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家》是一部非常经典的法式轻喜剧。剧中多次拿错行李的无厘头场景和《虎口脱险》中走错房间的桥段相似,金发美女、飙车、化装等法国喜剧经典元素也是一个不少。但是,我更想说说影片对食品工业的形象塑造和它对今天的启示。
法国人一向追求食品的纯天然和地方特色,《美食家》就很好地体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法国民众对食品工业的质疑。影片主角夏尔·杜斯曼是一位美食杂志编辑,他希望同样具有超凡天赋的儿子杰拉德继承他的事业,但儿子只对马戏感兴趣。而当食品工业巨头雅克·特里加德企图收购外省的大小餐厅,用罐头食品取代传统美食,父子俩终于联合起来,揭露食品工业的阴谋。
这虽然是一个虚构的故事,但其中的角色构建基本上基于现实。杜斯曼(Duchemin)这个名字来自米其林(Michelin),而特里加德(Jacques Tricatel)则影射了第一个在法国建立快餐供应链的雅克·博莱尔(Jacques Borel)。上世纪七十年代,博莱尔在高速公路上建起一个个快餐厅,引发了法国人的强烈不满。表达这种情绪的影视作品、歌曲层出不穷,1976年上映的《美食家》不过是其中最出名的一部。
在七十年代的法国,还发生着另一件事,就是原产地认证制度(Appellation d'origine contrôlée)的推进。这个制度由来已久,现行制度主要设立和完善于五十到七十年代。它对许多地方特色农产品进行了规范管理,产地和生产方式符合要求的产品将被加上AOC认证标志,身价倍增。这样的大背景或许也是《美食家》诞生的另一个原因。
美食可以说是法国人的一种执念。法语中有一个词,terroir,大致对应中文的“风物”,指一个地区的气候、土壤等环境。法国人相信每个地区独特的“terroir”成就了独特的地方特产,并以自己的家乡特产为荣。所以,食品工业、分子料理和转基因食品在法国遇到的阻力可想而知。2012年上映的《大厨》(Comme un chef)就表现了传统美食和分子料理之间的竞争,最后当然是传统美食大获全胜。
不过,对美食的追求并非法国人反对食品工业的全部原因,这部影片还需要放在当时全球文化的背景下去理解。实际上,在六七十年代,整个西方世界都流行着一股反工业的潮流。
反工业思想随工业革命一同诞生,反食品工业不过是其中的一个分支。二十世纪初,一本《屠场》揭露了食品工业的黑幕,这一危机事件虽然客观上促进了美国对食品和药品工业的规范管理,但食品工业和资本家的负面形象恐怕不那么容易被人们遗忘。而在两次世界大战之后,进入冷战时期,工业又被和战争联系在一起,反工业成为和平运动的一个元素。1962年,《寂静的春天》出版,唤起了人们对农药的环境影响的关注;1968年,《人猿星球》上映,片中假设地球在经历核战争后变成了一个遍布人猿的星球;1979年,一部名为《中国综合症》(The China Syndrome)的电影上映,讲述女记者冒死揭开核事故真相的故事,由当红明星简·方达担任女主角。《中国综合症》片名来自于一个假设:如果美国发生核事故,灼热的核燃料将把地球熔穿,直达中国。电影上映12天后不巧发生了三里岛事件,人们对核能的恐惧在此达到了顶峰。总的来说,六七十年代的许多西方影视作品都需要放在这股反工业思潮的背景下去理解。
在今天看来,《美食家》中对食品工业的塑造实在有些可笑,食品车间的操作按钮如同玩具,方便食品都令人作呕。如今,一个守法的食品企业的品控远比各种“土法”、“自制”食品要严格得多,并且企业都会把口味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现在的工业食品不一定健康,但肯定是越来越好吃了。并且随着工业的发展,更多主打健康的工业食品也开始面世,比如从硅谷流行起来的Soylent。
然而,人们对食品工业的误解和恐惧不会这么快消失。剧中巨大的兔子、没有毛的鸡、橡胶一般的菜叶子,随便一个都可以成为今天的食品安全谣言素材。并且在今天,食品工业仍然常常爆出丑闻,一次次透支消费者的信任。在这些问题上,我们并没有资格嘲笑这部七十年代的电影。

美食家L'aile ou la cuisse(1976)

又名:好汉还是孬种 / 好汉与孬种

上映日期:1976-10-27片长:104分钟

主演:路易·德·菲耐斯 Louis de Funès/科鲁彻 Coluche/Claude Gensac/Ann Zacharias/Vittorio Caprioli

导演:克劳德·吉迪 Claude Zidi编剧:克劳德·吉迪 Claude Zidi/Michel Fabre

美食家相关影评