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眼睛怎么啦?好像里面没有什么生气了。

你也是。

在电影中段,两只野兽相遇之时,就主动说出了观众的疑惑。

伊达的眼神就是黯然、低沉、冷酷、变态的。


这部片子我更愿意看作是一部恐怖片。

松田优作是怎样把一个毫无生气的喜欢抱着书本爱听交响乐,在遇到自我创造自我幻想的战争之时变身为野兽的一个文艺男青年,爆发兴奋之后疯狂展现自我极端阴暗面的?

他的眼神是否还能在电影结束后回归至生活。我始终觉得这种早逝的演员都是天才。

饰演男二的岩城滉一,又是怎样可以保持住一个凶狠又被男主的变态震撼到的小混混的神情。

两位男主的戏都很对路,这部罪案片既文艺又暗示。

说他杂糅或者单场景过长,我倒是觉得优美。且现实中这样的人极少,拍变态人生就需要唯美加不讲道理。让一个人始终保持理性、低郁、深沉、压制的说话方式,那么他的内里一定是要爆发的、变态的、有多压抑就要有多疯狂的展示。


所以他是野兽,最后的结尾在自己讲述故事的过程中,又把现实场景融入到了他的故事中,让曾经的故事在现实的场景中发生,于是再次在现实中展示故事中的结局,让他再次疯狂地杀人真的又变得情理之中。

而且一个战地摄影记者,被迫在生存压力中不得不拿起枪,干掉他所名义上对立的敌人,这种情景的讽刺意味很强。记者是为了客观的新闻或图片事实,当他拿起枪的时候,他就不再是一名记者,而是一位战士。所以记者的身份转变,导致整个人的思想转变,他从叙述者记录者,变为了战争中的一份子,变为了杀戮者开枪者。人性的泯灭让他无法回归到现实社会,这也许就是本片的思想变化之源,也即是野兽之心在成长过程中渐渐进化。

他对生活没有任何兴致,他对可能会产生爱情的女人的处置是毁灭她,让她根本无法成为他进化野兽的绊脚石。他诱惑了一只同伴,他在模仿战场的过程中找到了快感,他重演了曾经的故事,找到了曾经的高潮。

野兽的本能,是忘掉现实和所谓文明,只释放自己的快感花粉,哪怕就是粉身碎骨,也要最后的高潮迭起。所以这也是我觉得的恐怖之处。

似乎也契合一种人:

一个变态文艺男青年。


野兽之死野獣死すべし(1980)

又名:该死的野兽 / The Beast To Die

上映日期:1980-10-04(日本)片长:119分钟

主演:松田优作 Yusaku Matsuda/小林麻美 Asami Kobayashi

导演:村川透 Tôru Murakawa编剧:大薮春彦 Haruhiko Ohyabu/丸山昇一 Shoichi Maruya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