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睡不着,半躺在床上看完了电影《82年生的金智英》,这几天心里一直惴惴,觉得应该写点什么。
今早去上学,在广场上看见许多推着婴儿车的家长,除了老人外,清一色的是女性。
我转头对朋友说:如果你看过《82年生的金智英》,你一定会觉得这一幕非常刺眼。
惴惴不安的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我终于下定决心写一写这部电影。
这部电影改编自韩国作家赵南柱的同名小说《82年生的金智英》,讲述一个名叫金智英的女性的前半生。
书籍面世以来,饱受争议,引起韩国上下鼎沸的批评和讨论,影视化过程更是坎坷不断,部分韩国男性甚至去青瓦台请愿,要求下令禁止拍摄电影。
反对者对此书最大的指控,即是认为它刻意激化性别对立矛盾,侮辱贬低男性。
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要想弄清楚这样的指控是否成立,我们首先应该明白,这本书及电影,到底在讲述什么?传达怎样的思想?
当我们在谈论金智英时,我们实质是在谈论什么?
影片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金智英怀孕后成为全职妈妈,但长期的压抑让她患上了心理疾病,她的丈夫决定和她一起去接受心理干预。
金智英在患病期间,常常会变成别人,用别人的语气说话,像被别人附身一样,而“别人”,常常是她的外婆、母亲。
作者巧妙地利用金智英的每一次“被附身”,以第一人称的角度,去还原在家庭中不同身份的女性所面临的困境。
金智英的母亲因家庭贫困,放弃了当教师的理想,早早辍学去工作,赚钱供哥哥们上学。
金智英以外婆的口吻,对母亲说了一段话:
这是在那个年代非常普遍的问题:物质条件不充裕的贫困时期,优先满足男性受教育需求。
这也是女性主义普遍讨论的主题:女性也是拥有理性思想的人,应该享有同等的受教育的权利。
早期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者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就曾指出:女性是理智的主体,她们有尊严和自我决定的能力,而不仅仅是成全和完善他人幸福的手段或工具。[1]
影片开头,金智英第一次“被附身”,是过年时在丈夫的家中,金智英变成了自己的母亲,隔着屏幕我们也能感受到她的绝望:
同性更能理解同性,但同为女人,金智英的婆婆却很难对她产生同理心。
金智英的婆婆,是一个典型的“被旧思想”统治的女性形象,十年如一日的生活在男权社会中,潜移默化地被影响,早已失去判断能力。
又或者说,一个人的思想形成,往往来源于他的教育经历,金智英的婆婆从小被教育“女性依附论”,所以在她的意识里,夫为妻纲、奴化女性才是正确的。
这就像是楚门的世界,看似不可思议,其实真实存在。
而金智英想控诉的,不仅仅是婆媳关系这么简单,她想控诉的,更多是女性在家庭中的自我选择问题。
女性不应该成为某人的依属,成为服侍某人的工具,更不应该被强制性束缚在婚姻和母职当中。[2]
金智英的丈夫提出休职在家带孩子,让金智英出去工作,婆婆得知后,大骂金智英:“毁了我儿子的大好前程。”
这样的逻辑显然是不能够自洽的:抚养义务应该由两人共同承担,没有法律规定孩子只能由母亲一人抚养,育儿任务的分配应该选择利益最大化的方式,而非单纯地扔给母亲。
毕竟:女性更多是因为自己活在世界上,而不仅仅是因为丈夫或者孩子。
“女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的享有方面和男人是平等的。社会地位的差异,只能根据对公益所做的贡献来评定。”[3]
——《妇女与女公民权利宣言》
同时,影片里穿插了许多金智英小时候的回忆,用倒叙的方式回忆了金智英所遭受的不公,这也为金智英精神的崩溃埋下伏笔。
比如金智英念念不忘的父亲送给弟弟的钢笔。
比如偷偷吃弟弟洒落在桌面上的奶粉,却被奶奶狠狠训斥。
比如金智英在很远的地方上补习班,回家的路上遭到骚扰,父亲赶来后训斥金智英:
这是女性恶性事件上屡见不鲜的“受害者有罪论”,在此就不再赘述。
除去金智英本人,影片还塑造了许多其他女性,通过这些女性的视角,陈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遇到的其他不公正问题。
而这些看似细节的问题背后,往往是深刻的沉重。
比如金智英前公司的女同事被男同事神神秘秘地告知,三楼厕所被安了针孔摄像头,偷拍的图像在男同事间传阅。
比如金智英的前组长在开会时被领导暗暗讽刺:作为母亲就应该回归家庭,以孩子为重;即使是精明干练的组长,也免不了因为女性的身份被歧视。
比如在托儿所喝茶的家长们,首尔大学毕业的高材生,所学的知识被笑称用来教小孩子“九九乘法表”。
比如在金智英被男性辱骂“妈虫”时,无动于衷,冷眼旁观的女性。
女性主义
这些问题,大部分属于女性主义探究的主题,例如职场歧视、物化、性别歧视、性骚扰等。
根据百度百科释义:女性主义(feminism),是指为结束性别主义、性剥削、性歧视和性压迫,促进性阶层平等而创立和发起的社会理论与政治运动,批判之外也着重于性别不平等的分析以及推动性底层的权利、利益与议题。
长期以来,女性被认为是“第二性”,在政治权利和社会生活中,存在“因性别原因”造成的不公正待遇问题。
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主义议题存在差异,而歧视、奴化、物化、父权,压迫则属于世界性议题。
《82年的金智英》,浓缩了大部分女性会面对的不公正问题,在金智英一个人身上,我们可以看见千千万万个金智英,窥见金智英们面临的困境。
这本书里有一个女性人物,在我看来是一个feminist的女性,同时也是作者在这本书埋下的希望和曙光,她是金智英的姐姐:金恩英。
金恩英未婚,在被说“女孩子还是早点嫁了好”时,勇敢反驳;经常教育弟弟分担家务,而不应该旁观女性劳动。
通过对弟弟的教育,侧面烘托出金恩英的性别平等观念,尽管她也曾为家人妥协,但在力所能及的地方,她也在努力抗争着。
“我确认,规范两性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原则——一个性别法定地从属于另一性别,其本身是错误的,而且现在成为了人类进步的主要障碍之一。
我认为这个原则应该代之以完全平等的原则,不承认一方享有权利或特权,也不承认另一方无资格。”[4]
——《妇女的屈从地位》
男性在愤怒什么?
说完女性视角下的这部电影,我们再来探讨一下,那些对这部电影满怀愤怒的男性,到底在愤怒什么?
要知道,《82年生的金智英》不仅仅只刻画了女性,同时也展现了男性在社会的困境。
男主角的同事,会抱怨养家糊口的辛苦,会产生平衡家庭与工作的焦虑。
这本电影/书,并没有一味地描写女性有多么受压迫,而是非常公正冷静地勾勒出一个并不美好的社会:男性被给予难以承受的期望,而女性连承受期望的机会都没有。
我相信每一个认真看过书和电影的人,都不会产生“此书侮辱男性”的想法。
有男性评论此书:“这简直是一本挑起性别对立和扰乱社会秩序的恶魔之书”。
有一位韩国男网友,根据《82年生的金智英》,改写了一篇《90年生的金志勋》,用以控诉男性承受的重压,讽刺“金智英”的“无病呻吟”。
金志勋需要承担婚前彩礼婚礼费用、需要承担养家的重担、需要承担社会对男子气概的要求等等。
这篇用来反击的文章,其实揭示了部分韩国男性的想法的核心论点:我们男性这么辛苦,你们女性有什么资格诉苦?
反对者的逻辑是:我的辛苦却被你当成我的特权,我在辛辛苦苦社会努力地摸爬滚打赚钱养家,你凭什么指责我欺负你?
我想说,这样的逻辑是totally ridiculous且难以自洽的,对这本书和电影的痛恨,也是非常没有道理的。
首先:男性承受的重担,并非是女性造成的。
恰恰相反,男性被要求承担更多的责任(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实际上是男权社会体制造成的,权利必然附加同等的义务,是男权社会对男性产生了重压,而非女性。
其次:女性主义,追求的并不是女性掌握社会话语权。女性主义,实质上是对平权社会的追求。
我们每一个人,不应该因为性别而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我们可以享有同样的权利,并履行权利赋予我们的义务。
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自由地选择生活角色,挖掘自己的潜能和别人公平竞争。
最后:男性和女性并不是站在对立面,相反,男性和女性应该同一战线,向旧思想旧秩序开战,为平权的社会努力。
女性遭受的不公,并不是单独的男性造成的,男性的重压也不是女性造成的,真正的罪魁祸首,是权利不平等的旧体制。
而那些旧思想和旧体制,往往微妙且暧昧,常常模糊两性的双眼,让人在大雾中难以辨认敌友,一股脑地兵戎相见。
道阻且长,愿每个人都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独立的判断能力。
最后的最后
当我们在谈论金智英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我们在谈论女性主义,谈论平等且自由的社会,谈论为改变社会的不公正所需要付出的努力。
我由衷的希望,每一个人,男人,女人,都不再被贴上种种标签,桎梏在“某人的母亲、外婆、妻子”、“某人的父亲、丈夫、爷爷”之中。
每一个人都不被随意定义,而是在任何时刻都可以作为自己,自由且平等地活下去。
每一个人,都可以怀抱更远大、更无限的理想。
参考文献:
[1] 玛丽·沃斯通克拉夫特.《女权辩》
[2]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
[3] 奥普兰·德普热.《女权和女公民权利宣言》
[4] 约翰·斯图尔特·穆勒.《妇女的屈从地位》
谢慧,孙法柏.《启蒙与启示:自由主义女性主义及其法律思想述评》
西蒙娜·波伏娃.《第二性》
余永跃,雒 丽.《自由主义女权主义解读》
李银河.《妇女:最漫长的革命——当代西方女权主义理论精选》

82年生的金智英82년생 김지영(2019)

又名:82年生金智英 / 82年的金智英 / Kim Ji-young, Born 1982

上映日期:2019-11-07(中国香港) / 2019-10-23(韩国)片长:118分钟

主演:郑有美 / 孔刘 / 金美京 / 孔敏晶 / 朴成妍 / 李凤莲 / 金圣喆 / 李乌 / 孙成灿 / 金正英 / 李海云 / 李娜云 / 禹志贤 / 艺秀晶 / 廉惠兰 / 

导演:金度英 / 编剧:刘英雅 Yeong-ah Yoo/金度英 Do-young Kim/赵南珠 Nam-joo Cho

82年生的金智英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