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近年看的第一部阿尔巴尼亚电影,生平看的第三部。70年代上小学时,看过阿尔巴尼亚的两部电影《勇敢的人们》和《第八个是铜像》。
2、60年代起,阿既反苏又反美,有共同的敌人,于是就是朋友。70年代中阿友好,但好景不长,后来又反目成仇(1978)——这个过程中阿的统治者没变,都是恩维尔.霍查。当时中国人连饭都吃不饱,但给了阿100亿RMB的援助。不抱怨阿是白眼狼,只怪XXX是SB!
3、阿尔巴尼亚面积2.8万多平方公里,人口不足300万,这100亿RMB,按说足够把300万头猪养得肥肥的,然而阿却是欧洲最穷的国家。
4、阿以山区为主,经济历来不发达,地缘政治意义重要——这是对于欧洲而言,对中国有个屌毛用处。穷山恶水出刁民,此言不虚。
5、这部电影最大的价值是反映了阿血亲复仇制度,使人对阿多了一些认识与理解。
6、阿本来是信奉宗教的,包括东正教、天主教和伊斯兰教,但经过霍查几十年的无神论统治,宗教色彩已经非常淡泊,电影中也不难发现,基本上没有任何宗教气息。
7、然而更古老的血亲复仇制度依然存在,并凌驾于法律之上。复仇手段之狠、复仇时间之长,昭示着有恨无爱的价值观与伦理体系。这个民族的愚昧野蛮残酷本性暴露无遗,动物凶猛,保持距离!

8、阿2.8万平方公里的国土上,居然有75万个碉堡!60~70年代修的,“一手拿镐,一手拿枪”。自我标榜是有危机意识,但极易给人穷兵黩武的感受。

2021.10.25在闲鱼上找到1968年的中阿友谊宣传画,转帖一下


血腥的宽恕The Forgiveness of Blood(2011)

又名:血之救赎

上映日期:2011-02-18(柏林电影节) / 2012-02-26(美国)片长:109分钟

主演:Tristan Halilaj/Sindi Laçej/Refet Abazi

导演:乔舒华·玛斯顿 Joshua Marston编剧:乔舒华·玛斯顿 Joshua Marst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