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部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的电影,片名虽为《淘金者》,却和淘金没有多大的关系,故事里没有苦寒之地的艰苦卓绝的热血冒险和尔虞我诈的巧取豪夺,淘金者被淡化为故事的背景,用几个远景长镜头交代了有那么一行人在雪原、溪流寻找黄金后,导演根本没有讲述他们是谁他们是否实现了发财梦,就开始王顾左右而言他,淘金、淘金者都只是作为用过即扔的药引子而存在,萨丽·波特在片中要表达的是愤怒仇恨的情绪和对金钱与美丽、对男女博弈的形而上思考。

《淘金者》在IMDB上只有区区41个投票,总评分仅为6分,而且没有一篇观众提交的评论,这是由影片的特质决定的,其晦涩艰深的电影语言、重复错乱的情节和荒寒阴郁的画面的确令人望而却步,该片完全缺乏商业片的那种可亲面孔,同时也缺乏文艺电影的温柔婉约,贯穿其中的是导演的强力意志,简言之,这是一首凌厉而痛彻的愤怒之诗。

卓别林喜剧《淘金热》虽说无厘头,但道出了很多男人的美梦,在极北的阿拉斯加,经历一番奇遇与艳遇交织的冒险,收获友谊、财富与爱情,在幸福与悠闲中度过余生。而萨丽·波特的《淘金者》无疑是对经典喜剧的解构,开篇就是歌剧般的华丽道白,满怀“还我快乐”的控诉与愤怒。女主角茹比是淘金者的后代,其父母淘到真金后把她遗弃在荒凉的小木屋,后来她成为舞台剧演员,故地重游,触景生情,勾起无限深沉的童年创痛。成年后的茹比无法走出童年的阴影,被心魔纠缠,块垒难消,总是徘徊在抑郁与痛苦的边缘,导演用了很大的篇幅来呈现她的哀伤心曲。导演反转了海明威的冰山叙事原则,采用表现主义的手法,直接呈现人物的所思所想,当茹比被痛苦吞噬,镜头会一再切换到荒原上的小木屋,童年的茹比在木屋边挖地,徒劳的寻找黄金,懵懂、彷徨无助,传达出无限凄楚的况味。在卓别林电影中,淘金是功成名就的手段,而在萨丽·波特作品中淘金是罪恶与痛苦的源头。

和茹比同住的是黑人女人塞丽斯特,她是一个银行职员,天天面对一台老式计算机重复着机械的数字输入工作,有一天她忽然对黄金的运作产生了兴趣,向主管问询,被主管申斥,要她专心工作,踏踏实实的做金融体系里的螺丝钉,不要不务正业。导演在这一段的镜头运用很有意味,镜头从不切换到计算机屏幕画面,只表现郁闷的塞丽斯特在键盘上狂敲乱拍,她搞不明白屏幕上的数据、流程,导演也让观众看不到实情,堵塞了观众的好奇心,让观众被塞丽斯特的情绪感染,同郁闷、同抓狂,银幕内外的情绪传导控制得丝丝入扣。带着和塞丽斯特同样的困惑,观众被引入到询问“专家”的场景。问道一段采用舞台剧的表现形式,充分展现了权威机构的官僚与傲慢。“专家”兀坐高台,来咨询的塞丽斯特仿佛被审问,她一开口就被“专家”抢断,“专家”可不管一个渺小的女人怎么想,独自在那里进行布道式的宣讲:“黄金赋予我们道德与文明”、“黄金是地球上纯净的血”云云。“专家”喜欢扭捏作态,一会儿在圆柱上以手支颊作思考状,一会儿坐在小得离谱的几案下作淡定状,显然导演是在运用黑色幽默的手段消解男权社会无所不在的权威,而专家室整个场景的设置又有着贝克特式的荒诞和卡夫卡式的乖谬,更进一步的讽刺了权威的可笑。

片中茹比和塞丽斯特分别主宰者情绪和思考两条线,两条线交叉跳跃着推进,导演舍弃了传统的线性叙事,采用了现代的魔方叙事、梦态叙事,打破时空界限、打破真幻界限,毫不考虑逻辑、因果等现实原则,情节呈现碎片拼贴的状态,加上综合运用了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手法,使得影片的实验色彩浓厚。萨丽·波特以先锋前卫的姿态,以两个女主人公的遭遇表达她的女权主义思想。稍加留意,就会发现《淘金者》一片中所有出镜的男性角色都是没有名字的,足见这位导演对男人的无视、蔑视。当然,片中也四处散落着对男性的鞭挞,他们是粗暴、卑微、软弱、乏味、无趣的集大成者,他们带给女人的只有痛苦和不快:抛弃年幼的茹比,令她终身痛苦;“专家”在塞丽斯特面前装腔作势、强词夺理;茹比和塞丽斯特都曾被男人跟踪,后来她们逃出银行大厅,又被一群男人追逐,男人的脚步总是在给她们制造压迫和恐惧;剧院里的男人们,在茹比表演失神的时候表现得粗暴无礼;如此等等。萨丽·波特在片中表现女性的时候总是不吝怜惜与赞美:茹比的痛苦得到了全方位的反复的表达,并安排了塞丽斯特作为她的守护者;剧院后台的练功厅,女踢踏舞者姿态优美、自得其乐;茹比梦中出现三个女舞者,一段现代舞跳得忘情酣畅,而那位伴奏的女乐师则充满了创造力,用两支鼓槌对着书架、墙壁、书桌进行击打,居然击发出急骤而美妙的乐音,这一场舞蹈是整部影片中比较明快的段落,导演似乎在暗示:只有女人和女人在一起的时候才是无拘无束、快乐自在的。萨丽·波特还表达了女人的优越感:银行大厅,一拨人扛着美丽端庄如皇后的茹比,另一波人扛着成堆的金块,他们唱着:“带着美丽与金钱去银行,它们能生出金钱,而且从不变老”,并把金块敬献在茹比脚下,显然,男人拼命追逐才能获得金钱,而女人的美丽却是与生俱来的;交际舞会上,女人一个一个的甩倒男舞伴,男人们被遗弃,犹如陈尸一般躺倒一地,女人们退场,男人们起来互相抱着傻呵呵的乱跳一气,导演的意图再明显不过:男人们根本不配做女人的对手。导演对女权表达的高潮也是在舞会上发生的:黑人女性塞丽斯特骑在健硕的白马上闯进舞会,带走了茹比,绝尘而去---萨丽·波特的反骨一览无余:谁说骑白马的一定要是王子?女权的旗帜在萨丽·波特以后的《奥兰多》《探戈课》《愤怒》等片中得到了延续和强化,甚至出现了男人变身为女人的离奇情节,这位女权主义导演的特立独行可见一斑。不过,《淘金者》毕竟只是萨丽·波特的早期作品,技法尚欠圆熟,思考还未深透,篇末塞丽斯特的总结陈词还是停留在感性层面。说到对金钱的思索,还是墨西哥诗人帕斯最为透彻,他在《石与花之间》写道:“金钱变成数字,数字吞噬时间,时间吞噬人类,金钱吞噬时间”,“金钱不说‘你是’,金钱只说‘多少’”,“金钱能打开国王家的门,却将宽容的门关闭”,“我们合力建造金钱的王宫:巨大的零”。---很不幸,帕斯是男的。

乱曰:在后现代语境中,骑白马的不一定是王子,也不一定是唐僧,还有可能是萨丽·波特。


淘金者The Gold Diggers(1983)

上映日期:1984-09-11片长:89分钟

主演:朱莉·克里斯蒂 / 大卫·盖尔 / Thom Osborn / 

导演:莎莉·波特 / 编剧:莎莉·波特 Sally Potter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