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中谍》系列是一个每次看完都酣畅淋漓的电影。而作为开篇,阿汤哥没打一枪一炮,照样把票房口碑赚了。现在看来这是部很老的电影,导演老,节奏老,风格老,演员也有点老,可是这些老东西在现在看来依旧魅力十足,而且比“新事物”们的生命力更加旺盛、久远。这部电影在镜头组合上与《谍影重重3》可以说是占据动作片两个极端,一个是用一个镜头讲一个动作,一个是用五、六个镜头讲一个动作,风格和效果当然完全不同。但是相同的是两部电影的各种处理手法与其故事本身的表达极为搭调,都可算是教科书级别的电影。
作为开篇,故事谁这样的。中情局向以吉姆为首的特工小组发来指令,一名特工人员已经叛国,将在布拉格的领事馆窃取中情局在东欧潜伏的特工名单,一旦落入坏人手中,后果将不堪设想。他们奉命获取该特工窃取情报的证据,并将其与买家逮捕。很快,在吉姆的策划下,一线主力伊森•亨特和其他几名成员全部到位,不过当计划进行到一半时,情况突然急转直下,包括吉姆在内的小组成员相继殒命,情报失踪,只有伊森一人生还。精神几乎崩溃的伊森与上司见面,却因幸免遇难和帐户上突然多出的12万美元被指认为叛徒,原来失窃的是假情报,行动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查出内奸。突出重围的伊森决定查出叛徒,而此时,同样侥幸生还的吉姆的妻子克莱尔与伊森重逢。同买家麦克斯取得联系后,伊森承诺自己能够弄到特工名单,条件除了1000万美元外,还要其交出内奸。伊森找到中情局的两名停职特工,一行四人潜入兰利总部,成功窃取情报。赶到伦敦的伊森突然邂逅吉姆,在吉姆的谎言下,伊森逐渐理清脉络,吉姆和克莱尔应该是幕后真凶。不久,伊森、麦克斯、吉姆和中情局齐聚交易情报的火车,展开殊死搏斗。一番惊心动魄的交锋过后,伊森终于铲除内奸,但他并不想再返回特工行列。
节奏老,这种扎实的叙述节奏在近年的娱乐片里已经很难见到了,印象中只有波兰斯基的《第九道门》。《碟中谍》的叙述节奏比起近年来的电影已算很慢的,可是依旧十分抓人、剧力十足,这是镜头信息量的问题。虽然本片只是一部普通的娱乐片,但是在总体的设置上,本片极为复杂,所以在慢节奏的镜头切换和组合中信息量的出现并不慢。本片的剧作和人物设置中有个很有趣的东西,就是“双重间谍视角”。首先本片讲的就是一个特工在做忠心间谍不成而被迫转为双重间谍而平衡各方利益以求最后达到自己的目的的故事,有趣的是,在这条主线周围的各种人物线,都有很明显的“双重间谍”形式,吉姆这个人物是主人公的上司和消息来源也是主人公苦苦追寻的叛徒“J约伯”;克莱尔打着为吉姆报仇的幌子,又是IMF小组成员,但在伊森的回忆段落后也被打上双重间谍的标签,影片后段伊森的行动也是为了查出她到底是不是“双重间谍”而被推动;而IMF官员这个角色虽然名为正面,却从未对主人公有好脸色,并一直阻拦伊森的行动,在后段还被吉姆诬陷,这个角色在真相大白前也有明显的“双重间谍”性质;还有让•雷诺饰演的克雷格和那位黑人电脑高手,都带有目的模糊的“双重间谍”性质。一部动作片中的如此多的人物都属性模糊,就为故事提供了更多种可能,使观众有了更多盲点。而如何利用这些观众盲区里的“双重间谍”属性,就成为了德•帕尔玛能否使本片成功的关键。德•帕尔玛的视听处理在人物和剧作设置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了“双重间谍”的特性,在对每个人物设置的符合逻辑的叙述上,利用大量的关键道具和细节(比如负责IMF小组联系的眼镜、手表)连接各个时空,在这些道具为主的场景中,导演尽量保持一种客观视角,因为这些道具连接的时空本身已经有了道具的局限性(IMF小组成员都是通过这些道具与其他人联系,所以,对道具联系的时空的客观视角在信息量上其实就是个成员的主观视角,因为这些观众能看到的信息正是剧中人看到的),这种局限性本身就有了“双重间谍”的暧昧性和目的模糊性,而在适当的时候,利用道具在伊森身上的设置直接转换为伊森的主观视角,伊森本人的行动就是有“双重间谍”的暧昧性,却同时拥有“把真相揭开”的目的性,所以,这里的主观视角就成了带领观众去揭密的视角。本片正是利用了这两种视角中的“双重间谍”属性,用客观视角中的暧昧性设置难题,再用伊森主观视角去解决难题。正是因为这样的视角选取,使得本片中的分镜的信息量复杂而模糊,大大地增强了悬念。举一个很明显的例子来说明德•帕尔玛如何用这些观众不知道的盲点去铺陈故事和悬念的,就是影片开头IMF小组行动失败,除伊森外“全部”阵亡的段落。首先在整个的设置上,我们发现只有吉姆和克莱尔没有直接参与行动,吉姆作为总指挥,与其他人的联系仅仅通过手表、眼镜的屏幕和无线电,克莱尔被安排开车等其他成员,这样的设置便是开始利用他们两人后来逐渐明晰的双重间谍性质来铺设悬念。然后看看镜头的组合,在行动之前,有几个表现准备的镜头,在这几个镜头里面,吉姆或克莱尔总会出现在镜头中或下达命令或监督工作,这里表明几乎准备的所有细节都被他俩掌控,但是有一个镜头却是他们不在的,那就是杰克把口香糖炸弹给伊森时,画面是只有杰克和伊森的中景,这里就已经突出了起初吉姆对众人的监视以及伊森拿口香糖炸弹的一环被忽略,也预示着这种双重间谍之间的监视与反监视将从伊森一面打破。在处理行动时,导演连接时空的方式正是上文提到的利用客观视角中的道具连接和主观视角的切换,比如吉姆一人在指挥所有人,通过电脑的屏幕连接伊森的主观视角,通过无线电联系。导演狡猾地设置出这种吉姆处于最高层监视者的状态,所以在视觉上给他的镜头基本上是没有明显行动的特写或近景,但他连接其他空间的方式却极多,使这个人物本身的悬念感加重;而杰克处于次级监视者,主要向观众交代他们行动的过程,但他与最高级监视者的联系只能通过无线电,所以他所处的时空的信息量其实只和观众一样多,被最高级监视者干掉;同样,处于最低级的被监视者伊森等人所知道的信息量甚至比观众还少,在视听的处理中,他们只能伴随着吉姆的画外音行动,连接其他空间的只有吉姆的画外音和手表的屏幕。这样的三级层次的设置和视听处理为叙述者增加了更广阔的叙述空间,德•帕尔玛就通过三层关系中的准确切换让这些人物及所处空间的信息模糊加剧,使得情况复杂化。同样,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只有准确的平稳的叙述才可以准确传达信息。上面谈到的是一些导演、剧作和剪辑上的独特之处,实际上,本片的常规之处也做得比较杰出,比如在美工方面,本片的人物衣着以及各场景色彩的设置都很到位,详细的例子看看偷磁盘那段就清楚了,可以注意伊森和丹罗两人的衣着以及CIA中各房间的色彩,这些在本片的节奏形成中,都有很大的作用;摄影方面,本片的景别选取以及取景方式都有很强的目的性,保证了本片镜头的“实用度”,也是的本片中几乎没有零信息量的废镜头,对于一部商业片来说,十分难得;声音设计方面,还是可参照偷磁盘一段看看,看看各个时空的声音对比如何制造紧张的氛围;至于主题音乐,我就不用提了。这些不常规和常规处理的准确信息传递让本片的每个镜头都充满信息,并在镜头间有了层次感。这样精准的娱乐片几十年来都很罕见,所以,无论你对阿汤有多大的意见、对德•帕尔玛有多么不感冒或是有多么爱那些场面的电影,《碟中谍》系列的生命力依旧旺盛,值得一看再看。
再说说汤姆克鲁斯,像所有想要成为一线明星的人一样,汤姆•克鲁斯没有错过扮演动作英雄的机会。要知道,彼时的阿汤哥,知名度和影响力还不是很大,接拍《碟中谍》不仅让他事业得以晋级,也让他初尝了当制片的滋味:找来了惊险片大师布莱恩•德•帕尔玛,共同为《碟中谍》系列来了一个不错的开端。作为一部谍战片,本片不乏精彩刺激的场面,但与其他谍战片不同的是,主角伊森•亨特在本片中居然没开过一枪,没放过一炮!这对于习惯了动作电影必须在枪火中横冲直撞的观众来说,这样的方式显然是冒险的。要知道,阿汤哥唯一使用过的所谓武器,基本就只有那个口香糖炸弹了,其他基本都靠高科技来搞定。这种智斗多于武斗的电影,若没有那些看起来无比先进的高科技设备带给彼时的观众不少震撼,估计很多人是不会买账的。好在影片剧集环环相扣,有着精巧布局和连环悬念,亦有不少电脑包装的视觉效果,让观众过了一把瘾。那个阿汤哥吊在空中窃取情报的镜头,已成为影史经典画面。不过,现如今再看,也会发现,这部二十年的经典在剧本层面,实际上是也有一些问题。无论是剧情上的故作“高深”导致的“绕”,还是台词上过于一板一眼的欠缺幽默感,都是影片的瑕疵所在。只是,现在回看的时候,我们更多的注意力有可能会被那时的阿汤哥的年轻容颜所吸引。那时候的阿汤哥真是年轻帅气啊,甚至有一丝的青涩。

碟中谍Mission: Impossible(1996)

又名:职业特工队(港) / 不可能的任务(台) / M:I

上映日期:1996-05-22(美国)片长:110分钟

主演:汤姆·克鲁斯 Tom Cruise/强·沃特 Jon Voight/让·雷诺 Jean Reno/艾曼纽·贝阿 Emmanuelle Béart/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 Kristin Scott Thomas

导演:布莱恩·德·帕尔玛 Brian De Palma编剧:大卫·凯普 David Koepp/罗伯特·唐尼 Robert Towne/斯蒂文·泽里安 Steven Zaillian/布鲁斯·盖勒 Bruce Geller

碟中谍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