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家属在电影院工作的原因,每次晚上接她的时候都能蹭到免费的电影看看。电影是这样一种商品,先付钱后验货。因而,当免费看过电影之后,回过头来审视这部电影,就会去判断是否当初会花钱买电影票。《青春派》是一个很诱人的命题,每个人都年轻过,这是无法回避的问题,而过去的事情却往往是对人吸引最大的,因而这部电影会被划归到可以买票一看的部分里。但看过之后我却觉得,与其叫《青春派》,不如叫《高三派》。什么叫高三呢,电影里面秦海璐讲的一句话大概能概括:“高考不是考学生,而是考家长。要破产的,再忍一忍,要离婚的,再凑合凑合。”假设这种说法成立,那么高考不是年轻人的事情,而是全社会的事情,我们这一代人,每个人都要经历,经历完自己的,再去经历孩子的,然后孩子再去经历他的孩子的,像是进入了一个且走且停的故事里,没有个终点。讲到这里,我去买票看电影的欲望逐渐减小了,既然这是个与青春无关的故事,而是讲一段每年夏天都会发生,一段周期之后就会与自己相关的事,那我何必花钱去电影院里感受呢。
我是在看到那几个小孩决定干点成年人干的事情的时候彻底发现这不是一部与青春有关的故事。当几个小孩终于成年了,穿着不知所云的奇装异服,而后下定决心,去做一件成年人才能做的事情。坦白讲,我是有点激动的。我十八岁的时候,对成年人的世界有很多盼望,除了姥姥给我买的那双盼望已久的篮球鞋,还有许多事我都不太好意思讲。而电影里的哥几个,竟然决定去网吧。的确,根据规定,十八岁以下的儿童是不能进网吧的,可是列位,我是不大相信这种规定的。直到今年,我回老家去高中门口的网吧上网,进来的都是背书包骑自行车的学生们。既然电影的编导们没想清楚十八岁这条线究竟有多清晰,那干嘛还提呢。我暗想,这是对中国电影未有分级制度的嘲讽。假如这故事发生在香港,十八岁成人礼后的孩子们拿着身份证去了电影院看《肉蒲团》岂不快哉!
说到这里,我明白了电影的问题出在哪,这不是真正的青春,它不是我的青春,它也不是出生在六十年代的导演刘杰的青春。《与青春有关的日子》里,那一幕幕是姜文和王朔的青春,是家属院,是打群架,是对毛主席崇拜,是姑娘们穿着泳衣的青春。《那些年》里,是九把刀的青春,他是否在上课时候对着语文老师撸我们不得而知,但那个充满时代感的,充满了个人情感的回忆才会真实的打动观众,他首先打动了自己,继而打动别人。《青春派》更像是中年人对孩子生活的臆想,而孩子们也不告诉你你想的对不对,因为他不敢告诉你,青春是肮脏的,是汗味弥漫的,正是这大人的臆想和小孩的不告诉,才组成青春的全部意义。我们偷偷摸摸做的事还少吗?
除了在情节安排上,主题思想更加偏离了青春,整片弥漫了一股子令人痛苦的说教味,那个离开你上大学的姑娘不会再联系你了,那个暗恋你的姑娘默默的剪了头发,琼瑶阿姨的爱情观将原本轰轰烈烈或者无始无终的少年爱情渲染的不伦不类。更重要的是,编导们对高考的态度,完全是站在一个高高在上的人向下看的视角。班主任说,你还不好好学习,你看那谁,他爸是老板,你再看那谁,他家是中石化的。《三傻大闹宝莱坞》里面,教导主任也对学生说过同样的话,结果呢,那个人是个穷小子,他才是懂得真正学习的意义。而我们学习的动力只有一点,是因为拼不过别人的爹。当社会把衡量成功的标准变成金钱积累的程度之后,我们才是真正垮掉的一代。你也许告诉我,这是现实。可是,现实不就是我们向这个平庸的世界投降的最大理由。
其实,高考过后,我们都投降了。去年过年,我有个朋友,学习成绩很好,在北京的一所重点毕业,因为没不起北京的房子,回了老家。那天喝了一些酒,听到他的都是对生活的无奈。当我盯着家徒四壁的房子发呆,供房贷,做了一些失败的事情,亏了一些钱之后,难免会对这世界产生疑问。其实,我们没有青春,我们有高三,有班主任,有那个暗恋的姑娘,有个愿意跟着你生活却难免唠叨的老婆,唯独没有的,是青春。惨淡的此时此刻和无所盼望的将来就变成了我们的生活。青春被关进了密不透风的屋子里,孤独得像路边飘落的树叶。这个世界已经和青春无关了。也许我们能看看不伦不类的《青春派》,情节虽然扯淡却也算顺畅,不碍观瞻到看到最后侯孝贤出境,在黑板上画了一个东倒西歪的圆。那个圆才是我们的青春,它不好看,乱七八糟,不适合这个世界的存在。

青春派(2013)

又名:对你说/不需要初恋的夏天/Young Style

上映日期:2013-08-02(中国大陆)片长:91分钟

主演:董子健 / 秦海璐 / 咏梅 / 焦刚 / 

导演:刘杰 / 编剧:刘杰 Jie Liu/高山 Shan Gao/朱珠 Zhu Zhu/田晓威 Xiaowei Tian

青春派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