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听好些朋友提起这部片子,大概因为片子正在大陆上映,其实很早前就有未剪辑的加长版,只是时间长达四个半小时,需要有很好的耐心和时间才行。从朋友的评价和影评来看,上映的剪辑版仍然保持了片子的主线剧情和品质,剪掉的或许就是那些说不清理还乱的纠结。看台湾电影比较少,印象里的台湾电影大都是些比较“小”题材的电影,就连前些年评价很高的《海角七号》都没看出什么味道,倒是这部片子着实让我感受到台湾电影人的诚意和功力。十四年的拍摄跨度,多次因为资金问题停拍,接受了上千人士的赞助,号称台湾版的阿凡达。无论你如何看到影片里抛出的纠结和矛盾,都不能否认这是部很不错的片子。那么,泡杯茶,腾出时间,沉浸在影片的故事里吧。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以北洋舰队陷落,中国签订耻辱的《马关条约》为结局。将宝岛台湾拿到手的日本兴高采烈,台湾有丰富的资源和战略位置,在击溃了台湾各地军民自发的抵抗后,日本开始着手大力发展台湾,包括采矿、工业、教育、交通等等。在台湾中部的茂密丛林中,生活着以狩猎为生的土著部落,男人打猎跟汉人交换物资,女人生孩子纺布,每个男孩子必须取得敌人的首级,才算是真正成为德赛克巴莱,大概是真正的勇士的意思,这种成人仪式叫做血祭祖灵,只有完成血祭祖灵并在脸色纹上图腾,才能在死后走上彩虹桥,获得心灵和灵魂的依归。每个部落都有着自己传统的狩猎领地,彼此间也会为争夺领地和猎物互相攻击。影片的开场就是年轻是的马赫坡部落的莫那鲁道,跟道泽人争夺野猪猎物,以及杀死对方完成血祭的桥段。以及后面去汉人区交换物品,莫纳率领部落青壮年伏击道泽部落的铁木瓦利斯,这些都充分说明部落间世世代代延续下来的仇怨和纠结,也为后续道泽部落投靠日本人进攻马赫坡部落埋下了伏笔。

这样崇尚武力和自由的部落,自然不会乖乖滴听从日本人的统治。于是在日本人开进入部落区域,打算修筑铁路勘测矿产的时候,遭到了各个部落的附近,最精彩的就是马赫坡的莫那鲁道跟荷戈社的塔道在大止关两侧击杀日本军队的战役了。但莫那鲁道跟道泽部落交易时,受到了长大成人的铁木瓦利斯的暗算,损失了很多能征善战的战士,而且日本人也攻入了部落,无奈之下只好臣服于日本人的统治,就这样在坚忍下度过了二十年。

我们到底算是大日本天皇的子民呢,还是德赛克巴莱的子孙?--这是接受日本文明的土著人内心的困惑。日本人对台湾投入了大量的精力,以雾社为例开辟了铁路交通,修建了新式的房屋,普及日本教育,邮政医疗等等。但是土著部落仍然受着剥削和欺压,男人要靠蛮力扛木头赚钱,还经常拿不到工资,女人给日本人做佣人带孩子做家务。大部分土著居民都对日本人有着刻骨的仇恨和蔑视,但为了保全生命和部族,在首领莫那鲁道的调解下忍辱负重。部分部落人开始接受了日本的文明,他们认为日本人带来了现代化的科技和教育,并且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在尝试着融入到日本文明当中。在警署工作的两个部落族人,内心充满了无比的纠结和困惑。他们被族人视为背叛了祖先,想把自己变成日本人,但在日本人当中又不被完全接受,夹在两者之间受尽了冷嘲热讽,但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孙将来会变成纯正的日本人,宁可自己受尽委屈,但这个期望在随后爆发的雾社起义中也变成了幻想,最终他们在树林中自杀,不仅仅是因为没有出路,也是因为在灵魂上无所依归,最终的解脱就是变成自由自在的灵魂,而不必在两者中痛苦地选择,或许至今台湾文化和生活中都有很多元素跟日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由此联想到后来日军侵华战争中,出现了那么多汉奸和二鬼子,除了贪生怕死品行恶劣毫无民族气节的人以外,不排除确实有部分人真的认可及甘愿接受日本的统治,希望这能给自己和中国带来所谓文明的进步。他们认为中国会战败,既然当年很少的满族人可以统治中国,那么日本人也许也可以统治中国,他们将会变成当代的洪承畴之流,可惜历史的结局改变了他们的痴心妄想。

如果你们的文明,就是让我们卑躬屈膝,那么我们就让你们见识下野蛮的骄傲----莫那鲁道!莫那鲁道在最初抵抗失败后,曾经去过日本,看到过日本的军队和国力,他很明白如果去抵抗,必然会死亡和灭族。于是在随后的二十年,德赛克部落都是坚忍着过日子,尽管年轻人们气血方刚要起来造反,但他仍旧老成耐心地将他们稳住。但是若再忍二十年,部落就都变成日本人了,年轻人将失去最后的猎场,失去灵魂失去勇气,所以他明知道起义最终将会失败,参加起义的人将死亡和灭族,但他仍然要起来战斗。为了什么?因为赛德克可以失去生命和身体,但是不能失去灵魂,不然将来将无法走上通往天堂的彩虹桥。不知道是雨后的彩虹触动了老人的心弦,还是在瀑布边跟死去的父亲灵魂的对话激发了他,还是日本人的蛮横和年青一代的热血又燃起了他的战斗激情。总之,他联络其他的部落发动了雾社起义。在日本人聚集在年度运动会的时候,以血祭祖灵为号召,将雾社地区的日本人全部杀光。

如何看待对敌人的人道?这是个问题!影片的上半部以起义成功,赛德克们追杀镇上的日本人为最终大结局。在这个片段里,导演没有掩饰和美化历史,当时的部落人对所有的日本人都采取了割头杀光的策略。这些人里有对部落族人蛮横不讲理的日本警察,但是也有平时嬉皮笑脸没有作恶的杉浦,也有来这里生活定居的其他日本人,无论他们是善是恶,只要是日本人全部杀光,以至于荷戈社头目的女儿,因为跟丈夫都接受日本文化,穿着和服参加运动会,都差点被当场日本人杀掉。最让人比较纠结的是巴万杀死老师和日本同学的那段剧情,确实平时日本人会歧视和责罚这些孩子,我看得出他们曾经有过的纠结,但最终还是部族的血液占了上风。如那些日本人算不算无辜?这算不算屠杀平民?何看待这种抵抗侵略者的战争中,对所有侵略者民族的报复杀害。我想着也是比较纠结的问题。尽管我也很痛恨日本人,但真的要杀死那些非军人的日本平民,这个问题如何节点和判断,恐怕对很多人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

下半部主要讲莫那鲁道率领几百个部落的勇士,抵抗日本军队几千人的进攻。没有贪恋占领的地盘,而是退到部落的领地,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和地点,利用自己熟悉地形和山地作战的优势,跟日本军队交战,这是莫那鲁道做出的非常英明的战略决定。这使得他们可以对抗几千名日本军队,而且还可以有效杀伤很多敌人。但最终的结局必然是失败,这在莫那鲁道心中早已没有悬疑。弹药粮食逐步耗尽,战斗人员逐步减少,道泽部落被日本人收买加入战斗,日本司令官使用化学武器炸弹,这些都将起义的部落勇士慢慢地消耗掉。为了成就部落男人的荣耀,女人们选择了自杀,来节约粮食以及避免被俘,莫那鲁道在大家被累死拖死前,在马赫坡发起了最后的决战,在大炮轰炸燃起大火的树丛中,勇士们从树林里冲出,将桥这边的日本部队打得措手不及,那种勇气在战斗中体现的痛快淋漓,这部片子战斗场面都拍摄的非常的好,真实血腥暴力残忍,但也极具美感。最终失败后的莫那鲁道选择杀死妻子和亲人,独自躲进深山避免被敌人俘虏,剩下的战士要么战死要么自杀。

日军司令官镰田弥彦,曾经非常轻视这些部落番人,在他心中这些人不过是拿着原始武器的乌合之众,但是当最后赢得了胜利后,他站在提早开放的樱花下感叹:300名勇士对抗几千人的部队,给敌人巨大的杀伤,要么战死要么自杀,让他看到了在日本消失了百余年的武士道精神。我曾经想着为什么在中国的历史上,这样的反抗那么的稀少,甚至跑去做汉奸的人数远远超过日军的人数。答案是我们太文明了。是的,我们学会了忍辱负重,我们学会了苟且偷生,我们学会了中庸之道,我们学会了谦恭礼让,我们学会了好死不如赖活着,我们学会了逆来顺受。在几千年文明的熏陶下,我们确实产生了博大精深的文化,但是我们也失去了铁血的精神和野蛮的骄傲。那种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精神,已经在秦汉之后逐步从我们的血液中消失了。我们在日本侵略东三省的时候,指望国联出面调停,寄希望于各国列强来抑制日本,寄希望用道义来说服野蛮的侵略者。但却不吗,明白尽管人类变得文明了,但是国家之间弱肉强食的丛林发展并没有改变,或者仅仅是披上了文明的外衣罢了。只有真正的强大,才是保证自己不被欺辱和奴役的真谛,只有忘记死亡和惧怕的反抗,才会让敌人退却和让步,甚至获得敌人的尊重。

无论这部片子是宣传口号中的“台湾版阿凡达”,还是二十世纪的“勇敢的心”,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这部片子都远远超越所谓的“南京南京”和“金陵十三衩”,在台湾拍摄的这部片子中,所表现的民族的气节和勇气,大胆暴露出来的各种纠结和冲突,岂是找个外国明星,加上十几个妓女,所能相提并论的么?我觉得这算是台湾为数不多的能够称得上史诗巨作的片子。希望大家能够抛开那么多民族情绪和激动,静下心来好好地看看这部片子,并且能够从中领悟到些东西,那怕每个人感受都不尽相同。

赛德克·巴莱賽德克·巴萊(2012)

又名:赛德克·巴莱 (上下)合集 / 赛德克·巴莱 剪辑版 / 真正的人 / Warriors of the Rainbow: Seediq Bale

上映日期:2012-05-10(中国大陆)片长:153分钟

主演:林庆台 / 马志翔 / 安藤政信 / 河原萨布 / 徐诣帆 / 温岚 / 罗美玲 / 徐若瑄 / Vivian / Hsu / 游大庆 / 林源杰 / 

导演:魏德圣 / 编剧:魏德圣 Te-Sheng Wei

赛德克·巴莱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