男性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主义攻击”。尽管此事至今尚无定论,但它永远的改变了美国大众对性骚扰和男女平权的认知范式:不仅当年性侵投诉数翻了一番,驱使时任总统布什签署法案保障女性和少数族裔在工作者免受性骚扰;当年女性当选国会议员总数更是达到历史峰值。

本片公映于2016年,创作者之所以将镜头对准这一近三十年前的事件,不仅是为了回顾历史,更是为了自省当下。本文将着重从文化研究的角度分析片中所涉种族、女权以及性骚扰问题,并联系当下中国时事问题展开讨论。

一,黑蛇白蛇,都会咬人——种族是问题还是借口?
影片以几段当年的新闻纪录影像为开端,其中对托马斯的前任黑人大法官Marshell关于继任者种族选择的采访十分耐人寻味。

当记者问道:“Should the person be black?”
Marshell大法官却回答:“You cannot use race. There is no different between a black snake and a white snake. They both bite.”

事实上,影片一开始便点明此案本身无关种族歧视。性骚扰案双方博弈的因素涉及政治势力以及性别压迫,却唯独没有种族问题,因为双方都是黑人。但是此片中是否涉及种族问题呢?是的。而且种族问题拉锯双方分别是性侵案两位当事人以及整个美国社会。

所谓民族(狭义)或种族的现代概念发端于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时期,诚如霍尔所言:种族并非天然存在,乃是社会与政治权力斗争过程中所形塑而成的。对劳工的大量诉求使黑人奴隶贸易得以扩张,而对其人身自由权以及受教育权的全面剥夺,又使得作为贱民阶级的黑人群体成为事实上的“聋哑人”,他们被动地接受西方世界内部的“东方主义”规训,接受由传媒话语实践所建构的想象的共同体以及白人至上主义——因为他们无法通过知识感知其所在的不公平待遇,更遑论为自己发声维护权益,如此,白人对黑人的威权通过知识剥夺得以实现。

美国种族歧视历史深远,事实上,直到1965年黑人民权运动成功后,美国黑人才在法律层面获得了同白人一样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及人身自由权等权利。随着美国内部平权运动的不断发展,美国社会开始陷入谈歧色变、人人追求“政治正确”的另一怪圈,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矫枉过正。

影片中托马斯法官自辩整场指控是针对其“黑人身份的高技术私刑,是种族攻击”,暂且搁置真相不议,法官此言无异为自己铸造了一个极好的金钟罩,黑人身份对于此刻的他来说不仅不是劣势,反而成功令所有质疑者自动禁言——以避免被扣上种族歧视的帽子。

2016年7月,一家由甘肃回民开设的“阿里兰牛肉面”自开业便多次受到了附近青海回民打砸威吓,而其法理依据仅是所谓回族内部牛肉面行业共识的陕甘宁法则(400米以内不设两店),打着民族团结、民族传统的旗号以黑社会组织形式欺行霸市,警方多次劝阻无效。而此事件的结果竟是被打砸的店主撤下牌面上的“牛肉”二字才终于平息了此风波。所谓民族主义已凌驾于律法之上成为金钱主义和霸权主义的代称。

种族从来就不是问题,而是借口,是利益至上主义的遮羞罩。百年来的所谓种族划分其实从未消失,但以此为借口维护利益的主体却变了。

二,女权——机会平等还是结果平等?
电影就是一种符号系统,其能指和所指表现为画面和声音构成的不同体系,电影的含义主要通过他们的组合来表达。本片采用连续式蒙太奇手法,运用双线叙事结构,通过出彩的人物群像完成叙事,而影片中加入的几处真实新闻录像以及片尾对真实庭审现场的引用更增添了此片的真实感和代入感。

2016奥斯卡最佳影片《聚焦》亦是纪实类影片,如果说《聚焦》是传媒对抗天主教继而推动当代新宗教改革,那么本片则是性侵案主诉人希尔教授一人对抗男权社会而推动女性平权运动。

兴起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西方女权主义运动为女性奠定了在学术、工作和家庭岗位上争取权益的基础。通过不断争取女性受教育权的普及化,女性逐渐将自己从不能发声的庶民阶层中解救出来,利用知识在社会上赢得了一定的话语权,并成功争取到后续一系列权利。

然而横亘在女权主义者内部一个至今没有定论的问题是:维护女权,究竟是追求结果平等还是机会平等?

本片中有几个小细节值得探究:片头借女主之口提及的俄克拉荷马州男女共学事件;调查启动后托马斯法官所在团队找来了一群女性主义者为其背书;案件结束后当年针对职场女性骚扰的投诉案件翻了一番且当年女性议员人数达到历史峰值。

奥康纳说电影是历史留下的视觉证据。那么以上四点则分别提供了女权主义运动在教育、政治、性平等、就业领域的努力证据。

然而,当女权运动发展势头愈发迅猛,当男权社会逐渐动摇,女性不再委曲求全或敢怒不敢言,我不禁开始好奇,这些成果除了是女权主义者不懈抗争的成果,有没有一部分来自男权社会推动的“补偿式”发展?这又是不是一种倒退式的发展?

影片最后讲道:虽此性骚扰案并无定论,但大量职场男士开始反思以往的玩笑话会不会不经意间构成口头性骚扰而受到指控且开始严格规范与女职员交往的话语行为。这种行为固然使得可以大大减少职场性骚扰,但凭借这种“禁言”“隔离”的方法好比将女性装入玻璃瓶子中保护起来;又或是为了堵住悠悠众口而骤增的女性议员;再或是俄克拉荷马州立大学后来设置的女学生特别保护处……如此种种,岂不是以尊重为名的变相歧视么?

女性平权运动,应该争取的是与男性平等的权利而非优待。所谓平等,是相信在均等机会条件下,女性能够同男性一般创造社会价值推动时代进步,而非承认女性先天弱于男性,并要求优待条件以期达成自辱辱人的结果平等。

回顾本片,在各方政治利益的倾轧之下,真相虽永不为人所知,但文明却最终得以崎岖前行。事件发生时,新闻媒体全程记录了此事件并作为参与者事实上共同形塑了这段历史。25年后,这一部电影又一次再现了这段历史,并向观众展现了更多曾在浮云遮蔽下不为人知的真实抗争与感动。

如果说电影的意义在于打破生活的镜子,那么由真实事件改编的电影则是将碎片重新粘贴,拼接为另一面镜子,映射现实。

关键判决Confirmation(2016)

又名:证供(港)

上映日期:2016-04-16(美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凯丽·华盛顿 / 维德尔·皮尔斯 / 格雷戈·金尼尔 / 杰弗里·怀特 / 艾瑞克·斯通斯崔特 / 比尔·欧文 / 佐伊·利斯特·琼斯 / 格蕾丝·古默 / 特里特·威廉斯 / 迪伦·贝克 / 埃丽卡·克里斯滕森 / 艾莉森·赖特 / 马尔科姆·戈茨 / 皮特·麦克罗比 / 金伯莉·伊丽丝 / 

导演:瑞克·法穆易瓦 / 编剧:苏珊娜·格兰特 Susannah Grant

关键判决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