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谈论陈凯歌的《霸王别姬》,谈论电影里的家国意识,师兄弟的同性情谊,张国荣的人戏不分……但大部分人都不约而同的忽略了在电影背后那个李碧华的小说文本。因为电影的意识形态过于强大,加上金棕榈的光环耀眼,作为中国电影至今无人能够超越的一个巅峰,陈凯歌对原著的改编的确非常独到。他不仅有意识的将原小说里香港的场景全部抹掉,更是将文革等亲身经历的个人历史融入电影之中,而这所导致的最大改变就是令《霸王别姬》从一部赞扬同性恋意识的小说变成了一部恐惧同性恋意识的电影。
作为电影里程蝶衣的扮演者,张国荣在谈到这个问题时回忆,他看过原著小说,也和李碧华谈过。虽然最初他并不知道陈凯歌是谁,但在后来的接触过程中他开始理解作为中国内地第五代导演陈凯歌的个人背景,开始理解成长于“文革”的陈凯歌处身于仍相对保守的氛围之下,又还要面对影片海外市场发行的顾虑和压力;因为,虽然张国荣内心深处更愿意扮演的是李碧华笔下的程蝶衣,但作为一个演员,最重要便是做好本分,同时尽量在影片可以容纳的空间内渗入个人主题的演绎方法。可以说,如果不是张国荣的这份理解,这种努力,或者当初的角色如果是选了陈凯歌意属的尊龙,《霸王别姬》的结果将会是灾难性的一边倒——倒向对同性恋者最严厉的批判一边。
很难想象没有张国荣的《霸王别姬》会是什么样吗?其实早在一九八一年的时候,香港导演罗启锐为香港电台电视部拍摄单元剧《香港香港》时就改编过李碧华的这部小说,而他也有意邀请刚出道不久的张国荣来担演“程蝶衣”这个角色。虽然当时张国荣已十分喜欢这个角色,但碍于偶像歌手的身份而未能接拍,直到十年后陈凯歌开拍电影,基于心态与时间的改变,他才接下这个演出并成就经典。据说张国荣为了争取程蝶衣的角色,还在磋商期间就故意替《号外》杂志拍摄了一辑以京剧《奇双会》中反串旦角的一组照片,借以显示自己女性造型的可塑性和可信性。至于他为何费尽心机的力争程蝶衣的角色,除了对这个角色的喜爱,可能也和当年的遗憾有关。
现在回过头来看罗启锐拍的那部《霸王别姬》,从演员到制作水准都无法与后来的豪华大片相提并论。那虞姬和霸王就只能在小茶馆里几桌子老头面前咿咿呀呀,唱得是个草台班。武侠明星出身的岳华身上虽有几分霸王的气度,但无奈一直名不见经传的余家伦始终给不了对手火花。缺了“不疯魔,不成活”的虞姬,便缺了皓目明眸里的月华闪映。少年的樊少皇固然可爱,但演的也不过是一出猴戏。
其实,我相信香港导演必然会比陈凯歌更加接近李碧华小说的精神,所以才会安安心心的讲一个“婊子无情,戏子无义”的故事,而不是历史洪流下的个人宿命。但遗憾的很,受制于电视台的行业规范,这部单元剧虽然保留了原著小说的发展脉络,亦没有像陈凯歌那样改出一个虞姬自刎的悲惨结局,而是以两个老人他乡重逢、澡堂话旧作为最后的结局,但却将同性恋的表现统统删去,变成了一个关乎友谊的肥皂剧。倘若不是熟知霸王和虞姬的这个故事,怕是很少有人能够从中看出端倪。这叫人忍不住去想,如果当初张国荣一意孤行的接下程蝶衣的角色,那又会塑造一个怎样的形象?一九八一年,还是“毕业生”的张国荣正燃烧着属于自己的“烈火青春”。程蝶衣这个角色,在十年中失去又复得,一切都是命定。就像张丰毅所说的,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没有张国荣的《霸王别姬》,哪还有霸王,哪还有虞姬?

香港香港之霸王別姬(1981)

主演:岳华 / 余家伦 / 樊少皇 / 

导演:罗启锐 / 编剧:李碧华 Lilian Lee Pik-Wa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