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创伤:

导演PTA公开表示过这是一部二战电影,但个人觉得重点应该是创伤而非战争。因为弗莱迪的创伤不仅来自于战争,而是来自于生活的不同时段和不同层面,从这个角度看,大师虽然是个骗子,但在某种程度上却治愈了弗雷迪的创伤,并且(不自觉的)让他从一个盲从的追随者成为了一个独立思考的人,这么看的话,电影的结局其实应该是上扬的。

弗雷迪一直在进行自我毁灭倾向严重的逃避,最后之所以敢于淡然的面对自己的过去,应该有大师的功劳,但大师治愈他靠的其实并不是他所谓的理论,而是他发现自己个弗雷迪其实是同样孤独的,所以治愈弗雷迪的其实是一些具有普世情怀的事物,信任、友谊、以及向善的希望(即大师的宗教理念,虽然在电影最后大师被证明是一个骗子,但他的误导却是在某个时期给予了弗雷迪渴望被治愈的动力)。所以,积极的看,电影的治愈过程应该不是大师用自己的理论治愈了弗雷迪的战争伤痕,而是大师用自己的普世的人格感召治愈了弗雷迪来自世界的普世创伤。消极的看,电影对于这种浅显的精神分析法是持有怀疑态度的。

宗教:

个人觉得本片和宗教本身关系不大,对于科学教的影射也不是单纯的人身攻击,某种程度上,电影映射了PTA对现代人信仰危机的看法。在《木兰花》乃至《血色将至》中,PTA对于上帝的态度是敬畏的,也肯定了这种神秘力量对于人类的治愈,但在本片中,大师最终被证明是一个骗子,他的追随者们要么是为了名利趋炎附势的小人(妻子、儿子、女婿),他们不相信大师的理论,但需要大师带来的利益,要么选择逆来顺受的接受(信徒海伦在结尾处虽提出质疑,但最终屈服于大师的愤怒),其实他们某种程度上可以代表现实社会两种宗教势力,沽名钓誉的政客式传销者和为了自我安慰的盲信者。

而弗莱迪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凌驾于两者之上的状态,真正拥有思考能力,并成为了一个敢于为自己的原则做出选择的人并且承担后果的人。所以,以这个角度看,弗莱迪的治愈过程可能是这样的:屈服于动物性的人——屈服于社会权威(虚伪信仰、父系权威)的人——拥有独立思考能力的人。或许,当大师对于在结尾处告诉弗雷迪“如果你找到一种生活方式,不必侍奉任何一位大师,你一定要告诉我,因为你将成为史上第一人”的时候,已经暗示了导演的意图,兰卡斯特的大师名号只是一个幌子,弗雷迪最后才成为了操控自己命运的大师。

而且,在技术上而言,治愈弗雷迪的更多的是一种自我暗示的心理治疗,和宗教也没什么关系,弗雷迪虽然远胜电影开始时的自己,但是在宗教(基督教)的语境中,他远不是一个值得可定的人。

孤独与自由:

弗雷迪和大师的关系也是有多重角度的,他们决裂之前,他们是朋友、父子、主仆、宗师与信徒,甚至有一定同性恋倾向。构成这种复杂亲密关系的一大背景就是两个人都是孤独的,弗雷迪早已被社会放逐,大师虽然一呼百应,但从未有过知己,他的学说与其说是他解释世界的信仰,不如说是他谋求名利的工具,因此他才会根据现实更改自己的主张。所以说大师其实是一个被世俗名利所桎梏的人,这种桎梏的集中体现是他的妻子佩吉,这个控制欲极强的女人和她所热衷的一切,其实是大师真实的现实映射,虽然大师口口声声要实现人类的自由,其实他早就被纷繁的俗世桎梏,永远被社会属性(物化为大师热衷名利,控制欲和攻击性极强的妻子)所困。

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大师对弗雷迪情有独钟,第一,他希望通过治愈这头无可救药的野兽来证明自己学说的价值;第二,也许在内心深处,他无限向往弗雷迪身上那种无所畏惧的自由感。相应的,弗雷迪对于大师的作用其实也是双向的,首先,那些曾经被他奉为圣律的大师的治疗手段已经沦为了他在性交过程中和女伴调情的手段,而且似乎大师也没将弗雷迪治愈为一个完全社会化的人,他最终依然无所事事,好酒好色。但从另一个方面,弗雷迪也确实被治愈了,他从一个消极抵抗,无所畏惧的动物化的人成为了一个随遇而安,淡定平和的,有独立思考和选择能力的人,这种蜕变也确实是大师赋予的。所以,也许大师永远都要活在假面世界中自说自话,而弗雷迪却成为了大师内心深处真正自由的人,代替大师自由的活下去,因此,个人认为电影中真正的大师指的是弗雷迪而非兰卡斯特。

如此的话,电影尾声两人在英国的分离可以这样解释,情感上,兰卡斯特教会了弗雷迪从新感知的能力,所以他才会在千里之遥奔赴英国看望他,并将自己对于他的牵挂化为梦中大师对于自己的求助。理性上,重拾自我的弗雷迪看透了大师等人的真面目,他最终放弃了大师赋予自己的信任和情感,选择去做一个孤独但是自由的人。而兰卡斯特最终只能成为一个被现实桎梏的孤家寡人。因此,他对弗雷迪最终离去的态度应该是既不舍又羡慕的。

电影的态度:

《大师》让人感到困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电影的叙事态度是暧昧的,我们无法从镜头语言中看出导演对于两位主人公选择的褒贬,与其说电影的结尾是弗雷迪弃暗投明,实现自由,不如说是两位曾经无比亲密的朋友(父子、主仆、恋人)在面对无可调和的价值观冲突时不可避免的分道扬镳。是成为弗雷迪,还是成为兰卡斯特,或者是成为兰卡斯特的妻子、儿女、信徒,似乎都没有一个令人满意的结果。某种程度上,这可以是电影正真要表达的,一种(美国)人类集体性的精神状态,在各类极端的情感中相互激烈碰撞,结果算不上皆大欢喜,但可以说是风平浪静。如果说这种状态映射的是战后的美国的话,那么就可以理解PTA所说的,这是一部讲述二战后遗症的电影。

但个人其实倾向于认为电影的态度是普世且不带有褒贬的,或者说是整体消极的。换言之,电影要表达的不是一种论调,而是一种交汇了各种碰撞的思考,这种思考是艰涩而消极的,是歌舞升平强颜欢笑中的人类不愿触及的灰色精神地带,这或许是本片不讨喜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大师相关影评

Toul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