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记+剧评

1使者

穆罕默德,生于570左右,在当时的阿拉伯,贝都因人主要以部落生活,争斗常见.其自小生于麦加,后被送入贝都因人的部落,因为父母认为他们更能秉持深厚阿拉伯文化价值观.六岁时父母双亡,由部落首领伯父收养. (教授认为,这种成长环境给了他一种局外人视角,也就是一种家族家庭关系与个人命运相连,要面对一种被边缘化的感觉).

早期阿拉伯文化:口头传述的文化,口头描述者被视为传承,备受尊敬,这类诗人讲述部落历史,联系部落祖先和价值观(诗人是凝聚贝都因人的纽带),而同时,因为沙漠条件艰苦,部落战争频发,资源争夺为主,个人直接效忠于家庭和部落,各族保卫各族自己的牧场,商路和水源.也因此拥有各自的图腾和神明,全部供奉于麦加的克尔白(据说是犹太人祖先亚拉伯罕本人建造,供奉一颗陨石),唯一在此地,各部落之间要休战,在克尔白周边地区,要放下武器并进行贸易(麦加成为繁荣商业中心),此处混合各种文化和多种宗教.

成年穆罕默德,25岁带商队北往叙利亚,被货物主人海蒂彻注意并结婚,穆罕默德本人更进一步学习沟通,调节矛盾,成为受人尊敬的阿敏(值得信赖的人),他对宗教感兴趣,多方了解和交谈,冥想沉思,某天在山洞里真主降临 (被认为是社会中普通人突然对某事产生不同寻常的强烈感受),后来他得出结论,由自己向众人宣讲(先知生涯开始),强调一个简要宣告,只有一个真主(唯一性,一神,只思考一件事),他认为,只有一个民族,没有部落区分(当时社会背景:阶层分化拉大,社会公平正义需要被阐述)

-新的社会秩序之下,公平性,平等被强调,众人(尤其下层人)受影响,本身习惯于听的人更能被诗句触动.

-追随者增加,人们开始记述,古兰经开始成型,原始讯息被保存下来(语言威严,虔诚,叙述来世,有天堂,但是没有对真主的描述,留存了其神秘性)

-不具体化真主,没有雕塑,没有具象化形象,也没有穆罕默德,因为他不是神(不用画像崇拜,重点应该放在历史上),被人反对是,有什么神迹证明?回答是古兰经就是证明.对于图腾崇拜者而言,仍然恐惧其有关死后的生命观点.挑战了传统社会秩序,文化和经济.

-追随者继续增加,商队城市社会结构开始瓦解,很多商队开始退出,部落首领开始想清除(甚至让伯父将他开除出族以免复仇),伯父拒绝,后来部落战争一触即发,信众被驱赶和杀害.

公元619年,妻子去世,伯父去世,亚特里布城市邀请穆罕默德去调节关系,为其信众打开收留的大门,穆罕默德带领信众,成为新的部落(以信仰联系,而不是血缘),被称为伊斯兰教的开端.(希吉来:迁徙)

公元622年,伊斯兰教元年.穆罕默德来到亚特里布,成为所罗门式人物,调解人物关系,这个城市后来成为麦地那,新圣城,他联合不同群体团结,传播伊斯兰教时也并不挑战其他宗教信仰的存在(把犹太教基督教当做宗教蓝本,认为上帝其实已经多次展示了自己).同时,虔诚的宗教仪式确立,黑奴首次在穆罕默德住所召唤信徒来礼拜(第一座清真寺的原型),宣礼,在统一的礼拜中,所有人身心灵合一.此时穆罕默德收到圣训,再次指示礼拜面向麦加的克尔白.

在后来面对麦加首领部落攻打时,三年浴血战争,最终胜利,同时其他部落认为这是真主的旨意,也在其中不断加入,最后穆罕默德军力大增,穆斯林进队挺进麦加,一个月围困之后麦加沦陷.

公元630年,一万信众杀回麦加,但是并未血腥报复(伊斯兰中伟大宽宏大量的片段),但穆罕默德销毁了圣殿内的神像,破坏了传统偶像,瓦解了部落体系,建立新秩序.继而转向北方,黎巴嫩,叙利亚.并向西进入埃及,穿过北非,在地中海沿岸修筑防御工事,伊斯兰信徒呈爆炸式增长.

其拓张以中东为中心,穿过北非,因为其地上的人受够了之前的统治,而穆斯林统治没有高压和专制,允许其维持原始的行政机构,摆脱教士信仰,其使命契合了当时的社会期望.

在叙利亚的大马士革圣约翰大教堂,开始主麻,基督教周日使用,两种宗教共用一栋建筑,和平共处.后来穆斯林购买了大教堂,修建清真寺,大马士革清真寺后来成为清真寺样板.

在突尼斯罗马废弃建筑上,穆斯林修建净水系统,利用地心引力通过沉淀分离淡水,引活水入万家,重新制定灌溉系统,农业发展,小麦引入地中海沿岸.而在耶路撒冷,圆顶清真寺建立于犹太教原址,拜占庭风格,金光闪闪的穹顶引得万人崇拜,改变宗教社会版图.

公元632年,伊斯兰教历11年,占领麦加两年之后,穆罕默德去世,引发继承人危机和教派分离,什叶派认为指定了继承人,而逊尼派认为是同辈人中间选择的,是从房间里走出的第一个人.总结而言,是”至仁至慈独一真主力量”+个人力量=信仰.

7-8世纪,穆斯林世界建立,思想的力量,200年后,信仰+帝国改变了三大洲,成为最大帝国文化.

2 觉醒

圣城麦加:朝圣”哈吉”,使人团结平等,让人处于兴奋的状态,商队传播思想和信念等,贸易是伊斯兰帝国的一个核心.同时,其带给世界的学术成就也不应该被低估.

在巴格达,8世纪有伊斯兰学术中心智慧宫(随着帝国版图扩大,工程数理问题增加,国家规定要为公共卫生负责,基础科学工程学十分需要,因此建立智慧宫,各类学者聚集,不论民族不论宗教,把知识转为新的知识体系,学者之间彼此竞争和激辩.学者被派出搜集古籍,可以看做是历史上第一次国际性科学探索(伊斯兰教认为信仰与自然规律之间无不可克服的矛盾),搜百家之言,比如将印度数学,由智慧宫发展成为阿拉伯数字并至今沿用,翻译改编古希腊著作,在当时,阿拉伯语成为当时的学术通用语言.在收集知识后,开始尝试实验与挑战,科学进程由此诞生,不断系统化,被称为新的伊斯兰科学起源,包括代数,三角,工程,天文等等.同时改进医学,那时医生便得出结论,疾病通过空气中的微生物传播,是微生物学的先驱,其在当时便认为病人需要被隔离治疗,构建了现代医学的重要基础,医院的建立主要靠信徒捐赠.600年来,其解剖学被穆斯林和欧洲医生广为沿用.其科学家对光和人类晶状体和生理机制研究也格外凸出,光学之父阿里哈桑的晶状体研究便促成了现代照相机的发明(100年前穆斯林已经开始用外科手术去除白内障,用空心针)

700-750年,开始用纸,并开始翻译各类学术著作,更加广泛的传播,在西班牙科尔多瓦,也是学术文化中心,此时欧洲还处于中世纪时,科尔多瓦却被誉为光之城.然而,基督教徒和穆斯林之间的矛盾仍然存在.11世纪的时候,耶路撒冷由埃及哈里发治理,其1009年破坏了基督教圣墓大教堂,使得两教关系恶化,1048年拜占庭修复,但是裂缝未弥合,1095年十字军攻打耶路撒冷并在城内进行大屠杀,包括基督教徒在内也被屠杀,震惊穆斯林世界(第一次东征结束之后,十字军同样在多处建立碉堡)

而伊斯兰帝国此时,仍然把贸易作为维系帝国的重要纽带,带来创新发展,包括支票,债务等贷款机构的出现,从波斯学炼铁,后又学会了丝绸,纺织业带动交通运输业多种发展,传至欧洲,很多文艺复兴画作上圣像都穿着金线的穆斯林做的丝绸,很多花纹上还绣着圣训的阿拉伯语字样(哈哈哈哈哈哈哈)

萨拉丁哈里发具有巨大的号召力,于1187年组建军队,打赢十字军,在哈丁战役中取得胜利,夺回耶路撒冷,但并未报复回城内的居民,十字军回国后,引进各种调味品,很多欧洲人也开始更开放的看待穆斯林,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那曾经用穆斯林学者的典籍证明信仰与理性间清晰的区分.

13世纪,蒙古人进入伊斯兰波斯,杀光抢光,1258年蒙古攻入巴格达,各种知识和文明付之一炬.伊斯兰文明几乎被付之一炬,但蒙古也同时开拓了世界,很多蒙古族也随后皈依了伊斯兰教并资助其文化,打开了伊斯兰教的大门,让伊斯兰文明不止由阿拉伯人继承.

奥斯曼土耳其崛起(中亚突厥族一支),原被穆斯林哈里发雇佣打击蒙古骑兵,后占地为王,倡导勇士精神(不向北,中拓张是因为穆斯林不能攻打另外的穆斯林,所以打算东拓基督教领土),1326年攻陷拜占庭城市Bursa,在此地建立行政体系,下马统治帝国,派人着手管理(税收和历史记录),包容和吸纳各族人民,因为一些原来的穆斯林大家族开始不服管,于是哈里发建立新军队,专门招募巴尔干的基督教小孩,接受最好教育,并之后根据其发展安排不同的帝国核心任务,极度强调忠诚,军队身着制服+礼乐,哈里发随后开始拓展巴尔干,安纳托利亚,攻打君士坦丁堡.

奥斯曼帝国第十任君主斯莱曼大帝,拓展疆土至匈牙利,作为占领西方的第一步,从罗德岛开始.其在位时,成为立法者,整理法律体系,成为很多国家的宪法基础,整合财力和各种资源,用建筑来构建信仰中心,比如让锡南完善耶路撒冷穹顶清真寺,建立苏莱曼清真寺,清真寺成为公共社会服务中心,成为帝国的信仰象征.其宫殿拓普卡宫也是出色建筑之一,奥斯曼认为每个君主要有一个谋生手段,君王不算其谋生手段,因此苏莱曼大帝也同时是个金匠.同时,在拜占庭帝国也提到过,后宫后来于许蕾姆苏丹一起,杀害易卜拉欣和大儿子穆斯塔法,让后宫成为了王朝的权力中心(但许蕾姆傻了大儿子第二年之后就过世了).

同时,波斯萨法维王朝也在虎视眈眈,因为信条不同,波斯是什叶派,认为领导应由前任指定并来自先知家族,而土耳其则是逊尼派认为制定不是必须的.两国开战,萨法维在东方安纳托利亚发起理论之战.纪录片认为萨法维伊斯法罕更显得平和,装饰典礼更考究更亲民.苏莱曼在占领匈牙利后,下一步是维亚纳,但下雨使得大炮陷入泥中,所以战争未胜利,所以撤退并再未攻打过来,是欧洲发展的转折点.在经历过各类宫斗和政变之后,许蕾姆苏丹死后,他重新返回战场,1561年死于行军途中,世界力量从此由地中海移至大西洋.

剧评:

因为之前看的几部都是BBC纪录片,对比这部美国的纪录片,明显的一个感觉是,在逻辑组织和实地走访上,美国的这一部明显很欠缺.不过能理解,因为很多需要去走访的地方也许在现世并不太平,所以很难去实地拍摄,但是这确实使得纪录片稍微显得冗长了些.而且明显第一部分使徒讲的比第二部分觉醒好,因为第二部分,当伊斯兰世界分裂成多国和世界各地之后,很难选取着眼点,所以纪录片只选择了奥斯曼土耳其的拓张作为落脚点去讲,最后奥斯曼帝国历史并未讲清,却对最后一任拓张的苏莱曼大帝着墨许多.对于东方包括波斯在内的伊斯兰世界,就基本是一句不提了,东方那就是完全不提,而且在描述伊斯兰世界的学术成就时,也有很刻意的湮没东方文化对于伊斯兰世界的影响,比如造纸比如印刷比如丝绸,而只是一味的强调了伊斯兰世界如何翻译使用各种古希腊的著作.诚然二者交流或许更为密切,但是这种描述中就完全割裂了伊斯兰世界作为欧亚大陆中心对于同时交汇东西方文明发展的重点任务,让人看着有点”纯西方角度”.

纪录片中自己也反复强调贸易是伊斯兰世界的核心,那么其实更应该强调一点,伊斯兰的包容和拓展,其实都是因为贸易和地处中心,是东西方文明的交汇点,所以他们确实也担负起了这么一种职责,融合两派发扬光大并且返回传播文明.纪录片也应该更进一步讲明为什么会选择土耳其作为主要关注点而不是选择伊斯兰波斯和东方的伊斯兰教传播.总体而言,逻辑比较散,很多问题其实回答的令人看的意犹未尽.最后也对宫廷政变的感兴趣多于对伊斯兰教本身的探讨,是一个很大的遗憾.

但是看完整个伊斯兰教的大概发展之后,我还是觉得学到了很多东西,并且对于伊斯兰教整体的接受度和理解度上升了不止一个层次.(说实话,虽然我基督教纪录片逻辑上等等都比这部纪录片强的多,但是看完了解完基督教历史后,我越发的难以喜欢这个宗教,因为其中包含了太多政治,异端,教会专权和宗教迫害和偶像崇拜),伊斯兰整体从发端开始都显得更加平易近人,而且很包容,至少体现在几次占领中显示出的宽宏大量反而甚于基督教内部的分裂和十字军东征.所以既然这纪录片对于早期伊斯兰教给予了很高的评价,那么为何后来它反而成为了极端的代名词,并且也因为其对于女性的限制而受到大家的侧目而视?我觉得本身现在的转变更加具有思考的意义.也更让人想去进一步研究后面的历史是如何发展成至今的样子的.


伊斯兰:信仰帝国Islam: Empire of Faith(2000)

又名:PBS帝国系列之伊斯兰:信仰帝国

主演:Ben Kingsley

导演:Robert Gardner编剧:Jonathan Grupp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