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熄灭的火炬
——评电影《赛德克巴莱》
初次知晓这部影片是四月底的一天晚上,室友说他在网上看到了一部非常好的影片,《赛德克巴莱》当时影片还没有在大陆公映,公映要到五月初的时候。当时听朋友说了影片的梗概,以及魏导拍摄影片面临的艰难,在宝岛这部影片得到了广泛赞誉,看完之后我就疑问在大陆会怎么样呢?
这部影片改编自台湾历史上第二次最大规模的反抗日本统治历史史实“雾社”事件。拍摄筹备的时间历时十二年,导演保证了影片的质量和要传递精神或者是说是说出了一段鲜为人知的过去。看完影片上下两部《太阳旗》和《彩虹桥》可以说每个人都会深深被赛德克族人们的反抗精神所震撼,那句“如果文明是要门卑躬屈膝,我们就让他看到野蛮的骄傲。”响彻云霄,振聋发聩。原始图腾的崇拜和民族精神的崇敬给现代人枯燥干瘪的灵魂注入了一眼活水。我们为莫那鲁道呐喊,为族人们的牺牲惋惜,对北村小岛之类的日本人痛恨不已。然而,在我们疯狂为之欢呼的时候,这股最炫的民族风是否是刮偏了呢?导演的用意以及影片要传达的内容仅仅是这些吗?
显然,导演要通过影片传递的思想不仅仅是对莫那鲁道精神的颂扬还有对历史、文明、野蛮、反抗、信仰的思考。
什么是历史?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熟知丹布朗的《达芬奇密码》的人一定不会对这句话陌生,即便不熟悉也很容易理解。看完这部电影,一定会对历史进行一番重新的审视,因为很多人包括笔者在没有看到这部电影之前是根本不知道这段历史的。说到这还要提一个人就是刘震云,我如果不是要做论文也不会去读他小说,更不会读到他的《一九四二》也根本不知道那一年在中国河南究竟发生了什么?听说,根据这本小说改编的电影也即将在今年上映,我期待着,他能让我们重新发现那个时代,发现被我们忽略的历史。历史究竟是否可信?是否存在真的历史?估计很多人有这样的疑问,答案可能也有很多。最多的不外乎是彻底的否定,因为历史是人参与书写的,只要是人的活动,就可能掩盖了事实本来的面目,掩盖了真相。不相信的历史存在真实性的可能的人大概是不相信有人敢于直面历史。然而,魏导却让我看到了一种精神,一种直面而且是好不隐晦的直面去揭露那段历史。
几乎是我看到的很多影评都是在赞扬莫那鲁道的反抗,可是花岗一郎在墙壁上写下事件的经过以及自裁时候,我则看到了他对这种反抗的质疑。尽管他的最后出路只有自裁,没有别的办法,他似乎是被日本人同化了一种人,似乎是一个好的蕃人警察。似乎,一切看起来他似乎不是特别重要的角色。但是,我看到他是非常关键性的一个人物,没有他就无法体现文明与野蛮之间的张力,无法看到人性被反抗和革命所撕裂的悲怆。
这里必然会涉及到一个问题究竟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文明难道就是日本人的飞机大炮,就是对山林的恣意妄为的砍伐就是对所谓的野蛮人的征服,再后来,就是所谓的大东亚共荣?什么是野蛮?难道野蛮就是赛德克人的生活方式,如果说茹毛饮血都是野蛮的,那么我们不都是野蛮人的后代?
文明是一个历史的词汇,在这个简单的词汇里掩盖了人类前进所进行的无情的杀戮和对无辜者的凌辱。被欺侮的和被凌辱的永远是文明相对不发达甚至弱小的,因为伟大的文明要取代不伟大的不发达的文明,文明的理论似乎就是要你不存在不要发展的理论,原始社会开始步入奴隶社会的是文明的进步,不进步的被消灭,美名其曰是进化论是弱肉强食,是适者生存。说的真是非常的婉转动听,然而生命或者一个种族的生存是权利是不应该被以这样的名义去冠冕堂皇地剥夺的。文明不是进化论,种族保持自己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没有什么不正确的。为什么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而要强迫印第安人按照自己但是生活模式来生活,为什么日本侵华的政策要冠以大东亚共荣的名号,按照日本的模式来发展?如果这就是所谓的强者理论是所谓的适者生存,那么这也同样是一种野蛮人的征服理论。是一种没有脱离兽性的人的欲望的泛滥,所以说日本人是畜牲,我是十分赞同的。因为所有的人性的可以被进化论消灭殆尽,仅存的就是野兽对肉欲的贪婪,这一点看。文明所羡慕和崇敬的文明真是一钱不值。
再说野蛮,如果说野蛮人就是蕃人不听教化,按照进化论的观点是没有进化好,按照文明人的观点是尚未走进文明史社会的话,那么我们都是野蛮人的后代,因为无论你从哪算起,我们都从最不文明和最野蛮的状态时候发展过来,然而当我们发展好的时候却不耻自己过去,就好像你先前是一个一文不名的穷人发了家之后却很害怕别人掀起你的老底一样。我们对野蛮人的否定正是不敢直面自己的过去,否定自己的过去。这是文明人美丽的谎言同样是文明虚伪的本质。因为从源头上来看我们没有什么不一样的,五十步笑百步,仅此而已。
文明是需要相互的尊重的,这句话在现实中真是很扯淡。
文明的每一次进步都不知道掩盖了多少次不文明的杀戮。无辜者的鲜血染红了通向文明殿堂的道路,我们为止欢欣鼓舞。长城下面的有多少骷髅,埃及的金字塔下有埋葬了多少孤魂野鬼。一代帝王又献出了多少无辜者的生命,妈妈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战争的车轮推进的文明的进步,同样也把我们每个人仅存的希望和信念碾碎,人性的光辉被所谓的文明消解的一文不值。文明不是扯淡吗?
文明和历史一样是胜利者书写的话语。
文明真的可以让你卑躬屈膝,反抗者不反抗就只能成为牺牲品。野蛮是可以骄傲和自豪的。
然而,野蛮真的是可以骄傲和自豪的?
我们刚才是从花岗一郎切入的,为什么他会那么矛盾?最后还要割断矛盾的愁肠,亲手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
有人说,他是被日本人同化了。不。他不是,与其说他被同化了,不如说他看见了自己族人所处阶段的弱小而那种文明阶段又是族人无法接受的悲剧冲突。他意识到了文明的进步和意义所在。在此我不想消解对文明的定义,花岗一郎是看到了两面的人,他知晓文明的好处同时也看到文明对山林的态度。对自然的戕害和族人的压迫这样的文明很难让人接受,然而,他是走出去的蕃人,他知晓外面的世界和文明对族人未来的生活的而言是有益的。但是无法劝服族人去面对和接受一切,因为日本人的文明模式是比他们自己还要野蛮。所以他支持反抗,至少也是默认了,因为他完全可以告发,但是他没有那么做,同时他也畏惧,因为反抗竟然要以杀害无辜者的孩子和妇女为代价。其实也不是无辜的,因为所有的人都被绑在一架文明的马车上,注定只能被碾碎,尸骨无存。这就是他必然选择面对的结局。
花岗一郎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但丁的形象,这样联想不一定合适但是可以辅助我们去理解,他内心的矛盾。
我关注到一些人对电影的评论几乎都提到这种反抗的选择是自我意识决定的自我选择是值得赞扬的,这一点不得不说到存在主义哲学的观点。就是萨特和加缪的观点。
存在先于本质,自我意识决定自我选择,自我选择决定自我存在。唯有选择的人才能证明存在的可能,萨特的《苍蝇》、《恶心》、《隔离》还有加缪的《局外人》、《鼠疫》、《堕落》、《西西弗斯神话》、《反抗者》。尤其是《反抗者》和莫那鲁道的选择真的非常相似。问题同样也在这,你说这种反抗或者说莫那鲁道的这种反抗是肯定还是否定?反抗究竟意味着什么?反抗的代价是以全部族人的性命为赌注的,他明明知道这种反抗的结果是什么?为什么还要进行下去?这是不是鲁迅说的那种绝望的反抗?同样,这种方式的反抗是应当毫无保留的接受吗?
可能这个时候会有人这样问我,你这样思考不是以现在的思维来去设想过去的历史,莫那鲁道肯定没有你懂这么多哲学什么之类的鲁迅的绝望的反抗。
是的,问题切中要点,我明白不能强求古人去做些不符合历史条件的事情。提出这些问题的目的之知来者以鉴后者。如果说这些提问没有意义,那么我们对历史的思考都是否止于我们自以为正确的观点吗?历史不能假设,但历史事件可以给人带来的思考却是可以反复追问的。
他的行动的意义究竟是怎样?我或许不能回答的很好,但是我想尽力说清楚自己的看法,可能有些浅薄,但是却我看完这部电影之后的积累的观点。
首先,我在第一次看完之后是肯定的他的反抗的意义。这不说我现在就否定了,而是说我有疑问了。以全体族人的为代价,血祭祖灵,这是一种图腾崇拜或者是民族信仰。不错,然而把小孩子都杀死,全体自杀,你能理解吗?可以,你可以说这是民族信仰,按照他们赛德克的族人的信仰可以理解,他们还没有让自己的族人死绝,还留下了一些怀孕的妇女。然而,我想问即便如此,花岗一郎可以闷死自己的孩子,杀死自己的妻子。他有这样的权力吗?同样,莫那鲁道有这样的权力吗?这和希特勒有什么区别,这样的信仰值得肯定吗?估计这个时候有人会质问,这怎么和希特勒有的比呢?希特勒对德国人的精神控制或者说奴役不正是和莫那鲁道所宣传的那种赛德克思想一致?德国人日耳曼血统是高贵的,因此所有的犹太人都应当在地球被抹去。消灭波兰,这种对人性的扭曲,如果能冠以信仰名字话,我就不能不怀疑,这种信仰是否太过专制、恶毒了。毁灭了人性还要唱一首颂歌去美化吗?彩虹桥相遇,或许我这样想是错误的。因为这毕竟是一个民族的信仰。应当被尊重和肯定的,但是一想到那些自杀的妇女还有被绞死或者闷死的孩子,我很难平静,更加难以认同这种反抗的方式。尽管,加缪说自杀是最严肃的哲学,自杀是最值得的生活,几乎是尼采的信仰,庄子甚至极端说孩子一生下就应该死去。我勒个去,这一点,发生在生活中和事实中,你能接受吗?
其次,上面的指责不一定合理,然而却是在冷静之下对自己的发问。刚开始接触哲学的时候觉得存在主义哲学真的很有道理,然而仔仔细细的审视发现,可能不像是你想的那样子。莫那鲁道的对族人的思想有没有钳制?个人的生命和为了荣誉和民族的反抗究竟哪个更加的重要?个体生命的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冲突是必然不可调和的吗?所以丹东一定要死,罗伯斯皮尔一定要以革命的名义处死这个无辜者。苏格拉底也要死,自杀一定是最为崇高的哲学命题?
所以,我要质问!
反抗之后怎么样?赛德克被灭族了,铁木瓦利斯的族人又开始报复了,小岛的在煽动着。最后的幸存者被迁徙了。反抗之后他们不得不接受日本人给他们的一切,最后日本的司令赞扬的说,他看到了这种精神像是武士道的精神。他赞扬吗?是的,他觉得这里的樱花开的比自己的家乡的还要美!
存在主义有没有陷阱?
答案是有的,这个陷阱就是你选择你反抗之后怎么办?鲁迅说绝望的反抗,就是要死了也要咬你一口,怎么也要和你斗一斗。是的,需要这样的人,但是斗斗之后怎样?赛德克人的精神和鲁迅绝望的反抗的不是有内在的一致性吗?然而,鲁迅被误读了,赛德克人的反抗是否也会被误读?
摩罗在《面对黑暗的几种方式——从鲁迅到张中晓》论述了鲁迅在文革被误读的情形,为什么?不想被利用的人却被利用了。这真是一个讽刺。自诩为革命的却被反革命了。
同样,我看到许多人颂扬赛德克人的反抗。我想问一下,这反抗之后呢?出路在哪里?
这个问题,我回答不了。齐宏伟老师在《心有灵犀——欧美文学与信仰传统》提到了关于存在主义哲学的反思,可以帮助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不过,我还是想说一句,其实信仰的问题是要契合生命的。我的疑问可以只是隔靴搔痒,或者连这一点都算不上。
但是,这样总好比盲目的接受,不假思索的认同要好。
总体上这部电影我是非常喜欢的,但是具体而言,这部电影的符号和象征性的东西,真的不少。或者有人说这部电影根本没有这么多的东西,我一切都是胡说八道。好吧,这样只能是仁者见仁了,魏导,至少是我感觉他注入了许多多义性的元素在里面,人物没有那么简单,既不是很复杂但却是蕴涵着深刻的矛盾。
比如,你看莫那鲁道年轻的时候的狂妄,跑在他的前面就要挨枪子,血腥,当然也有。砍下敌人的头颅就是你的荣誉。还有范晓萱塑造的形象,小岛的形象,铁木瓦利斯与莫那鲁道的冲突,部落之间的仇怨。等等,这部电影解读的可能很多,可以横向看人性文明等等,可以纵向看看中国历史,中华文明,可以成谱系的看,西方的电影题材如何表现,中国的导演如老谋子的《金陵十三钗》(我感觉没有可比性)还有哈金的小说《南京安魂曲》(非常好的一本书)等等……
这部电影就像一个火炬,从远古传递到现在,当然它饱经了风霜,不过还未曾熄灭,如今它还在熊熊燃烧,照亮人们开始思考。这种精神是不朽的,很悲壮,但是我的思考和质疑却还在。
行文至此,几乎把要说的问题都大致说了说,不足之处还望指正。四月底看完这部影片,现在快两个月了,有时候会拿出来再看看,一直想写,但却没感动笔,因为这部电影带给我的思考真的很多。还请大方之家多多批评指正。
南方有嘉木
二〇一二年六月二十二日 16:18:01

赛德克·巴莱賽德克·巴萊(2012)

又名:赛德克·巴莱 (上下)合集 / 赛德克·巴莱 剪辑版 / 真正的人 / Warriors of the Rainbow: Seediq Bale

上映日期:2012-05-10(中国大陆)片长:153分钟

主演:林庆台 Ching-tai Lin/马志翔 Zhixiang Ma/安藤政信 Masanobu Andô/河原萨布 Sabu Kawahara/徐诣帆 Yi-Fan Hsu/温岚 Landy Wen/罗美玲 Mei-Ling Lo/徐若瑄 Vivian Hsu/大庆 Da-Ching/林源杰 Yuan-jie Lin

导演:魏德圣 Te-Sheng Wei编剧:魏德圣 Te-Sheng Wei

赛德克·巴莱相关影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